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勇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卫生部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剖腹
  • 3篇剖腹取胎
  • 3篇清洁级
  • 2篇动物
  • 2篇生化
  • 2篇生化项目
  • 2篇微生物
  • 2篇繁殖
  • 1篇蛋白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动物微生物
  • 1篇动物微生物学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免疫
  • 1篇血清免疫球蛋...
  • 1篇血清尿素
  • 1篇血清尿素氮
  • 1篇厌氧菌
  • 1篇幼仔
  • 1篇致病

机构

  • 4篇中国生物技术...
  • 1篇卫生部

作者

  • 5篇邹勇
  • 2篇马东林
  • 1篇李宝义
  • 1篇陈天培
  • 1篇章凌
  • 1篇潘振业

传媒

  • 4篇实验动物与比...
  • 1篇动物学杂志

年份

  • 2篇1992
  • 2篇1991
  • 1篇198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人类甲型肝炎动物模型(狨猴)的研究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报道以不同剂量的不同HAV毒株,经静脉和胃肠道分别接种普通狨猴和白须狨猴后,其血清ALT、AsT和LDH活性均见升高。对酶活性比接种前增加,大于十3SD值的6只狨猴作肝活组织检查,见有与急性病毒肝炎相一致的组织病理变化。此外,用免疫电镜法检出狨猴粪便中HAV颗粒,狨猴接种HAV后36天,血清IgM类和总抗HAV抗体均阳转。上述结果提示,普通狨猴有可能作为研究甲型肝炎的理想动物模型。
潘振业马东林邹勇沈菊阳陈天培
关键词:甲型肝炎动物模型狨猴
各级生物学净化小鼠生理生化数值的检测被引量:1
1989年
本所科研人员经过多年努力,于1982年试制成功我国第一代塑料薄膜无菌隔离器。并以引进的无菌ICR小鼠作为代乳鼠,通过剖腹取胎在隔离器内培育成功无菌小鼠并建立了基础群。在无菌小鼠及SPF小鼠的基础上,我们又完成了《清洁小鼠的培育》课题,目前已建立基础群和繁殖扩大群。我们对各级生物学净化小鼠的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单个红细胞皿红蛋白含量(MHC)、谷丙转氨酶(sGPT)、乳酸脱氢酶(LDH)、总蛋白(TP)、白蛋白(AIb)、球蛋白(Glb)、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等生理生化项目作了检测。材料和方法一。
马东林邹勇周玮陈天培
关键词:血清免疫球蛋白生化项目总蛋白基础群乳鼠剖腹取胎
清洁级豚鼠部分生化与血液学指标测定被引量:6
1992年
为了提高实验豚鼠的微生物学品质,我所科研人员经3年努力,在国内首次培育成功符合1989年卫生部颁布的《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实施细则》水准的清洁级实验豚鼠,并已建立繁殖种群。本文报告其部分血液学及生化指标测定结果,为推广使用清洁级实验豚鼠提供基础资料。材料和方法动物英国短毛种豚鼠,饲养于屏障系统内,饲喂自制颗粒饲料,饲料和饮水经高温灭菌。选取第三代清洁级豚鼠,3~4月龄,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品质均符合卫生部规定要求,外观健康,大体解剖无肉眼可见病变。每一项目的测定均按性别分为2组,血细胞计数每组10只,生化项目测定(血清尿素氮除外)每组15只。采血血细胞计数从足背静脉针刺采血,生化项目测定则在空腹状态下从心脏采血。测定方法见表1。
邹勇周洪欣李宝义
关键词:生化项目血清尿素氮繁殖种群足背静脉空腹状态
清洁级豚鼠的培育和繁殖群的建立被引量:3
1991年
豚鼠是常用的实验动物,许多学者曾试图繁殖无菌和悉生豚鼠,但均未见成功的报道。国内长期使用的豚鼠均在开放环境中饲养,须加喂青饲料,以致时有鼠伤寒等疾病流行,其健康情况不稳定,严重影响科研和生产的发展。为扭转这一局面,近年来,我们采用“药物净化”的豚鼠作保姆代哺,结合人工授乳,简便有效地建成了清洁豚鼠繁殖群。
邹勇李宝义潘振业陈天培
关键词:繁殖群授乳受孕率微生物学检查剖腹取胎
清洁级豚鼠幼仔消化道中厌氧菌的检测
1991年
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品质的监控是实现实验动物标准化的主要措施之一。国际上各级实验动物科学机构对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品质都有明确的要求,但一般多偏重于需氧细菌、病毒和寄生虫,而较少涉及厌氧菌。近十多年来,由于厌氧培养技术的进步,培养出许多无芽胞的厌氧菌新种,已引起实验动物界的注意,开展了动物中厌氧菌的检测。在我们进行豚鼠剖腹取胎、生物净化的培育过程中发现,人工喂养的剖腹产豚鼠,在出生后3~10日内,常发生大量死亡。
章凌邹勇陈天培
关键词:厌氧菌动物微生物学剖腹取胎条件致病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