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增华
- 作品数:21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淄博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XCR4、EGFR、TGFβ1、MVD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中CXCR4、EGFR、TGFβ1、MVD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预后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74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5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CXCR4、EGFR、TGFβ1、MVD的表达情况,并结合病历资料分析研究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CXCR4、EGFR、TGFβ1、MVD均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在癌旁正常组织表达较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XCR4、EGFR、MVD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相关性(P<0.05),TGFβ1表达则不相关。CXCR4、EGFR、TGFβ1、MVD表达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发生不同部位、肿瘤大小长度、细胞分化程度、吸烟嗜好、饮酒嗜好不相关。CXCR4分别与EGFR、TGFβ1、MVD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 CXCR4、EGFR、TGFβ1、MVD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均高表达,且CXCR4、EGFR、MVD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相关性,提示其与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凋亡、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CXCR4、EGFR、TGFβ1、MVD的联合检测,对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治疗选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周玉汀邱增华
- 关键词:受体受体转化生长因子食管鳞状细胞癌
- 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诊治胸部疾病34例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断与治疗胸部疾病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4月-2012年1月,笔者采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断与治疗胸部疾病34例,包括气胸、肺大疱、炎性假瘤、错构瘤、结核球、硬化性血管瘤、纵隔神经鞘瘤、胸腺瘤、胸腔积液胸膜活检、心包积液心包开窗、胸外伤血胸及膈肌破裂等。结果:手术时间为15~110min,平均55min;术中出血10~200ml,平均45ml,无术中输血;中转开胸手术2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d;与传统VATS相当。患者术后背部疼痛与感觉异常显著减少;全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及相关损伤并发症。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在诊治胸部疾病方面的效果与传统三孔电视胸腔镜手术相同,且创伤更小,切口美观,手术安全,术后疼痛及感觉异常轻,可以作为适合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手术方式。
- 邱增华周玉汀赵凯梁宵马宏利
-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胸部疾病
- 胸骨肋骨重叠抬高成形术治疗漏斗胸(14例报告)被引量:11
- 1994年
- 我们用自行设计的胸骨肋骨重叠抬高成形术治疗14例先天性漏斗胸病儿。该手术方法教简单、创伤小、术后痛苦较轻,病儿能承受。由于不翻转胸骨,不必用钢针内固定,是其优点。
- 计建华张建国王学奎邱增华
- 关键词:漏斗胸肋骨成形术
- 低位结扎胸导管预防食管癌术后乳糜胸
- 1999年
- 邱增华
- 关键词:食管癌乳糜胸胸导管
- 膈神经纤维瘤1例
- 1999年
- 患者男,42岁.体检时X线胸透发现左心缘阴影增宽半年入院.无自觉症状.检查:心曲界轻度扩大,心尖区闻及舒张期杂音.胸部CT扫描:左心缘实质肿块,密度均匀,与心脏界不清,肿块外缘界限清楚.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左室游离缘至左房外侧探及实质回声光团,随心脏搏动而活动,二尖瓣轻度狭窄.1994年11月在全麻下剖胸探查见肿块位于纵隔胸膜和心包间,约10cm×10cm×5cm,分叶,包膜不完整,周围轻度粘连,隔神经包埋于肿块内。
- 马宏利邱增华
- 关键词:病理学肿瘤手术
- 局部热疗联合DDP、IL-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160例效果观察
- 2009年
- 邱增华周玉汀梁霄赵凯
- 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IL-2局部热疗DDP严重并发症
- 肋骨骨折后心肌酶谱的变化及意义
- 2003年
- 周玉汀邱增华赵凯姜克勤
- 关键词:肋骨骨折心肌酶谱心电图
- 126例无精子症病因分析和诊治体会被引量:1
- 1997年
- 本文对在1993年9月~1995年12月,门诊诊治的1342例男性不育症中的126例无精子症病人进行病因诊断分析,提出无精子症的病因诊断应根据病史、体检、第二性征、睾丸体积、精液分析、生殖激素等检查方法。按传统的病因分类方法可分为睾丸原发性生精障碍41例,睾丸后病变54例,睾丸前病变10例,其它(包括精索静脉曲张和特发性无精子症)21例,并对睾丸活检、睾丸性激素测定和精索静脉曲张在无精子症病因诊断中的作用作了讨论。对126例无精子症中的64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有效率达26.56%。
- 邱增华汪哲明
- 关键词:无精子症病因不育症
- 高龄肺癌术后并发心律失常原因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高龄肺癌患者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间92例高龄肺癌开胸手术后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心律失常68例(74.0%)发生在术后3 d以内,经积极抗心律失常治疗,术后6 d内绝大部分被纠正。结论高龄肺癌患者术后并发心律失常风险较高,术前积极完善检查、改善心肺功能、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后心电血氧监测、充分给氧、有效止痛、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肺部并发症等是防治高龄肺癌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基本措施。
- 邱增华周玉汀赵凯梁宵马宏利
- 关键词:老年人肺癌手术心律失常
- 全麻后移动CT定位下肺结节精准切除272例效果观察
- 2022年
- 目的探讨全麻后移动CT引导下肺结节定位术对于胸腔镜下肺结节精准切除的效果。方法选取272例肺小结节患者,共382枚结节。采用全麻双腔气管插管,麻醉成功后,CT移动(扫描机架沿滑轨)至手术床。CT引导下采用新型肺结节定位针对肺结节进行定位,定位完成后立即胸腔镜手术,精准肺结节切除。结果272例患者均成功进行了术前定位,定位成功率100.0%。定位所花费时间为9~68 min。穿刺定位完成后有57例(20.9%)定位区域的肺组织内出现少量高密度出血。有66例(24.2%)定位完成后即刻出现不同程度的少量气胸,气胸比例均<10%。完成定位后同时出现肺实质内出血合并气胸的患者共17例(6.25%)。定位成功后272例患者均于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术后患者均顺利康复,未出现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结论全麻后移动CT引导下的肺结节穿刺定位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可帮助外科医生精确切除肿瘤,最大限度保留正常肺组织,有利于早期肺癌的精准手术治疗。
- 周玉汀王博江李祖雷李东邱增华刘保东
- 关键词:肺结节胸腔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