车媛梅
- 作品数:18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系细胞分化过程中肝细胞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作用(英文)被引量:8
- 2007年
-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存在于骨髓内的非造血干细胞,因其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及多向分化潜能,且分离培养方法成熟,在组织器官修复及再生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将为终末期肝病的治疗如生物人工肝及肝细胞移植提供新的细胞来源,但目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系细胞诱导分化培养体系尚不成熟。目的: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应用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向肝系细胞分化的可能性。设计:开放性实验。单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科与泌尿外科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4-07/2005-03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研究所完成。所用骨髓由成年健康志愿者提供(均对本实验知情同意)。DMEM/F12培养基(Gibco公司);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转铁蛋白,鼠抗人甲胎蛋白单克隆抗体,FITC-兔抗鼠IgG(Sig-ma公司);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Invitrogen公司);鼠抗人角蛋白18,19单克隆抗体(Chemicon公司);胎牛血清(杭州四季青)。方法:以骨髓腔穿刺方式抽取成年健康志愿者髂后上棘处骨髓10mL,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和反复贴壁法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培养至4~8代细胞,消化后以107L-1接种到放置20mm×20mm爬片的预先铺被有0.1%明胶的24孔板中,次日换液,改用无血清DMEM/F12培养基(含20μg/L的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和10μg/L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培养2d后,换成无血清DMEM/F12培养基(含20μg/L的肝细胞生长因子,10μg/L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5mg/L的胰岛素,5mg/L的转铁蛋白)进行诱导分化,每3d换液1次,以未加入肝细胞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对照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培养过程中,放射免疫荧光法测甲胎蛋白浓度。诱导当天及第7,14,21,28天,取诱导细胞爬片,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肝�
- 张一车媛梅汪泱
-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骨髓细胞肝细胞细胞培养技术
- 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间肝系细胞定向分化实验研究
- 目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种存在于骨髓内的非造血干细胞,由于其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及多向分化潜能,在组织器官修复及再生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而倍受研究者关注。本实验...
- 车媛梅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胎肝细胞肝细胞生长因子肝细胞
- 文献传递
- 肝干细胞
- 2004年
- 车媛梅张一
- 关键词:肝脏成熟肝细胞肝干细胞轻度胆管细胞
- 一种尿液取样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本发明涉及尿液取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尿液取样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手柄,下侧壁固定有竖直向下的卡箍,且手柄上部左侧固定有竖直向上的定位筒,定位筒内活动插接有采集试纸存储筒;尿勺,其右侧壁上部固定有水平设置的矩形插...
- 车媛梅李小鹏杨丽霞钟渊斌张伦理
- 文献传递
- PPARγ、脂联素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生物学特性、脂联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肝星状细胞培养后分成空白对照组;罗格列酮组;GW9662阻断组;罗格列酮+GW9662组。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同时检测脂联素、PPARγm RNA及其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MTT实验结果显示罗格列酮组的肝星状细胞增殖率较其他组明显减弱(P<0.01),脂联素、PPARγm RNA及蛋白表达量较其他组明显升高(P<0.01);且脂联素、PPARγ表达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1)。结论 PPARγ能上调脂联素的表达,抑制HSC增殖,抑制肝纤维化的发展。
- 车媛梅张一应杰
-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肝星状细胞罗格列酮脂联素
- 胎肝源性细胞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的定向分化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人胎肝源性细胞(HFLC)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诱导分化为肝系细胞的效应和机制。方法:药物流产的胎肝源性细胞和Hoechst33342标记的人MSCs,按培养方式不同,分为HFLC和MSCs直接接触共培养组及transwell共培养组,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在不同时段用免疫细胞荧光法检测肝系细胞标志如AFP、CK-18和CK-19并进行糖原染色。结果:在直接接触共培养组,免疫细胞荧光法显示分化细胞表达AFP、CK-18和CK-19,并随分化时间延长表达量增加;同时,分化细胞具有贮存糖原功能,PAS染色显示分化细胞糖原染色阳性。而在transwell共培养组,分化细胞未检测到肝系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及糖原的贮存。结论:HFLC与MSCs的直接接触共培养体系的微环境,有利于MSCs定向分化为肝系细胞。
- 汪泱车媛梅张一谢安崔苏萍娄远蕾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肝细胞分化
- 长期使用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肾小管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 分析长期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肾功能的可能影响,探索早期判断肾损伤的敏感指标。方法 纳入2021—2022年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门诊就诊的CHB患者,对125例恩替卡韦治疗1年以上的CHB患者(治疗组)和44例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对照组)的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eGFR)以及尿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变化进行研究。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组中尿α1-MG、β2-MG及NAG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血肌酐水平和eGF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999、-1.259,P值均>0.05),且均在正常值范围内。但治疗组的尿α1-MG、β2-MG异常率(47.2%、42.4%)高于对照组(13.6%、13.6%),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5.693、12.567,P值均<0.001)。同时,这两个指标高于两倍正常值上限的比例,治疗组(18.4%、21.6%)亦高于对照组(2.3%、4.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尿NAG异常率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8.0%vs 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大于两倍正常值上限的比例(8.8%vs 6.8%),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以上肾小管损伤指标存在异常的比例在治疗组(33.6%)明显高于对照组(1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19,P<0.05);但是单个指标异常率比较(16.0%vs 1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长期治疗CHB存在导致肾小管功能损伤的风险,两个以上肾损伤指标异常可帮助临床判断患者可能存在肾小管功能损伤,以便及时调整相关治疗。
- 车媛梅李嫒王亮王亮张伦理
- 关键词:乙型肝炎慢性恩替卡韦急性肾损伤
- 骨髓干细胞向肝系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6年
- 骨髓干细胞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造血干细胞,另一类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近年研究表明,这两类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分化为多种组织细胞,包括肝系细胞。分化为肝系细胞的研究为肝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细胞来源。
- 车媛梅张一
- 关键词:骨髓细胞造血干细胞细胞分化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系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向肝系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自成人骨髓,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和反复贴壁法纯化。为有效地促进其向肝细胞分化,本实验使用了HGF和bFGF联合诱导的方法,于0、7、14、21、28d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肝细胞表面标志甲胎蛋白(alpha_fetoprotein,AFP),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 18,CK_18)和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 19,CK_19),同时采用Periodic Acid_Schiff(PAS)染色检测诱导细胞糖原合成及贮存功能,并留取不同时段的培养上清液,用放射免疫荧光法(radioimmunoassay,RIA)法检测AFP的分泌量。结果在诱导14d后可观察到诱导细胞变成短梭形和多角形,随诱导时间延长多角形细胞增多,并可形成肝细胞样细胞集落。第14天时AFP,CK_18表达阳性,第21天诱导细胞糖原染色阳性,第28天CK_19表达阳性。培养上清液中14d时,检测到AFP的分泌,浓度为0.1ng/ml;17d时分泌量最高,为0.4ng/ml;21d时下降至0.3ng/ml。结论HGF和bFGF能够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分化为肝细胞,这将为肝脏疾病的细胞替代治疗提供新的细胞来源。
- 车媛梅张一汪泱
- 关键词:肝细胞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分化
-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导致肝功能衰竭1例
- 2012年
- 患者,女,21岁,农民。因眼黄2个月,停经50d,乏力、纳差、尿黄1个月于2009年2月19日入院。入院前2个月开始发现眼睛黄,无畏光流泪,无眼痛,但食欲无明显下降,无腹胀,无恶心呕吐,在当地镇医院考虑结膜炎,予以滴眼液等对症处理,但50d前出现停经,1个月前出现疲乏无力,食欲减退,发现黄疸进行性加深,在当地私人诊所服用中草药治疗,但出现黄疸进一步加深,且半个月前躯干部出现皮疹,考虑疗效不佳,来我院就诊,患者既往有甲亢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史。
- 车媛梅张一
- 关键词:未分化结缔组织病肝功能衰竭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对症处理疲乏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