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麟

作品数:33 被引量:144H指数:7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重庆市渝中区科技计划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2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抗体
  • 6篇生化
  • 5篇性能评价
  • 5篇血清
  • 5篇细胞
  • 5篇分析仪
  • 5篇肝炎
  • 4篇胆汁
  • 4篇胆汁性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4篇原发性
  • 4篇原发性胆汁性
  • 4篇生化分析仪
  • 4篇自动生化分析...
  • 4篇线粒体抗体
  • 4篇HBSAG
  • 4篇标志物
  • 3篇乙肝
  • 3篇免疫

机构

  • 33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市大足区...

作者

  • 33篇邹麟
  • 13篇陈瀑
  • 11篇张莉萍
  • 8篇史静
  • 5篇王艳萍
  • 4篇罗鹏
  • 4篇徐华建
  • 3篇夏吉荣
  • 2篇程大林
  • 2篇陈宏础
  • 2篇向瑜
  • 2篇李朴
  • 2篇肖然
  • 1篇张利萍
  • 1篇叶荻庆
  • 1篇陈曦
  • 1篇周春燕
  • 1篇陈素群
  • 1篇任国胜
  • 1篇包建芳

传媒

  • 7篇重庆医学
  • 4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中国微生态学...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临床检验杂志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江西医学检验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现代免疫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血清IL-35和PGRN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2023年
目的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35(IL-35)和颗粒蛋白前体(PGRN)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3月该院确诊的PBC患者58例(PBC组),并根据肝功能指标进一步分为异常肝功能组(47例)和正常肝功能组(11例)。另选取同期在健康检查中心招募的2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H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IL-35和PGRN水平,并分析其与肝功能状态、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特征之间的关系。其中,26例PBC患者采用熊去氧胆酸(UDCA)标准治疗方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清IL-35和PGRN水平的差异。结果PBC组血清PGRN水平明显高于HC组(P<0.001),但两组血清IL-35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肝功能异常组血清IL-35水平明显低于肝功能正常组(P<0.001),但两组血清PGRN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有肝硬化影像特征的PBC患者血清PGRN水平明显高于无肝硬化特征患者(P<0.001),有瘙痒症状的PBC患者血清IL-35水平明显低于无瘙痒症状患者(P=0.007)。治疗后,PBC患者血清PGRN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前、后血清IL-35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PGRN和IL-35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PBC患者的临床特征,可能作为疾病活动性和治疗效果的评估指标。
马琴向瑜邹麟陈瀑
关键词:肝功能
抗核糖体P蛋白、抗Smith、抗dsDNA、抗核小体及抗组蛋白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价值探讨被引量:14
2021年
为比较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anti-ribosomal P protein antibody,anti-P)、抗Smith抗体(anti-Smith antibody,anti-Sm)、抗dsDNA抗体(anti-dsDNA)、抗核小体抗体(anti-nucleosome antibody,ANuA)和抗组蛋白抗体(anti-histone antibody,AH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诊断价值,探讨它们与SLE临床特征及疾病活动度的关系,回顾性分析351例SLE患者,200例非SLE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者临床资料,计算anti-P、anti-Sm、anti-dsDNA、ANuA和AHA诊断SLE的灵敏度、特异度、阴/阳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再进一步比较各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SLE患者在临床特征、SLEDAI及C3、C4水平上差异是否显著。结果显示,anti-P、anti-Sm、anti-dsDNA、ANuA和AHA诊断SLE的灵敏度分别为31.9%、20.8%、45.3%、26.5%和18.2%,特异度分别为99.0%、99.3%、99.0%、98.3%和96.0%;5种抗体单阳性者占总阳性数的百分比分别为26.8%、31.5%、20.8%、8.6%和7.8%。其中,anti-P、anti-Sm、anti-dsDNA和AHA阳性组和阴性组在SLE发病年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nti-P阳性组皮肤红斑发生率较高,ANuA阳性组脱发发生率较高,anti-dsDNA、ANuA和AHA阳性组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发生率更高,与阴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nti-P、anti-dsDNA、ANuA和AHA阳性组与阴性组在SLEDAI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P<0.05);补体C3、C4水平在5个抗体阳性和阴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SLEDAI与C3、C4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395、-0.314)。由此,anti-P、anti-Sm、anti-dsDNA、ANuA和AHA对SLE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度,但灵敏度较差,联合检测可大大提高SLE的诊断率。anti-P、anti-Sm、anti-dsDNA和AHA阳性患者的发病年龄更小,anti-P阳性与SLE皮肤红斑发生率有关,ANuA阳性与患者脱发可能存在一定关联,而anti-dsDNA、ANuA和AHA阳性时LN的发生率更高。anti-P、anti-dsDNA、ANuA和AHA都与SLE疾病�
王艳萍邹麟郭婷陈曦史静陈瀑
关键词: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抗组蛋白抗体系统性红斑狼疮
120例肝功能损伤患者线粒体抗体及其M2亚型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检测肝功能损伤患者血清中抗线粒体抗体AMA、AMAM2水平,探讨肝功能损伤患者抗线粒体抗体、抗线粒体抗体M2检测对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重要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高于70U/...
邹麟肖然陈瀑张莉萍
类风湿因子分型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综合应用评价被引量:19
2019年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分型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综合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我院住院患者174例,分为RA活动期组、RA非活动期组和OA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KA,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nti-CCP、RA33、RF-IgA、RF-IgG、RF-IgM,免疫比浊法检测ASO、RF、CRP、C3、C4、IgA、IgG、IgM,全自动血沉分析仪检测ESR。结果:①AKA、Anti-CCP、RA33、RF-IgA、RF-IgG、RF-IgM的灵敏度分别为10.77%、66.92%、13.85%、52.31%、63.08%、66.15%,特异度分别为97.78%、86.90%、84.78%、76.09%、86.83%、82.95%,RF-IgA、RF-IgG、RF-IgM三项指标联合诊断灵敏度为71.54%,六项指标联合诊断灵敏度为83.08%。②Anti-CCP、RF-IgA、RF-IgG、RF-IgM、ESR、RF、IgA水平在RA非活动期组、RA活动期组和OA组间有差异(P<0.05),而RA33、CRP、ASO、C3、C4、IgG、IgM水平在三组间无差异(P>0.05)。③RA活动期组中,RF-IgA、RF-IgG、RF-IgM与Anti-CCP、CRP、RF、IgM呈正相关关系(P<0.05),RF-IgG、RF-IgM与ESR呈正相关关系(P<0.05),RF-IgM与C4呈正相关关系(P<0.05);RA非活动期组中,RF-IgG、RF-IgM与RF呈正相关关系(P<0.05)。④RF-IgA、RF-IgG、RF-IgM表达水平在关节受累个数<5个组低于其在关节受累个数5~10个组和关节受累个数>10个组(P<0.05)。⑤多关节受累组的RF分型三项同时升高比率高于少关节受累组,RF分型三项均未升高的比率低于少关节受累组(P<0.05)。结论:RF分型联合其他指标检测能够提高RA的检出率,RF分型与RA活动度、关节受累个数等一些经典指标相关,且RF分型同时升高时病情更重,因此RF分型是诊断RA较优秀的新指标。
唐笛娇孙贵凤罗鹏邹麟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
58例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阳性患者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早期预防及诊治中的意义。方法选择58例AMA-M2阳性患者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再根据AMA-M2阳性的不同亚型,将观察组分为4个亚组,M2阳性且M4、M9阴性39例(A组),M2阳性且M4阳性4例(B组),M2阳性且M9阳性6例(C组),M2、M4、M9均阳性9例(D组)。应用全血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氨基转移酶(γ-G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的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ALP、γ-GT、TBIL、DBIL、ALT和AS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A各亚型之间生化指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A-M2可作为PBC的筛查指标,联合检测M2、M4、M9亚型有助于PBC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
彭雪莲史静邹麟董剑王丹
关键词:抗线粒体抗体胆汁淤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VITROS 5,1FS生物参考区间验证
邹麟张莉萍徐华建
2010至2019年重庆地区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 :从血清学特征分析2010至2019年重庆地区人群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感染趋势,探讨抗-HEV抗体(IgM、IgG)在临床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至2019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清学抗-HEV抗体(IgM、IgG)实验室数据及临床资料;分析单抗-HEV IgM阳组、单抗-HEV IgG阳组、抗-HEV IgM和IgG双阳组及对照组之间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以及抗-HEV抗体阳性结果与临床HE诊断的符合率。结果:2010至2019年抗-HEV抗体总阳性率8.4%(IgM阳性率2.4%,IgG阳性率6.8%),HEV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以抗-HEV IgG阳性率上升为主,2012年最低,为1.7%;2018年最高,为12.4%;抗-HEV IgM阳性率无上升趋势,2016年最低,为1.2%;2010年最高,为4.2%。HEV感染季节和性别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50岁以下人群HEV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17),50岁以上人群维持在较高水平。双阳组的HE诊断符合率最高,为96.3%;单抗-HEV IgG阳组最低,为3.2%(P<0.017)。结论:HEV感染逐年增加,以既往感染为主,单项抗-HEV IgG指标的诊断价值有限,临床HE的诊断应以肝功能异常同时伴抗-HEV双阳或单项抗-HEV IgM阳为主要标准,为了进一步研究HEV感染特征应推进HEV RNA和HEV Ag的检测。
石杉刘潘婷史静邹麟陈瀑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戊型肝炎
血清IL-34表达水平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IL-34是否参与原发性胆道胆管炎(PBC)发病机制。方法:将49例PBC患者与5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对治疗前后进行比较。ELISA和化学发光法(CL)检测血清IL-34、抗线粒体抗体M2(AMA-M2)和部分细胞因子IL-1、IL-2、IL-6、IL-8、IL-10和TNF-α浓度。结果:PBC患者血清IL-34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IL-34水平与AMA-M2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治疗有效患者中,血清IL-34水平明显降低。PBC患者血清IL-2、IL-6、TNF-α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本研究为IL-34在PBC发展中的新作用以及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在用途提供了支持。血清IL-34可能是PBC的候选生物标志物。
唐笛娇王艳萍邹麟陈瀑李侨
关键词:巨噬细胞AMA-M2炎症因子
RNAi-DNA表达载体的构建与应用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构建siRNA的DNA表达载体,为研究RNAi在哺乳动物内抑制靶基因表达奠定基础。方法合成含靶向EGFP基因的siRNA转录模板的发夹结构,将载体质粒pTZU6+1用Sal I+Xba I进行双酶切后,T4DNA连接酶连接成重组质粒,转染到肝癌SMMC-7721细胞中进行表达,检测转染前后EGFP表达的变化。结果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菌株JM109内扩增。提纯、纯化后用HindⅢ、EcoRI酶切鉴定及测序鉴定证明EGFP-siRNA转录模板完整、正确的插入到pTZU6+1质粒中,并在mRNA和蛋白水平抑制了肝癌SMMC-7721细胞中的EGFP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siRNA的DNA表达载体,并初步应用于靶基因的抑制。
邹麟叶荻庆张鹏辉
关键词:SIRNA
HBsAg定量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自然病程中的意义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自然病程中HBsAg水平变化情况以及和HBV DNA的关系。方法将183名HBV感染者按感染的不同阶段分为免疫耐受期(IT)42例,免疫清除期(IC)46例,非/低水平复制期(LR)57例,和再活动期(HBeAg阴性肝炎组ENH)38例,回顾性分析每个阶段血清中HBsAg和HBV DNA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HBsAg含量分别为IT期最高[(3.81±0.46)Ig IU/mL],其次为IC期[(3.41±0.77)Ig IU/mL],最低是LR期[(2.87±0.61)Ig0.61IU/mL],每期之间HBsAg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H组HBsAg含量又有所升高[(3.31±0.78)Ig IU/mL]。IT期HBsAg与HBV DNA无相关(r=0.231,P>0.05),IC期HBsAg与HBV DNA呈正相关(r=0.612,P<0.05),ENH期两者无相关(r=0.189,P>0.05);不同时期HBsAg含量与ALT均无相关性。结论 HBV感染的不同阶段HBsAg水平有差异,IT期最高,进入IC期后开始下降,在LR期降至最低,ENH期再度升高,HBsAg与HBV DNA仅在IC期有相关性,血清HBsAg的表达与不同的免疫背景有关。
陈瀑史静邹麟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HBSAGHBVDNA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