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东旭

作品数:11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2篇血糖
  • 2篇肾病
  • 2篇糖尿病肾病
  • 2篇微量清蛋白
  • 2篇空腹
  • 2篇空腹血
  • 2篇空腹血糖
  • 2篇病患
  • 1篇代谢
  • 1篇胆碱酯酶
  • 1篇胆碱酯酶活力
  • 1篇蛋白尿
  • 1篇型胶原
  • 1篇血红蛋白
  • 1篇血葡萄糖
  • 1篇血清
  • 1篇血清MCP-...
  • 1篇液基细胞技术

机构

  • 1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郑东旭
  • 10篇王希敏
  • 3篇梁双吟
  • 2篇陶耕
  • 1篇蔡俊峰
  • 1篇周竟雄
  • 1篇吴宝花
  • 1篇郑淑霞
  • 1篇尤柳霞
  • 1篇李小云
  • 1篇林晓容

传媒

  • 4篇福建医药杂志
  • 2篇海南医学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井冈山医专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76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清蛋白检测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lb)检测对糖尿病患者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健康对照组78例与糖尿病组76例的尿微量清蛋白水平。结果糖尿病组尿mAlb检测平均值为(37.99±76.09)mg/24h,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8.3±6.01)mg/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患者按病程分组,0~10年组尿mAlb平均值为(15.79±12.81)mg/24h,11年以上组平均值为(68.23±110.21)mg/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尿微量清蛋白可以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肾损害,应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常规检测项目。
王希敏郑东旭梁双吟
关键词:尿微量清蛋白糖尿病肾小球
肠道寄生虫分析方法——液基细胞技术的发展历程被引量:5
2016年
全球约30%的人口感染肠道寄生虫,肠道寄生虫感染可导致发育不良、工作效率低下。精准的诊断工具对疾病的控制以及对肠道寄生虫的诊断都至关重要。高通量技术应用于指定机构操作,例如:医院、公共卫生平台、寄生虫研究中心。检测寄生虫感染的高效集中化操作技术是最新的检测趋势。本研究回顾常规肠道寄生虫感染的传统检测方法的发展进程,并提出与液基细胞学技术相结合的诊断方法。宏观、微观以及分子粪便分析方法有时只能应用于某些特定蠕虫和原虫的检测。
郑东旭王希敏Tchouopou Lontchi Josine
关键词:肠道寄生虫基细胞直接涂片法液基细胞学高通量技术
空腹血糖受损人群血糖、血脂、血清MCP-1、IL-6、IL-1、TNF-α水平的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受损人群中空腹血糖、血脂、血清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可能起的作用以及它们的相关关系。方法检测空腹血糖受损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的空腹血糖、血脂、血清MCP-1、IL-6、IL-1、TNF-α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空腹血糖受损人群的空腹血糖、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血清MCP-1、IL-6、TNF-α、BMI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MCP-1、IL-6、TNF-α表达水平与空腹血糖、HOMA-IR都呈正相关(P<0.05)。结论空腹血糖受损人群处于慢性炎性状态,且高BMI、高三酰甘油、高总胆固醇,须控制体质量及饮食来延缓炎性状态的进展。
王希敏郑东旭陶耕梁双吟周竟雄
关键词:空腹血糖受损MCP-1IL-6
两种方法检测HBsAg的效果评价
2008年
目的探讨并比较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与ELISA对抗体夹心法检测HBsAg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与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540份血清中的HBsAg,并就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的阳性率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方法皆是检验HBsAg的良好方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速度快,适用于急诊,无偿献血者的现场筛查等;ELISA双抗体夹心法适用于大批量常规检测。
王希敏郑东旭
关键词:HBSAG
氯磷定对不同途径有机磷中毒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情况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氯磷定对不同途径有机磷中毒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情况。方法: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中毒途径不同将患者分为皮肤组(33例)、口服组(42例);另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入院时,皮肤组、口服组轻度、口服组中度及口服组重度患者血清Ch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组在入院后第2,3,4,5天时的血清ChE水平均显著高于皮肤组(P<0.05)。口服组血清ChE平均升高速率显著高于皮肤组(1.28±0.17 vs 1.05±0.09;t=10.090,P<0.001)。入院第1,2,3,4天时,皮肤组中毒指数(共8分,分数越大表示患者中毒程度越重)显著低于口服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5 d时,2组患者中毒指数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02,P=0.093)。结论: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救治中,血清ChE在判断经口中毒患者的疗效及预后上较佳。但经皮肤途径中毒的患者血清ChE的恢复滞后于临床症状的改善,因而用血清ChE判断其疗效有欠缺。
郑东旭王希敏
关键词:有机磷中毒胆碱酯酶氯磷定疗效
性别、年龄对健康体检者同型半胱氨酸及骨代谢指标影响的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性别、年龄对同型半胱氨酸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80例健康体检者,其中年龄23~35岁女性20例为A组,年龄25~35岁男性20例为B组,年龄36~45岁女性20例为C组,年龄36~45岁男性20例为D组,E组为A组和C组,F组为B组和D组。比较A组和B组、C组和D组、E组和F组、A组和C组、B组和D组之间血清中的同型半胱氨酸(HCY)、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维生素D(Vit-D)、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结果男性各组(包括B组、D组、F组)中HCY、ALP、Vit-D、β-CTX分别相应高于女性各组(包括A组、C组、E组),男性各组(包括B组、F组)中PINP分别相应高于女性各组(包括A组、E组),女性C组HCY、Vit-D高于A组,男性D组Vit-D高于B组,D组PINP、β-CTX低于B组,每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男性血清中的HCY、ALP、Vit-D、β-CTX均高于女性。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HCY、Vit-D会有升高;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PINP、β-CTX有所下降。
陶耕蔡俊峰郑东旭吴宝花郑淑霞林晓容尤柳霞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D
糖尿病肾病患者检测B型脑钠肽的意义被引量:10
2013年
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在Ⅰ、Ⅱ、Ⅲ期如果能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可大大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目前,临床上多使用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来预测早期DN,但检测尿mAlb尚有一些不足之处,而且以尿mAlb能发现的最早DN,也已属Ⅲ期DN。因此,从多方面、多途径寻找早期诊断DN的指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王希敏郑东旭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B型脑钠肽
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监测中的意义探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糖尿病监测中的意义。方法分别检测健康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的HbAlc及空腹血糖(FBG),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组的HbAlc及空腹血糖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糖尿病组的HbAlc与空腹血糖之间呈正向相关关系(r=0.646)。结论HbAlc在糖尿病监测中的作用优于空腹血糖,为减少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应常规检测HbAlc。
郑东旭王希敏
关键词:糖尿病HBALC空腹血糖
老年获得性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测与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对老年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测进行分析。方法对96例社区获得性老年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同时检测患者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结果老年肺炎支原体感染率为15.4%,年龄、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呼吸道感染占89.6%,非呼吸道疾病占9.4%;混合感染率21.9%;原有基础疾病者占20.8%。结论肺炎支原体是引起老年人呼吸系统感染及呼吸系统外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引起足够重视。
王希敏郑东旭梁双吟李小云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IGM
检测胱抑素C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仪,以免疫比浊法测定37例糖尿病微量清蛋白尿(MAU)患者、36例糖尿病无MAU患者和42例健康对照者血清Cys C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MAU Cys C水平为(1.20±0.50)mg/L,糖尿病无MAU为(0.79±0.17)mg/L,较健康对照组(0.62±0.16)mg/L显著升高(均P<0.001),其中,糖尿病MAU组Cys C水平又较糖尿病无MAU组的显著升高(P<0.001)。血清Cys C水平与MAU排泄率呈显著正相关(r=0.674,P<0.01)。结论 Cys C可作为糖尿病早期肾损害实验室诊断的指标之一。
郑东旭王希敏
关键词:微量清蛋白尿胱抑素C糖尿病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