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卓维
-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人类红细胞膜带3蛋白C端域Lys892~Phe895在Cl^-转运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被引量:6
- 2003年
- 采用酵母表面展示系统 ,表达带 3蛋白膜段结构域 (Gln4 0 4~Val911)至酵母细胞膜 ,功能研究表明 ,表达后的膜段结构域具有离子转运的活性 ,同时 ,带 3蛋白抑制剂 4 ,4′ 二异硫氰 2 ,2′ 二黄酸芪 (DIDS)能够抑制其离子转运的功能 .利用PCR方法 ,以 pFAST Bac mdb3为模板扩增出带 3蛋白膜段结构域的 4种截断突变体 ,分别去除带 3蛋白C端域后 4个 (Ala90 8~Val911)、 16个 (Asp896~Val911)、 2 0个 (Lys892~Val911)、 32个(Asn880~Val911)氨基酸序列 ,测序后将其克隆至表达载体 pYD1上 ,构建酵母表达质粒 pYD1 Trunc4、pYD1 Trunc16、pYD1 Trunc2 0和 pYD1 Trunc32 ,诱导 4组突变体的蛋白质表达 .然后测定Cl-的转运活性 ,结果发现去除后 2 0个 (Lys892~Val911)氨基酸残基后 ,离子转运活性明显下降 ,而去除后 32个 (Asn880~Val911)后 ,离子转运没有进一步下降 ,说明Lys892~Phe895 4个氨基酸残基在带
- 刘利梅傅国辉王天英姜晓姝郭卓维史从宁
- 关键词:带3蛋白
- GST-p16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鉴定
- 2004年
- 目的 利用GST融合基因表达系统表达、纯化及鉴定GST p16融合蛋白。方法 以质粒pM p16为模板 ,扩增出p16基因片段 ,将其克隆至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GEX 6P 1,将所构建的重组质粒pGEX p16转化大肠杆菌BL2 1并诱导表达 ,采用GST蛋白纯化系统进行纯化 ,所得产物进行SDS PAGE及Westernblot鉴定。结果 大肠杆菌细胞经诱导高效表达出约 4 2kD蛋白 ,其分子量与GST p16融合蛋白相符。Westernblot结果显示该蛋白能够被p16抗体特异性识别。结论 本实验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高效表达了有活性的GST
- 史从宁吕凤祥王天英郭卓维傅国辉
- 关键词:P16WESTERNBLOT
- 带3蛋白C末端与血型糖蛋白A在哺乳动物细胞内相互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研究人类红细胞带 3蛋白C末端与血型糖蛋白A(GPA)之间在哺乳动物细胞内的相互作用。方法 利用穿梭位点 ,将AE1 c end和GPA的基因从pGADT7 AE1 c end和pGBKT7 GPA中分别亚克隆至pM和pVP16载体上 ,将pVP16 AE1 c end、pM GPA及报告基因质粒pG5CAT共同转染HeLa细胞 ,采用ELISA检测报告基因CAT蛋白 (氯霉素乙酰转移酶 )的活性。结果 转染后 4 8~ 72h检测到CAT蛋白的表达 ,其表达水平和活性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结论 本实验在哺乳动物细胞内证明了带 3蛋白C末端与GPA之间有直接的相互作用。
- 孙瑛王天英刘利梅姜晓姝史从宁郭卓维傅国辉
- 关键词:血型糖蛋白A哺乳动物细胞内
- 带3蛋白C末端132个氨基酸残基与血型糖蛋白A相互作用位点的研究
- 2003年
- 目的 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探寻带 3蛋白与血型糖蛋白A(GPA)的相互作用位点。方法 采用PCR方法 ,从pFAST Bac AE1 C end杆状病毒表达载体中扩增出AE1 C end截断突变体 (Arg832 Arg879) ,将突变体的cDNA片段插入酵母双杂交系统GAL4AD端表达载体中 ,观察其在选择性培养基上的表达情况。用醋酸锂法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与BD端表达质粒共同转化酵母菌AH10 9,经酵母双杂交营养缺陷培养和 β 半乳糖苷酶检测证实带 3蛋白C 末端与GPA之间的作用位点。结果 成功构建了AE1 C 末端截断突变体酵母双杂交的AD端表达质粒 ,证实带 3蛋白C 末端截断突变体与GPA不止有一个相互作用位点。结论 带 3蛋白与GPA的作用位点不仅在带 3蛋白的酸性C端域 。
- 王天英刘利梅姜晓姝史从宁郭卓维傅国辉
- 关键词:带3蛋白血型糖蛋白A酵母双杂交系统氨基酸残基
- 人类红细胞膜带三蛋白膜段域截断体氯离子转运功能的研究
- 为了对带三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有更为深刻的了解,我们采用酵母表面展示系统,表达不同长度的带3蛋白膜段结构域片断至酵母细胞膜并进行氯离子转运功能的测定.结果表明某些表达后的片段拥有离子转运的活性且其活性能被带三蛋白抑制剂DID...
- 郭卓维
- 关键词:带3蛋白三氧化二砷
- 文献传递
- 带3蛋白6种跨膜截断体阴离子转运功能的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寻带 3蛋白膜段域不同跨膜片段在带 3蛋白离子转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编码带 3蛋白膜段域片段的重组质粒 ,将其转入酵母细胞诱导表达 ,并以蛋白免疫印记及荧光探针的方法检测目的蛋白。结果 拥有前 1 0个跨膜α螺旋的带 3蛋白片段TM1 1 0具有氯离子转运活性 ,而TM1 8,TM1 9则完全失去功能。此外 ,删除C末端后 1 6个氨基酸的带 3蛋白膜段域片段功能与拥有全长膜段域的带 3蛋白相仿。结论 TM1 0在带
- 郭卓维史从宁吕凤祥王天英傅国辉
- 关键词:阴离子转运功能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