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燕
- 作品数:39 被引量:99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胚胎植入前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在不同适应证中的助孕结局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分析胚胎植入前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PGT-A)在不同适应证中的助孕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PGT-A助孕的549对夫妻,按PGT-A适应证分6组,反复妊娠丢失(304例)、反复种植失败(57例)、高龄(38岁及以上,80例)、不良妊娠史(绒毛染色体三体或不良妊娠,24例)、男性因素不育(67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17例),比较基本情况、获卵及胚胎活检情况、妊娠结局。结果 各组之间平均年龄、促性腺激素(Gn)使用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组之间平均获卵数、优质胚胎率、嵌合胚胎率、异常胚胎率、胚胎活检正常率及平均卵巢敏感性指数(OS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P<0.001、P=0.03、P<0.001、P<0.001、P<0.001);高龄组异常胚胎率在6组中最高,平均获卵数、平均OSI及胚胎活检正常率最低。6组每取卵周期临床妊娠率及持续妊娠率、累积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6组每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及持续妊娠率、除男性因素不育组外其余5组之间累积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GT-A可检出整倍体胚胎移植,提高妊娠效率;高龄人群有正常胚胎移植,也可获得较好的妊娠率,可能缩短其“抱婴回家”时间。同时,PGT-A可大幅提高因男性因素不育人群的妊娠结局。
- 周海燕周海燕陈大蔚吴彩云章志国陈大蔚
- 关键词:辅助生殖技术
- 利用IVF结局评估胚胎培养系统的稳定性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分析不同批次卵裂期胚胎培养液所获得的体外受精(IVF)结局,以进一步评估不同批次培养液的稳定性。方法:病例资料为本中心2011年8月—2012年9月患者年龄<35岁、卵巢储备功能正常、采用常规长方案促排卵并且获卵数>5枚的移植周期,根据卵裂期培养液的批次不同收集了18组,随机抽取6组,分析各组患者一般情况及IVF结局。结果:6组患者年龄、既往IVF次数、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体质量指数(BMI)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平均获卵数、卵子成熟率、受精率和卵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优质胚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平均移植胚胎数、妊娠率、种植率和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本中心IVF实验室整体质控系统稳定,不同批次培养液的IVF结局稳定。
- 纪冬梅章志国周平魏兆莲陈蓓丽郝燕陈大蔚曹云霞
- 关键词:胚胎移植
- 1例圆头精子症患者获临床妊娠并文献复习被引量:6
- 2016年
- 圆头精子症是一种严重而罕见的畸形精子症,其主要特征是精子无顶体,精子头部呈圆形,可伴有卷曲的精子尾部[1]。顶体内含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所需的酶类,圆头精子因缺乏顶体,不能发生顶体反应,精子难以穿透卵子导致不能受精,因而临床上表现为男性不育。文献报道圆头精子症在不育男性中的发病率〈0.1%[2],尽管有同胞兄弟同时患有圆头精子症和人类圆头精子症致病基因克隆成功的报道,但大部分患者的病因仍不明确,可能为未知致病基因或环境因素所致。
- 韩丹朱复希张静静郝燕曹云霞章志国周平
- 关键词:圆头精子症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
- 再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获卵数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首次体外受精(IVF)-胚胎移植(ET)/卵母细胞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失败行再次IVF/ICSI-ET时获卵数的变化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22例在12个月内行2次IVF/ICSI-ET周期的患者,根据基础窦卵泡数(b AFC)将患者分为A组(b AFC≥9)和B组(b AFC<9),分析每组前后两周期间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方案、获卵数、进入减数分裂中期II(MII期)卵子数、正常受精率、优胚率、累积妊娠率的变化,探讨影响前后周期获卵数发生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A组第二个IVF周期(cycle2)获卵数、MII期卵子数、受精率、优胚率、累积妊娠率明显高于第一个IVF周期(cycle1),前后周期中临床方案无大的变化,均以长方案为主,但cycle2每日的促性腺激素(Gn)使用剂量高于cycle1(P<0.05)。B组中相对于cycle1,cycle2获卵数、MII期卵子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优胚率及累积妊娠率均提高,并且cycle2中短方案明显多于cycle1(P<0.05)。其中B组中有14例患者在cycle1中为长方案,在cycle2中转变为短方案,后者的获卵数以及MII期卵子数均高于前者(P<0.05)。结论对于卵巢功能正常的患者,结合患者cycle1中获卵数以及Gn使用剂量,在控制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的情况下,cycle2中可通过适当的提高每日Gn使用剂量来提高获卵数及MII期卵子数。相对于长方案,短方案可能更适合卵巢功能减退的患者。
- 韩丹章志国郝燕朱复希田婷陈大蔚曹云霞周平
- 关键词:获卵数促排卵方案
- 氯化锶不同浓度及作用时间对小鼠孤雌胚类原核数量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及作用时间的氯化锶(SrCl2)对小鼠卵母细胞孤雌激活胚胎中出现类原核数量及发育潜能的影响,建立能模拟精子效应的小鼠孤雌的激活体系。方法:分别用5 mmol/L、10 mmol/L、15 mmol/L、20 mmol/L浓度的SrCl2激活小鼠卵母细胞,观察激活胚的类原核数量及发育潜能,然后在最佳刺激浓度的SrCl2的激活液中分别处理4 h、6 h、8 h,观察类原核数目及形态,分析SrCl2浓度对小鼠卵母细胞激活效果的影响。结果:hCG注射后18 h取小鼠卵母细胞,在10 mmol/L SrCl2浓度下激活6 h,出现双原核(2PN)百分比显著高于其它浓度SrCl2处理组(P<0.01),且与小鼠体外受精6 h后的2PN率及囊胚形成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0 mmol/L SrCl2条件下激活小鼠卵子6 h产生的孤雌胚胎中出现2PN率及发育潜能最高,提示10 mmol/L SrCl2激活处理6 h可以模拟精子对卵子的激活条件。
- 史三宝纪冬梅陈蓓丽陈大蔚郝燕周平章志国曹云霞
- 关键词: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发育潜能
- 裸核注入法在小鼠体细胞核移植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供核细胞的处理方式对小鼠体细胞核移植胚胎体内外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对供核细胞采用供体胞浆内完整注入和裸核注入两种不同的注核方式,观察重构胚的激活、卵裂及囊胚发育情况;并设立体外受精组通过胚胎受体内移植观察2种注核方式所获重构胚的发育结局。结果:完整细胞组的卵裂率和囊胚率均低于裸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卵裂=5.785,P=0.016;χ2囊胚=6.092,P=0.014);3组所获仔鼠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331,P=0.00),体外受精组最轻,完整细胞组最重,而完整细胞组所获得胎盘的质量高于裸核组及体外受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体外受精组相比,t=-8.786,P=0.00;与裸核组相比,t=-6.573,P=0.00)。结论:裸核注入法可提高小鼠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的体内外发育潜能。
- 史三宝纪冬梅陈蓓丽陈大蔚郝燕周平章志国曹云霞
- 关键词:核移植技术遗传学技术囊胚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拮抗剂治疗中不同“扳机”方案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 2020年
- 目的探讨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拮抗剂方案中使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和HCG+GnRHa三种不同的“扳机”方案对体外受精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行体外授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拮抗剂方案治疗的PCOS患者,根据不同的“扳机”方案分为HCG组(406例):HCG“扳机”;GnRHa组(222例):GnRHa“扳机”;HGC+GnRHa组(226例):HCG+GnRHa双“扳机”。比较三组患者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数、优胚率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结果三组之间的一般情况及卵裂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HCG组相比,GnRHa组和GnRHa+HCG组获卵数[(21.71±6.84)、(21.68±7.97)个vs(16.03±7.04)个]、受精率(68.32%、69.26%vs 65.15%)、可移植胚胎数[(7.88±3.36)、(8.09±3.21)个vs(5.85±2.89)个]及优胚率(83.31%、83.27%vs 77.00%)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nRHa组与GnRHa+HCG组之间在获卵数、受精率、可移植胚胎数及优胚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HCG组相比较,GnRHa组和HCG+GnRHa组的OHSS总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0%、4.87%vs 9.36%,P<0.05);GnRHa组与GnRHa+HCG组之间OHSS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拮抗剂方案治疗的PCOS患者中应用GnRHa联合HCG双“扳机”可以提高优质胚胎数,并且有助于降低OHSS风险。
- 余照娟李彩华郝燕魏兆莲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拮抗剂方案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 成骨发育不全家系遗传学分析及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在成骨发育不全出生缺陷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针对2015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1例成骨发育不全家系行外显子捕获测序筛查突变位点,并通过一代测序验证COL1A2基因突变。选择COL1A2基因上下游1 Mb区域4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高频突变位点及基因编码区作为目标区域,构建患者夫妇的单体型。结合连锁分析及直接测序,完成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结果患者存在COL1A2基因c.982G>T(p.Gly328Cys)的致病性突变,受累引产胎儿遗传了母亲的致病性突变。经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患者夫妇的9个囊胚中6个正常,3个受累。选择发育良好且遗传学正常的胚胎植入母体子宫后,足月分娩一健康婴儿。结论该研究是中国COL1A2基因突变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首例报道。结合选择性遗传标记连锁分析和突变位点直接测序进行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是单基因遗传病出生缺陷的有效预防手段。
- 陈大蔚章志国郝燕周一茹周平魏兆莲曹云霞
- 关键词:成骨发育不全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 无创PGT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2年
-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技术广泛应用于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PGT可以检测胚胎的单基因遗传病、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同时能改善胚胎植入效果、临床妊娠结局和活产率。但该技术涉及到的活检过程对胚胎具有一定的侵袭性,同时对设备和人员的要求颇高。而随着从囊胚液和胚胎培养液中发现了可以用于基因分析的游离DNA,无创PGT(noninvasive PGT,NiPGT)成为一种有潜力的检测方式,在辅助生殖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就目前NiPGT技术的应用及研究的有效性和局限性进行阐述,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 张清周平郝燕匡丹尹奕琪曹云霞
- 关键词:胚胎培养液游离DNA
- SNP单体型分析在单基因病植入前遗传学检测中的应用
- 2020年
- 目的探讨基于二代测序的植入前单体型分析在单基因病植入前遗传学检测中的应用概况。方法对发育至第5天或者第6天的囊胚行活检,对活检细胞进行全基因组扩增,将致病基因突变作为目标区域,在该基因突变上、下游选择数十至上百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作为连锁遗传标记,通过二代测序技术所获胚胎行植入前单体型分析和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胚胎结果经一代测序和妊娠中期羊水穿刺结果验证。结果22例患者一共获卵421枚,成熟卵子355枚,受精305枚,卵裂301枚,共活检囊胚143枚,经植入前单体型分析和植入前遗传学筛查,40枚胚胎为可移植胚胎,移植周期数为17例,临床妊娠12例,活产9例婴儿(其中1例患者分娩2名婴儿,为单卵双胎),随访均健康,4例患者继续妊娠中,妊娠率为70.6%。所有单体型分析结果经过Sanger测序验证,均一致。结论基于二代测序的植入前单体型分析方法是切实可行的,通过此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具有高遗传风险的单基因病家庭获得健康子代,最终达到阻断遗传病发生的目的。
- 郝燕李欣媛陈大蔚陈大蔚纪冬梅章志国魏兆莲纪冬梅
- 关键词:单基因病单体型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