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喜忠
- 作品数:11 被引量:33H指数:2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农业科技园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方正县优质高产水稻节水灌溉技术
- 2014年
- 水稻的生长离不开水,从插秧到收获整个生长过程需要大量的水分供给,才能保证优质高产,所以对水资源的需求就显得格外重要,但目前我国是个缺水的国家,如何做到节水保高产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利用现实条件,进行综合结水已成为必要的措施,水稻综合节水技术就是改过去粗放灌溉为精细灌溉,在保证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的前提下,推广综合节水措施,减少水稻栽培用水量,最终达到节水增效,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 郭喜忠刘志发翟宏伟陈磊
- 关键词:节水灌溉湿润灌溉
- 方正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应用技术被引量:1
- 2015年
- 水稻是方正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单产在650kg以上。虽然我县的水稻生产水平较高,但长期以来机械化技术的应用还是处在落后的地位,尤其在育秧和干燥两大环节上更为薄弱。而黑龙江农垦在这些项目上己经基本实现机械化。2009年方正县被黑龙江省列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农机部门也加大了对农机技术的广力度。通过增加对水稻生产机械化的补贴、组织技术培训、召开现场会、树立并宣传学习典型等多种推广措施,使水稻生产机械化技的应用有了迅速发展,薄弱环节亦有所突破,各项机械化技术应用水平在不断提高。
- 郭喜忠刘志发吕强
- 关键词: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机械化技术水稻生产机械化粮食作物农机技术
- 方正县土壤硒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被引量:22
- 2015年
- 方正县是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为研究方正县土壤全硒(Se)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在哈尔滨市所属方正县境内采集127个0~20 cm耕层土壤样品,分析了方正县土壤全硒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方正县土壤全硒含量变幅为0.030~0.496 mg kg-1,算术平均值为0.228 mg kg-1略低于全国土壤平均硒含量,总体上处于中等、边缘及缺乏水平。在不同类型土壤中,泥炭土硒含量相对较高(0.267 mg kg-1)而沼泽土硒含量相对较低(0.153 mg kg-1)。不同成土母质中,以坡积物为母质发育的土壤硒含量较高(0.276 mg kg-1)而以冲洪积物为母质发育的土壤硒含量较低(0.207 mg kg-1)。在土地利用方面,稻田土壤全硒含量略高于旱地土壤。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SOC)与土壤粒径分布(PSD)是影响研究区表土层土壤硒含量的主要因素。
- 徐强迟凤琴匡恩俊张久明王伟郭喜忠马晓明
- 龙稻18早熟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 2017年
- 龙稻18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5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480~2 550℃左右。该品种主茎12.5片叶,长粒型,株高98cm左右,穗长22cm左右,每穗粒数140粒左右,千粒重27g左右。是黑龙江省首个国标一级米具有,出米率高、恶白少、口感好冷饭不会生的特点。被当地人认为是迄今为止黑龙江省栽种的所有水稻品种当中最好吃的大米。
- 刘志发翟宏伟赵云峰郭喜忠
- 关键词:栽培技术
- 方正县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被引量:1
- 2016年
- 水稻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其中的一种。但是,在水稻的种植生长期间,经常出现水稻病虫草害,使得产量和质量都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研究水稻病虫草害的防治技术,对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是非常重要的。防治水稻病虫草害的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水稻的种植生长的过程中。主要介绍了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
- 郭喜忠
- 关键词:水稻病害
- 一种田间秸秆回收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田间秸秆回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放置收集箱,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收集箱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柱,两个固定柱之间通过转动杆与收集板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正反电机,所述正反电...
- 谷学佳王玉峰张磊孙阳郭喜忠
- 文献传递
- 依靠科技支撑 加快水稻强县建设步伐
- 2015年
- 方正县地处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属典型的寒地稻作区,又是全国寒地水稻稀植技术发源地。方正县有水田面积10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0%,是一个以稻作栽培为主的水稻大县。近些年来,在省、市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全县坚持以政策推进、科技先行、以人为本为统领,基本实现了由水稻大县向水稻强县的跨越。2014年全县水稻平均亩产实现了650kg。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达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
- 蒋立徳郭喜忠刘志发
- 关键词:稻作区稀植优质米品种浸种催芽生产全程机械化
- 方正县土壤全硒空间变异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为了明确富硒水稻主产县方正县土壤中全硒的含量、分布等特征,以方正县农业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统计学和Arc GIS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土壤全硒含量的空间异质性和分布格局,并探讨硒浓度变异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全硒含量变异函数符合指数模型,空间异质性指数Q=0.125,说明全硒含量的变异主要由结构性因素引起,空间自相关性较强。用普通克里格法(OK法)绘制全县的土壤全硒分布图,发现研究区绝大多数土壤(69.3%)属于足硒土壤,硒含量高值区出现在研究区中部及西南部,而低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北部。不同土壤类型中,泥炭土全硒含量最高(0.267 mg·kg-1),而沼泽土全硒含量最低(0.153 mg·kg-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稻田土全硒含量(0.230 mg·kg-1)略高于旱地土(0.217 mg·kg-1)。影响土壤全硒含量的主要因素为土壤有机碳、粘粒及粉粒含量。
- 徐强迟凤琴匡恩俊张久明韩锦泽姚春雨郭喜忠马晓明刘彩文
- 关键词:地统计学
- 方正县富硒大米发展历程及展望被引量:1
- 2016年
- 近几年来,方正县紧紧围绕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进一步做优做强"富硒农业"这个主题,充分发挥政府、农户和企业的合力作用,以打造"富硒大米之乡"为目标,形成以富硒米种植为依托、富硒稻米加工产业为支撑、富硒高新技术转化为突破,打造知名的集富硒稻米生产、加工、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富硒产业发展聚集地。围绕"生态、绿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探索有效统筹城乡、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现代农业的方正模式。
- 郭喜忠
- 关键词:富硒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