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军强

作品数:107 被引量:28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1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7篇农业科学
  • 11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理学

主题

  • 24篇养殖
  • 16篇单胞菌
  • 16篇气单胞菌
  • 13篇嗜水气单胞菌
  • 13篇疾病
  • 12篇性疾病
  • 11篇细菌性
  • 11篇细菌性疾病
  • 10篇水产
  • 9篇药敏
  • 9篇细胞
  • 9篇病原
  • 7篇鱼类
  • 7篇水霉
  • 7篇免疫
  • 7篇弧菌
  • 6篇水霉病
  • 6篇霉病
  • 6篇病毒
  • 6篇病理

机构

  • 94篇上海海洋大学
  • 14篇江苏省泰州市...
  • 12篇上海水产大学
  • 9篇中国水产科学...
  • 5篇复旦大学上海...
  • 4篇宁波大学
  • 4篇杭州千岛湖鲟...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集美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兴化市渔业技...
  • 1篇浙江万里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江苏省淡水水...
  • 1篇密歇根州立大...
  • 1篇江苏省水生动...
  • 1篇江苏省国营南...

作者

  • 106篇邱军强
  • 61篇杨先乐
  • 24篇胡鲲
  • 21篇杨移斌
  • 16篇曹海鹏
  • 16篇夏永涛
  • 9篇吕利群
  • 8篇宋增福
  • 8篇姜有声
  • 8篇王松刚
  • 7篇李怡
  • 7篇付乔芳
  • 6篇张庆华
  • 6篇何培民
  • 5篇张宁
  • 5篇肖国初
  • 5篇林茂
  • 5篇郭微微
  • 4篇孙琪
  • 4篇薛晖

传媒

  • 18篇科学养鱼
  • 8篇生物学杂志
  • 4篇南方农业学报
  • 3篇海洋渔业
  • 3篇渔业致富指南
  • 3篇水产养殖
  • 3篇西南农业学报
  • 3篇中国水产学会...
  • 2篇水生生物学报
  • 2篇四川动物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2篇基因组学与应...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生物技术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国水产
  • 1篇齐鲁渔业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8
  • 8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2篇2014
  • 16篇2013
  • 9篇2012
  • 11篇2011
  • 8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1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异育银鲫气单胞菌病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从患病的异育银鲫中分离到2株致病菌,经人工回归感染,证实这2株细菌对异育银鲫均具有致病性。API系统(细菌自动鉴定系统)鉴定表明,这2菌株分别为嗜水气单胞菌(W1-L)和温和气单胞菌(S2-S)。药敏实验表明,菌株W1-L对新霉素、头孢拉啶高度敏感,菌株S2-S对新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呋肟、先锋必等高度敏感。新霉素、土霉素、恩诺沙星、诺氟沙星对菌株W1-L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32,256,32,32μg/mL,对菌株S2-S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6,16,32,32μg/mL。
李怡曹海鹏杨先乐邱军强龚露旸
关键词:异育银鲫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药敏实验
浅析青苔的影响和控制方法被引量:4
2019年
水体中的'青苔'又称青泥苔、水毛子,是丝状绿藻形成藻华后的俗称。丝状藻类的大量生长、繁殖,并形成藻华,对水体及水生生物会造成一定的危害。近年来,在农业生产水体包括养殖河蟹的水体、养鱼池塘及城市景观水体(包括人工湿地和种植观赏水草的池塘),青苔使水质恶化,进而引起生态失衡,给水产养殖、水生动植物生态恢复及湖泊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一、青苔1.作为浮游动物等的栖息场所和食物来源作为湖泊水生态系统中重要初级生产力之一的丝状绿藻.
邱军强沈雪媛房元喧
关键词:丝状绿藻水生动植物水生态系统
一种用于减轻对鲟伤害的工具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减轻对鲟伤害的工具,其内层为一块高度小于长度及宽度的立方体状海绵,所述海绵的高度为5~20厘米,海绵的外面为一层不透水的表层塑料薄膜,所述表层塑料薄膜将海绵完全包裹起来。本实用新型用于减轻对鲟伤害的...
杨先乐杨移斌邱军强肖国初周爱玲曹海鹏李怡
文献传递
鲟源弗氏柠檬酸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研究被引量:28
2013年
鲟隶属于鲟形目(Acipenseriformes),是中国近年来养殖发展较快的淡水养殖品种。虽然养殖技术及条件要求较高,但是由于养殖鲟鱼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生长快、肉质好、全身是宝,因而受到广大养殖户推崇[1]。但是近年来随着养殖量的迅速增大,养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造成鲟养殖环境不断恶化,使得鲟体质普遍下降,发病率大增。鲟鱼多发细菌性疾病,暴发性强。
杨移斌夏永涛赵蕾郑卫东邱军强曹海鹏胡鲲杨先乐
关键词:施氏鲟药敏特性
CBM防治乌鳢细菌性疾病试验
2014年
乌鳢(Channa argus)隶属于鲈行目(Perciformes)、鳢科(Channidae)、鳢属(Channa),在我国分布很广[1],其肉嫩味美,营养价值高,鱼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另外乌鳢除食用价值外,还有较高的药理作用,因此在国内市场上很受欢迎,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乌鳢需求量日益增多.乌鳢对水质、水温适应性强,鱼病少,活鱼耐长途运输,养殖技术简单[2,3],养殖成本低等因素的影响,乌鳢养殖近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养殖产量不断提高,规模不断增大.但随着乌鳢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其病害也逐渐增多[4-9],成为制约乌鳢养殖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之一,特别是细菌性疾病时常暴发,导致很大经济损失.笔者通过试验研究发现,复合益生菌群(Functional Complex Probiotics;CBM菌)对乌鳢细菌性疾病起到了很好的防治效果,以期为乌鳢的病害研究提供参考.
杨移斌杨立均张保彦张斌何培民邱军强
关键词:细菌性疾病CBM乌鳢COMPLEX养殖技术
鲟源维氏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研究
从发病的鲟肝、胰、肾脏及血水分离到5 株细菌,命名为4s-11,4s-12,4s-13,4s-14 及4s-15.经人工感染,菌株4s-15 具有致病性,鲟感染发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相似,并再次分离到此菌株,故菌株4s-...
杨移斌夏永涛邱军强曹海鹏肖艳翼胡鲲杨先乐
关键词:维氏气单胞菌药敏特性
西伯利亚鲟性腺溃烂病病原分离与鉴定一般操作过程
2012年
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隶属于鲟形目(Acipenserifo rmes)、鲟科(Acipenser idae)、鲟属(Acip enser),为软骨硬鳞鱼,分布于西伯利亚河流和湖泊。因其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
杨移斌邱军强夏永涛杨先乐
关键词:病原分离溃烂病性腺鲟形目
喹乙醇在鱼体内蓄积及其对鱼类的影响被引量:19
2005年
本文以含 35 0mg/kg和 4 0 0mg/kg喹乙醇的饲料经 99d分别连续投喂鲤和银鲫 ,以测定喹乙醇在鲤和银鲫体内的蓄积及其对鲤、银鲫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无论是银鲫单养还是鲤鲫混养 ,无论是鲤还是银鲫 ,试验组喹乙醇在肝脏组织中蓄积量最高 ,99d单养银鲫组可达 10 0 5 7± 0 0 15 (3)mg/kg ,鲤鲫混养组银鲫、鲤分别达 10 10 7± 0 2 2 6 (3)mg/kg,9 883± 0 0 32 (3)mg/kg ,肾脏次之 ,99d单养鲫鱼组的银鲫 ,鲤鲫混养组的银鲫、鲤分别为 7 4 94± 0 0 6 4 (3)mg/kg,7 777± 0 138(3)mg/kg和 7 6 0 8± 0 0 86 (3)mg/kg ,肌肉中较低 ,分别为 0 1170± 0 0 0 3(3)mg/kg ,0 16 0± 0 0 0 3(3)mg/kg,0 4 86± 0 0 0 6 (3)mg/kg;经检验三种组织器官中的蓄积量差异显著 (P <0 0 5 )。由于喹乙醇在鱼体内的蓄积 ,虽鲤鲫混养组的银鲫、鲤的相对增重率达到 10 2 7%和 110 7% ,但是它们的抗应激反应率明显下降 ,而且随喹乙醇摄入量的增加下降趋势更为明显 ,当给予一定程度的应激刺激后 ,单养鲫鱼组的银鲫应激反应率由 5 8d的4 4 8%上升到 99d的 6 4 3% ,鲤鲫混养组的银鲫和鲤分别由 5 8d的 6 6 7%和 4 6 2 %分别上升到 99d的 88 3%和76 9% ,无论是 5 8d还是 99d ,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
杨先乐胡鲲邱军强刁进宏
关键词:银鲫喹乙醇饲料添加剂组织病理变化
鲟鱼性腺溃烂病的防治
2012年
鲟是大型经济鱼类,体内大部分是软骨,又体被硬鳞,故常被称作"软骨硬鳞"鱼类,其实鲟隶属于硬骨鱼纲、硬鳞总目、鲟形目(Acipenseriformes),因其皮是制作高档皮革制品的好原料,抗撕裂性、耐磨性、柔韧性可与鳄鱼皮媲美;鲟鱼是食用价值极好的大型经济鱼类,全身除体表骨板外其他部分(含骨骼)都可食用,营养价值极高,被列为高级滋补品,特别是素有"黑色黄金"之称的鲟鱼鱼子酱,更是驰名中外的高档食品。因为如此高的经济价值,随着鲟鱼养殖技术的提高,鲟鱼量变得越来越大,养殖区域不断增加,养殖规模及集约化程度不断上升。
杨移斌夏永涛赵蕾邱军强胡鲲杨先乐
关键词:鲟鱼溃烂病性腺经济鱼类硬骨鱼纲皮革制品
大黄鱼肾PCK细胞系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对采用消化法获得的大黄鱼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大黄鱼肾细胞经过18个月传75代,建立大黄鱼肾细胞系,命名为PCK细胞系.该细胞系为成纤维样细胞,可在含5% ~ 10%的新生牛血清(NBS)的M199培养基中生长,最适生长温...
邱军强陈少鹏喻文娟杨先乐
关键词:大黄鱼染色体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