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昭敏

作品数:19 被引量:91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7篇肝癌
  • 6篇肝炎
  • 5篇乙型
  • 5篇乙型肝炎
  • 4篇原发性
  • 4篇原发性肝癌
  • 4篇外周
  • 4篇外周血
  • 3篇蛋白
  • 3篇亚群
  • 3篇肿瘤
  • 3篇微波
  • 3篇细胞亚群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3篇淋巴细胞亚群
  • 3篇慢性
  • 2篇血内
  • 2篇血清

机构

  • 12篇济南市传染病...
  • 8篇山东大学
  • 1篇济南市第二人...
  • 1篇山东省地方病...

作者

  • 18篇郑昭敏
  • 8篇陈士俊
  • 8篇杜文军
  • 4篇阚晓
  • 4篇韩绍磊
  • 4篇吴世英
  • 4篇史兆章
  • 3篇潘家超
  • 2篇盖中涛
  • 2篇彭敏
  • 2篇曹创杰
  • 2篇皋群
  • 2篇孔祥亘
  • 2篇张海涛
  • 1篇范桂灵
  • 1篇窦橙云
  • 1篇孙玉秋
  • 1篇王蓉
  • 1篇刘葵花
  • 1篇隋赟

传媒

  • 6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华传染病杂...
  • 3篇山东大学学报...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5
  • 3篇2001
  • 2篇200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尔基体蛋白73联合甲胎蛋白异质体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9
2011年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P73)与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联合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32例血清,其中原发性肝癌(PHC)56例、肝硬化33例,慢乙肝患者23例,健康对照20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GP73的表达情况;应用甲胎蛋白异质体亲和吸附离心管洗脱获得AFP-L3,同时化学发光法检测原始血清中总AFP和AFP-L3,计算AFP-L3在总AFP中的比率。结果 PHC组、肝硬化组、肝炎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清GP73水平分别为247.05(228.35~287.72)、176.83(159.51~183.98)、152.58(135.19~162.85)、43.00(37.96~52.64)ng/mL,AFP-L3%分别为14.52(12.33~15.28)%、5.68(4.32~7.74)%、4.31(3.57~6.45)%、3.29(2.60~4.25)%。PHC组GP73和AFP-L3%均明显高于其他组(P均<0.01);GP73和AFP-L3%用于诊断PHC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5、0.828,最佳截取值分别为187.60 ng/mL、9.98%,此时的敏感度分别为69.6%、64.3%,特异度分别为86.8%、96.1%。二者联合诊断PHC的敏感度为82.1%,特异度为85.5%。结论 GP73和AFP-L3%均可作为诊断PHC的血清标记物,二者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可提高PHC的诊断率。
孔祥亘韩绍磊郑昭敏杜文军陈士俊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肿瘤标记物高尔基体蛋白73甲胎蛋白异质体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清急性时相蛋白测定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01年
为探讨急性时相蛋白 (APP)与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采用 Beckman Array36 0特殊蛋白分析仪检测了 2 5 3例 HFRS患者 (观察组 )及 30例正常人 (对照组 )空腹静脉血清 APP[包括 α1 -抗胰蛋白酶 (α1 - AT)、α1 -酸性糖蛋白 (α1 - AG)、触珠蛋白 (HAP)、C反应蛋白 (CRP)及转铁蛋白 (Transferrin,TRF) ]含量。结果 :观察组急性期α1 - AT、α1 - AG、CRP含量明显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 ,P<0 .0 5 ;TRF含量明显下降 ,与对照组比较 ,P<0 .0 0 1。 CRP及 TRF的变化与病情轻重分别呈正负相关。认为急性时相蛋白含量变化可作为 HFRS估计病情、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的可靠指标。
郑昭敏皋群盖中涛吴世英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Α1-抗胰蛋白酶Α1-酸性糖蛋白触珠蛋白C反应蛋白转铁蛋白
乳果糖对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术患者肝功能及血清急相反应蛋白的影响
2013年
目的观察乳果糖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后ALT、AST、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的影响。方法 1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乳果糖治疗组。在射频消融术前后,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乳果糖。两组均在射频消融前后检测ALT、AST、甲胎蛋白、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3天,患者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分别为15.42±3.81mg/L和13.85±4.67μg/L,与治疗前水平(14.23±4.65mg/L和12.28±4.45μg/L)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在1周后两者分别下降至4.56±1.38mg/L和4.35±2.12μg/L,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治疗后3天对照组患者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上升至20.36±7.72mg/L和17.62±9.43μg/L,显著高于治疗前水平(14.21±4.47mg/L和12.16±8.37μg/L,P<0.05),但治疗后1周分别下降至12.28±7.36mg/L和11.01±8.24μg/L;术后3天ALT(89±47U/LL)和AST(71±38U/L)均由基线水平显著上升(115±53U/L和107±54U,P<0.05),但术后1周下降至接近基线水平(63±32U/L和60±34U/L);治疗组甲胎蛋白水平由基线(1307±697ng/ml)持续下降(术后3天为875±653ng/ml,术后1周为201±171ng/ml,P均<0.01)。结论乳果糖显著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在射频消融术后肝功能状态,并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可能对促进术后机体的恢复有一定的意义。
阚晓李晔孙洁潘家超郑昭敏彭敏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乳果糖降钙素原
发热、腹痛、腹泻、黄疸
2001年
郑昭敏刘葵花孙玉秋吴世英
关键词:伤寒肠穿孔发热腹痛腹泻黄疸
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术治疗肝癌(附20例报告)被引量:4
2005年
B超引导下对20例肝癌患者行皮经肝穿刺微波消融术(MW A),6个月后观察其甲胎球蛋白(AFP)、肿瘤直径等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实施MW A,1例治疗后出现严重并发症而死亡;6个月后随访肿瘤完全消失3例,肿瘤直径明显缩小9例,肿瘤直径无明显改变或增大4例,死亡3例。证实MW A具有简单、微创、安全、有效等优点,是肝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直径较大的肿瘤,可考虑多点反复治疗,联合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TACE)交替实施将会提高疗效;但肝功能为Ch ild分级C级或高龄患者应慎重实施MW A。
史兆章王磊韩少磊范桂灵郑昭敏
关键词:肝癌微波消融术超声引导介入
经皮微波固化治疗小肝癌复发及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相关的单发小肝癌患者经皮微波固化治疗(PMCT)后影响复发及生存时间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30例患者3年的病例资料。1年内复发为早期复发组,2—3年复发为晚期复发组,无复发情况的作为无复发组。采用X^2检验,Logistic回归筛选复发高危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式筛选影响生存时间的高危因素。结果①130例患者3年内有81例复发(65.85%),早期复发组50例(39.06%),晚期复发组31例(25.20%)。②肿瘤边界不规整、肿瘤距大血管≤1cm与早期复发相关;血清HBV—DNA≥10^5 copies/mL与晚期复发相关。肿瘤边界不规整、肿瘤距大血管≤1cm、复发时间≤12个月与生存时间相关。结论PMCT后,肿瘤边界规整性差、肿瘤距大血管近是乙肝肝硬化相关的单发小肝癌患者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血清HBV—DNA含量高是晚期复发的危险因素;肿瘤边界规整性、肿瘤距大血管距离及复发时间可显著影响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
杨洋杜文军史兆章郑昭敏陈士俊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小肝癌微波固化复发
托伐普坦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稀释性低钠血症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 观察血管升压素受体拮抗剂托伐普坦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稀释性低钠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双盲法将96例失代偿性肝硬化稀释性低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保肝、降酶)加单次口服托伐普坦15 mg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口服安慰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Na+浓度、肝功能、腹水和下肢水肿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治疗组第7天36例患者血清Na+浓度达到正常,占64.3%;对照组9例达到正常,占2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41,P<0.01).治疗组56例患者24 h总尿量均超过3500 mL,对照组仅3例24 h总尿量超过3500 mL;两组治疗7d期间24 h尿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99,P<0.01).治疗组腹水减少39例,与对照组腹水减少15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60,P=0.039);而下肢水肿的改善治疗组12例与对照组7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227,P=0.634).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ALT、TBil、血K+和Cr均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9、0.783、1.107和1.237,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1.712、1.635、1.121和0.873,均P>0.05).结论 单剂口服托伐普坦有较强的利尿作用,能够提高血清Na+浓度,对低钠血症患者有明显疗效.
阚晓崔蕾潘家超王蓉郑昭敏张海涛彭敏
关键词:利尿药肝硬化低钠血症
IL-17在慢性HBV感染及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中表达升高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IL-17与HBV感染特别是肝纤维化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血清中IL-17浓度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L-17mRNA的水平。免疫组化法及ELISA法测定肝组织中IL-17的表达和Ⅳ型胶原、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及Ⅲ型胶原的水平。结果 4组患者中血清IL-17和PBMC中IL-17mRNA水平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5);与其他各组相比,IL-17及其mRNA水平在肝硬化患者中明显升高(P<0.005)。肝组织IL-17表达强度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在肝硬化组高于慢性乙肝组,慢性乙肝组高于携带者组(IL-17表达强度P<0.01,肝纤维化指标P<0.001);肝组织IL-17染色位于汇管区,与纤维化高度相关;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及血窦内皮细胞染色阳性。肝组织IL-17表达强度与血清Ⅳ型胶原、LN、HA、Ⅲ型胶原呈正相关(r=0.883、0.834、0.793、0.722,P<0.01)。结论 IL-17可能参与慢性HBV感染尤其是肝纤维化的发生过程。
郑昭敏王延国张海涛杜文军陈士俊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7慢性疾病肝纤维化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清sFas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2000年
Fas是存在于多种细胞表面的一个传递凋亡信号的受体[1],以可溶性(sFas)及膜性(mFas)两种形式存在,在Fas介导的细胞凋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多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存在Fas介导的细胞凋亡。为探讨sFas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我们对60例HFRS患...
盖中涛皋群郑昭敏张颖吴世英
关键词:血清诊断SFAS
斑疹伤寒被引量:1
2000年
郑昭敏
关键词:斑疹伤寒病原学流行病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