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达兴亚

作品数:21 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天文地球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2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6篇导弹
  • 5篇飞行
  • 3篇进气道
  • 3篇极限环
  • 3篇风洞
  • 2篇导弹模型
  • 2篇摇滚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气动
  • 2篇最小二乘
  • 2篇微型飞行器
  • 2篇线位移
  • 2篇飞行器
  • 2篇风洞试验
  • 2篇边界层吸入
  • 2篇S弯
  • 2篇S弯进气道
  • 2篇CFD
  • 2篇值模拟
  • 1篇电场测量

机构

  • 13篇中国空气动力...
  • 7篇装备指挥技术...
  • 2篇空气动力学国...
  • 2篇中国空气动力...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21篇达兴亚
  • 7篇赵忠良
  • 7篇陶洋
  • 6篇沈怀荣
  • 2篇吴军强
  • 2篇周伟静
  • 2篇范召林
  • 2篇周辉峰
  • 2篇曾利权
  • 1篇任思源
  • 1篇熊能
  • 1篇李浩
  • 1篇杨海泳
  • 1篇周为群
  • 1篇张卓然
  • 1篇周润
  • 1篇曾国强
  • 1篇屠恒章
  • 1篇蒋明华
  • 1篇王晓冰

传媒

  • 6篇航空学报
  • 3篇装备指挥技术...
  • 2篇系统仿真学报
  • 2篇阀门
  • 2篇Thirte...
  • 1篇空气动力学学...
  • 1篇飞机设计
  • 1篇推进技术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实验流体力学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型飞行器高度估计的最小二乘法
2008年
对微型飞行器高度估计问题,提出了基于针孔成像的最小二乘法。利用惯性器件测量的姿态角,建立了目标在2帧图像的4个投影方程,得到目标相对高度的最小二乘解。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当飞行器横滚角变化不大时,高度估计对姿态角误差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误差在2 m以内,优于传统方法。该方法计算量小,适合微型飞行器平稳飞行时应用。
达兴亚周辉峰沈怀荣
关键词:微型飞行器成像模型惯性器件
双S弯进气道锤激波动态特性研究
2024年
发动机喘振产生的瞬时高压引起的进气道内锤激波载荷是飞机进气道结构强度设计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飞行器进行内外流一体化非定常三维数值计算,分析双S弯进气道内锤激波三维流场非定常特性的演化过程,研究了不同马赫数,不同超压比对双S弯进气道锤激波载荷的影响。研究表明:锤激波经过进气道弯道时,弯道外侧流场压力远大于内侧;锤激波离开进气道入口后,进气道内流场经过数个周期逐渐恢复至初始状态;相同进气道反压时,来流马赫数越小,锤激波在进气道内部传播速度越快,且进气道内部压力系数峰值越大;相同来流马赫数下,随着超压比的增大,锤激波在进气道内部传播速度加快,进气道内部压力系数峰值增大。
袁培博李方吉郭龙凯达兴亚朱耀武
关键词:喘振
高速对转涵道风扇双驱动电机的热特性
2024年
提出一种适用于高速巡航的对转涵道风扇的双电机驱动架构,采用对转风扇-风扇-电机-电机(FFMM)的布局设计。在该驱动架构中,前后级驱动电机根据气动需求具有不同的功率和尺寸。FFMM布局的双电机驱动架构整体安装在涵道中心体内,有利于提高对转涵道风扇的气动性能,然而同一腔体内的双电机间存在热耦合和绕组间空腔的积温现象,难以判断风扇运行过程的电机温升情况和基于对转风扇气流的冷却效果。分析了所提FFMM布局的双电机驱动架构在不同工况下的电机损耗分布特性;探究了电机间热耦合对前后电机温升的影响,并对电机间积温空腔热网络模型进行优化;为平衡中心体内前后电机的温度分布,减少中心体结构轴向长度,采用环状导热片结构调节双电机间的热耦合程度,有效提高电机间积温空腔的散热性能并优化前后电机的温升分布。基于高速对转涵道风扇搭建实验平台并完成电磁与温升实验。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表明直接风冷条件下FFMM布局高速对转涵道风扇有着较强的散热能力,并且环状导热片对FFMM布局的中心体内部温度的分布有着更好的冷却效果。
黄维康张卓然达兴亚袁培博高华敏
关键词:热分析
试验台调压阀气动设计与性能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介绍了调压阀调压型面的计算方法、压力调节性能曲线计算方法及阀芯定位精度分析,给出了调压阀的实测结果,实测结果与理论预测结果吻合良好。
曾利权达兴亚周润
关键词:调压阀气动设计性能分析
基于粒子滤波算法的风场估计方法被引量:4
2009年
适应性和鲁棒性较强的风场数据处理方法是无人机测风的关键技术。根据无人机测风的特点以及现有的自适应Kalman滤波算法的不足,引入时变系数和随机游走噪声模型建立了一阶时变自回归风场估计模型,并采用采样-重要性重采样(SIR)和辅助粒子滤波(APF)进行风场估计。模拟和试验数据的仿真结果表明:SIR和APF能有效地解决Kalman滤波算法存在的问题,而且APF具有更强的抗野能力、跟踪能力以及更高的滤波精度,能满足系统实时性的要求,可以作为无人机测风系统有效的数据处理方法。
周伟静达兴亚沈怀荣
关键词:粒子滤波KALMAN滤波
风洞虚拟飞行纵向线位移约束影响效应CFD仿真研究
采用隐式耦合处理求解RANS方程与纵向三自由度运动方程来模拟飞行器的纵向飞行响应,建立了相应的气动/飞力耦合算法,利用此方法数值模拟细长三角翼的自激摇滚过程,并将结果与风洞试验及其它计算方法结果对比来验证此方法的准确性。...
陶洋达兴亚赵忠良范召林
关键词:非定常流动数值模拟
窄条翼布局导弹摇滚特性及流动机理
2017年
钝头体窄条翼布局导弹在大攻角下拥有极为优异的纵向气动特性,但横向容易失稳,做快速机动时容易诱发非指令的横向不稳定运动。通过开展高速风洞自由摇滚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窄条翼导弹自由摇滚特性和流动机理,试验与计算吻合较好。研究发现:较大迎角时,窄条翼面积中心距离尾舵前缘根部5~6倍直径时,模型会进入极限环摇滚,窄条翼位置对模型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去掉窄条翼或尾舵时,模型均不会进入摇滚;模型空间流场特性表明,气流经过窄条翼时形成的片涡,对背风舵产生强烈的干扰,抑制了尾舵涡的形成和发展,使背风舵动态失稳,导致模型进入极限环摇滚。
冯黎明达兴亚吴军强赵忠良
关键词:导弹
基于视觉的复杂环境下微型飞行器自主飞控问题探讨被引量:2
2007年
基于视觉的飞行控制是提高复杂环境下微型飞行器生存能力和军事应用价值的有效手段。介绍了视觉技术应用于微型飞行器姿态估计、自主导航和目标跟踪的基本方法,归纳出视觉飞控的关键技术,并探讨了一些解决方法。最后,对视觉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达兴亚屠恒章沈怀荣
关键词:微型飞行器计算机视觉飞行控制
基于预估校正和嵌套网格的虚拟飞行数值模拟被引量:22
2012年
针对导弹虚拟飞行数值模拟问题,发展了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数值计算方法和软件。控制方程为非定常雷诺时均Navier-Stoker(RANS)方程和刚体六自由度运动方程;流场求解器为有限体积法结构网格求解器,时间推进采用双时间步法,湍流模型为Spalart-Allmaras一方程模型;采用Adams预估校正法实现飞行力学方程与流场控制方程的耦合计算;使用嵌套网格方法模拟多体运动。首先模拟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窄条翼导弹模型纵向虚拟飞行,研究耦合方式和时间步长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双时间步三阶Adams耦合方法,同等精度下可以显著增大时间步长,缩短仿真时间。最后,采用该方法模拟了导弹自由摇滚特性和纵向虚拟飞行,模拟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达兴亚陶洋赵忠良
关键词:数值模拟嵌套网格
基于CFD的飞行仿真方法研究
基于CFD的飞行仿真,是一种潜在的解决导弹机动时气动/飞力耦合问题和控制问题的方法,其中气动/飞力耦合方法以及大规模网格计算方法是提高仿真精度的关键.为此,开发了一套基于CFD的导弹六自由度运动仿真软件,研究了气动/飞力...
达兴亚沈怀荣赵忠良陶洋
关键词:导弹飞行仿真计算流体力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