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丽

作品数:35 被引量:151H指数:7
供职机构: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海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手足
  • 9篇手足口
  • 9篇手足口病
  • 7篇流感
  • 6篇流行病
  • 6篇流行病学
  • 6篇病原学
  • 5篇病毒
  • 4篇流行病学特征
  • 3篇染病
  • 3篇流行病学特征...
  • 3篇甲型
  • 3篇病例
  • 3篇传染
  • 3篇传染病
  • 2篇登革热
  • 2篇血清
  • 2篇手足口病重症
  • 2篇死亡病例
  • 2篇禽流感

机构

  • 31篇海南省疾病预...
  • 2篇海南医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海南省农垦卫...

作者

  • 31篇邱丽
  • 18篇金玉明
  • 14篇陈少明
  • 13篇冯芳莉
  • 11篇李臻
  • 10篇马焱
  • 10篇曾祥洁
  • 10篇李丹丹
  • 10篇苏新元
  • 8篇贾鹏本
  • 7篇陈海云
  • 7篇杜中华
  • 6篇吴维学
  • 6篇陈菁菁
  • 5篇潘家兴
  • 5篇陈莉
  • 5篇黄芳
  • 4篇曾昭长
  • 4篇潘正帆
  • 4篇陈言

传媒

  • 1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疾病监测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病毒学报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南省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病的病原学研究
吴捷王少玲华德马焱金玉明杜中华李沅邱丽曾祥洁贾鹏本
该项目属于医疗卫生领域,预防医学和卫生检验学。该项目是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新技术,采取实验室和现场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海南省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病原学研究,首次全面了解和掌握海南省斑点热等立克次体病感染情况及型别特征,揭...
关键词:
关键词:病原学
海南省2009~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对比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对比海南省2009年-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掌握其变化趋势,为手足口病进一步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疫情资料来自中国疾病监测报告信息系统。采集手足口病病例标本进行检测,收集患者流行病学等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监测及病原学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海南省2009年网络报告11845例病例,其中243例重症病例;2010年网络报告25142例手足口病病例,其中重症病例277例。2010年每月发病与2009年同期比较均明显增加,发病高峰提前,持续时间更长;2009年与2010年手足口病发病人群分布相似,两者男女性别比分别为1.96:1与1.91:1;两者5岁以下儿童所占比例分别为95.18%和96.02%,散居儿童所占比例分别为74.16%和78.95%;2010年重症病例中CA16阳性率(6.49%)比2009年(0.49%)有所增长,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6,P<0.05)。结论海南省手足口病防控重点人群仍为5岁以下散居儿童。手足口病发病有流行范围广,持续时间延长的趋势,防控难度加大,需做好长期备战。由于重症病例中CA16阳性率逐渐增加,需引起警惕。
黄芳陈少明邱丽李臻曾昭长
关键词:手足口病
2009-2022年海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海南省2009-2022年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的布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海南省2009-2022年人间布病报告数据和各监测点血清学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22年海南省共报告布病140例,年均发病率为0.11/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164.602,P<0.001)。发病以3-8月为主。全省17个市(县)(17/19,89.47%)有布病病例报告,以东方市、昌江黎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临高5个邻近的市(县)发病水平最高,发病市(县)数呈逐年增加趋势。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13/10万,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07/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74,P<0.001)。以30~69岁人群为主,占全部病例的77.85%。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53.57%。共开展重点职业人群血清学监测13 175人,检出阳性161例(阳性率1.22%)。养殖牛、羊、猪等家畜,肉类加工及屠宰等直接接触病畜及污染物等为感染的主要原因,占95.00%,食源性感染占2.86%。77.14%的病例在发病30 d内就诊。结论 海南省人间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迅速扩散到多个市(县),建议相关部门加强联防联控,根据流行病学特征,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
谢永慧闫秀娟蔡英桂张玲罗艳李俊陈菁菁杜中华邱仁王南来邱丽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
海南省手足口病病原学研究
马焱曾祥洁陈海云李丹丹潘正帆甘晓婷黄芳陈少明邱丽金玉明苏新元吴维学
该项目对2008年~2012年海南省各市县报告的5190例手足口病病例采集的咽拭子、肛拭子等标本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引物、EV71、COXA16病毒的核酸检测,阳性标本进行肠道病毒分离培养,并选择有代表性的病毒毒株进行核酸序...
关键词: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原学
海南省2011-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分析2011-2012年海南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探讨流行规律,为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中报告的手足口病监测资料和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海南省报告手足口病病例50 716例,发病率584.86/105,重症病例976例,死亡病例33例。2012年报告手足口病病例47 715例,发病率为543.83/105,重症病例512例,死亡病例8例。发病呈现4-7月(3~5月)和9~11月两个高峰,病例以5岁以下婴幼儿为主,1~2岁组发病率最高,为13 766.25/105。男女性别比例1.79∶1,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主要集中在北部和东部地区。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EV71阳性比例高于普通病例。EV71肠道病毒构成的比例与重症病例比例呈正相关(Sperman秩相关相关系数r=0.601,P=0.000)。结论海南省为手足口病的高流行区,开展病原学监测、加强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的综合防控措施是防控工作的主要策略。
陈少明邱丽金玉明杜中华李丹丹陈海云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原学
海南省甲型H1N1流感防控对策及其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评价2009~2010年海南省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对策与措施及其效果,以完善应对流感大流行的对策和措施。方法对海南省不同阶段采取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对策与措施及其监测、血清学调查及暴发疫情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6月11日报告首例以来,至2010年10月31日海南省累计报告甲型H1N1确诊病例1 006例,其中危重症病例13例,是全国唯一未报告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省市。2009年6~8月份均为输入性病例为主,9月份以后发生本土感染,并进入暴发流行阶段,11月为疫情高峰,共报告30起甲流暴发疫情,其中28起发生在学校。结论海南省甲型H1N1流感防控早期以"外堵输入,内防扩散"为主,使全省疫情高峰明显晚于外省。学校防控措施的落实是防止疫情暴发的关键,重点人群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减少了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不同流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防控策略及措施。
金玉明邱丽李臻曾祥洁曾昭长冯芳莉杜建伟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甲型H1N1流感疫苗
海南省2013—2022年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状与趋势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了解海南省2013—2022年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发展现状,分析事件分布及特征,为海南省研究制定经济健康的发展规划政策、卫生保障政策和传染病防控工作策略方案提供重要科学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海南省2013—2022年报告的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统计数据,通过采用描述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对事件情况进行现状分析。采用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对海南省2023—2025年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事件数进行预测。结果2013—2022年,海南省累计报告482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中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426起,占88.38%,累计报告的发病人数有8876例,罹患率为0.61%,死亡人数8例,病死率为0.09%。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为未分级事件和一般事件,分别占69.25%、29.58%。病种主要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水痘、手足口病为主,分别占45.07%、15.49%、11.97%;从时间分布上,报告起数随着时间变化呈现上升趋势,2021年有所下降,报告的事件数主要有3个高峰期,分别为4月、8月及12月,共报告了220起;从地区分布上,主要报告的市县为海口市、万宁市和文昌市,分别占27.46%、19.25%和9.86%;从场所分布上,事件发生的场所主要为学校,占事件发生总数的42.02%。采用ARIMA(1,1,0)模型对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预测,结果显示2023—2025年预测结果较为平稳,无明显上升趋势,即未来3年海南省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波动幅度处于平稳状态。结论2013—2022年海南省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报告事件数呈现逐年增多,2021年有所下降。虽然据预测值显示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较为平稳,无明显上升趋势,但仍然不能对疫情防控掉以轻心。海南省应继续不断加大对突发公共卫生的监测投入,提高公共疾病防控预防
贾鹏本陈莉姜涛金玉明王小丹邱丽陈少明冯芳莉陈菁菁潘碧雨陈蕊
关键词: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海南省职业暴露人群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状况研究
邱丽冯芳莉潘家兴金玉明马焱李臻苏新元
该研究首次在海南省系统的开展职业人群高致病性禽流感感染状况血清学调查,获得了海南省职业暴露人群禽流感病毒感染水平的本底资料,并连续4年对职业暴露人群工作场所周围环境进行禽流感病原监测,掌握了海南省外环境禽流感病毒分布情况...
关键词: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感染血清学调查职业暴露人群
海南省2007—2008年流感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了解海南省流感的流行特征和病原学变化规律。方法对2007—2008年海南省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监测资料、流感样病例病毒分离与鉴定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07—2008年海南省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就诊高峰出现在夏季和冬季,2年间不同地区的流感样病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033,P<0.01);流感样病例主要集中在小年龄组,各年龄组间流感样病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400,P<0.01);2007年流感病毒分离率为11.26%,B型为优势毒株;2008年流感病毒分离率为6.62%,H1N1型和B型为优势毒株;2007年的分离率高于2008年(χ2=9.691,<0.01)。结论海南省夏季和冬季是流感预防控制重点时段,儿童和少年是重点防控人群,同时应重视病毒优势毒株的变迁。
李臻潘家兴邱丽曾祥洁冯芳莉吴维学
荧光定量PCR在流感/人禽流感病毒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曾祥洁潘家兴马焱李臻李丹丹林春燕邱丽
该研究共完成海南省2007-2009年1919份散发流感样病例、监测哨点标本和流感爆发病例标本的核酸检测工作,阳性率为43.8%。2007年共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473份,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阳性率为20.7%,病毒分离阳...
关键词: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