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明龙

作品数:34 被引量:265H指数:10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政治法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侵权
  • 5篇侵权责任
  • 5篇请求
  • 5篇请求权
  • 5篇人格权
  • 4篇损害赔偿
  • 4篇赔偿
  • 4篇权益
  • 4篇民法
  • 4篇民事
  • 3篇权法
  • 3篇物权
  • 3篇民事责任
  • 3篇精神损害赔偿
  • 3篇精神性人格权
  • 3篇救济
  • 3篇个人信息
  • 2篇登记
  • 2篇动产
  • 2篇新论

机构

  • 15篇天津师范大学
  • 14篇中国人民大学
  • 8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中国法学会

作者

  • 33篇郭明龙
  • 6篇王利民
  • 2篇张新宝
  • 1篇贾邦俊

传媒

  • 3篇天津滨海法学
  • 2篇新疆社会科学
  • 2篇政法论丛
  • 2篇法学论坛
  • 2篇天津法学
  • 1篇兰州学刊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河北法学
  • 1篇法学杂志
  • 1篇法学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甘肃政法学院...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团结
  • 1篇广西政法管理...
  • 1篇法商研究
  • 1篇法律科学(西...
  • 1篇牡丹江大学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消费者与消费行为的界定
2006年
郭明龙
关键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消费者权益《消法》法律适用问题
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民法发展被引量:4
2005年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于民法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新世纪民法发展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通过恢复民法市民社会根本法地位、固守民法以人为本的品格、发挥民法促进可持续、协调发展的作用、促进民法系统内外和谐来实现民法的发展。
郭明龙
关键词:民法根本法市民社会法系科学发展观品格
失信惩戒中个人信息保护模式的转型逻辑与规则展开
2023年
失信惩戒中对个人信息的处理和利用必须依法依规。受历史与实践因素的双重影响,失信惩戒的实践运用反映出对个人信息结果保护模式的延伸运用,信息处理活动存在对个人信息的泛化收集、强制共享、评价黑箱以及不当利用等风险局限。为了更好地规范信息处理行为,必须引入个人信息过程保护模式,实现过程保护与结果保护两种模式折长补短、有机结合。失信惩戒的实践应用应坚持“告知—说明”基本准则、明确比例原则的适用限度、重视禁止不当联结的规范适用,以实现个人信息保护和失信惩戒效果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郭明龙郭澎
关键词:失信惩戒个人信息
“三择一”损失算定模式立法技术检讨
2014年
《侵权责任法》第20条确立了侵害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三择一”算定模式,即“受害人损失”、“侵权人获利”与“法院酌定”均可用来算定受害人的财产损失。在剥夺“侵权人获利”的两种私法模式中,该算定模式相对于传统请求权竞合模式在我国当下具有技术上的合理性。但“三择一”限定选择次序,无法妥善贯彻价值判断的结论,其立法技术上的缺陷应当考虑补救。
郭明龙
关键词:侵权责任法精神性人格权
精神性人格权之定性——兼论《侵权责任法》第二十条对人格权法立法之推进被引量:1
2012年
根据传统民法,人格权属于专属权,具有绝对性、不可转让性和不可继承性,该认识遭遇了现代"人格权商品化"的挑战。司法解释通过确立精神损害赔偿并实现对"侵权人获利"因素的考量间接承认对精神性人格权中财产利益之保护。《侵权责任法》第二十条规定承认了某些"精神性人格权"中精神性和财产性双重利益之构成,实现了对其的直接保护,同时极大推进了正在进行的人格权法立法工作。
郭明龙
关键词:精神性人格权精神损害赔偿侵权责任法
人类基因信息权益的本权配置被引量:12
2012年
21世纪是生物科技时代,基因科技迅猛发展并带来巨大产业回报,基因已成为一种最基本的资源,成为基因技术研究成果之源泉。人类基因蕴含着人格利益和财产利益,其利益关系涉及主体众多,就谁应享有人类基因信息权益的本权问题,各国理论观点纷呈,尚未求得一致。"人体组织提供者本权说"较好地克服了其他学说存在的不足,通过"告知后同意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实现了利益平衡:在给予人体组织提供者本权保护的同时,认可研发者对基因技术成果的权益;在承认人体组织提供者直接分享利益的同时,认可其他主体通过对技术成果的国家税收、强制许可、合理使用等实现的间接分享,鼓励非金钱形式的直接分享。
郭明龙
关键词:人类基因权益本权
人工智能法律人格赋予之必要性辨析被引量:10
2019年
“自主性”并非决定法律人格赋予的本质属性,“自主性”的人工智能与人类也不具平等性,人工智能“自主性”与法律人格不可通约,这是讨论的前提。肯定说所引证的论据未臻成熟,法律人格的制度价值仅在责任承担,可以按照“尚能”与“不再”的关系完善责任制度,而非赋予法律人格。否定说虽主张无须赋予法律人格,但立法应对人工智能“近人性”做出制度回应,一方面“近人性”是人类情感的投射,立法应摒弃过度“近人化”思维,另一方面当突破公序良俗对待人工智能时,人类行为应予规制,以守护人类共同价值。
郭明龙王菁
关键词:人工智能法律人格
侵权责任请求权与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的关系被引量:5
2008年
侵权责任(损害赔偿)请求权与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的关系应当在'债'的体系中展开,债的概念是二者关系研究的逻辑起点。在承认非给付不当得利的基础上,侵权责任请求权与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会发生关联,对二者关系的理论和立法存在三种观点。从比较法的经验与我国目前的理论与实践来看,我们应当坚持竞合肯定说,这种竞合应当是'请求权竞合'而非'选择性竞合'。承认二者竞合应以肯定两种制度的独立性为前提,两种制度应各自严守本分和其构成要件,实现制度的衔接与协力,既不缺席也不越位。但在我国立法和司法解释中极少量的'请求权越界'问题可以作为例外存在,不会对两种请求权独立性产生较大冲击。
张新宝郭明龙
关键词:侵权责任不当得利请求权竞合
个人信息权利的侵权法保护
个人信息是指能够单独或通过与其他信息对照可以识别出信息主体的信息。其具有主体限定性(自然人)、无形性和可识别性等特征。个人信息之“个人”限于自然人,包括了外国人、死者和胎儿,法人不应属于个人信息之“个人”。根据不同的划分...
郭明龙
案例教学:回归/走向法教义学被引量:3
2017年
我国法学教育中,案例教学不能等同于举例教学,也不能仅被视为一种'应对实践'的训练方法。比较法上德国'实例研习法'和美国'个案教学法'均以培养学生'找法'能力为中心,实为以法教义学训练为重点的理论教学。在我国,四方面原因决定了我国案例教学也应当回归或者走向法教义学训练。具体实施时,应当注意案例教学形式的梯次渐进;针对不同培养层次学生应适当凸显法教义学训练的差别;案例选取上,上诉审、再审案件裁判,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指导性案例应当成为案例库的主要来源。
郭明龙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教义学实践性教学理论教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