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朝晖

作品数:21 被引量:131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脊柱
  • 7篇腰椎
  • 7篇融合术
  • 7篇脊柱融合
  • 7篇脊柱融合术
  • 6篇椎管
  • 6篇椎管狭窄
  • 4篇手术
  • 4篇椎弓
  • 4篇椎弓根
  • 4篇椎间融合
  • 4篇节段
  • 4篇颈椎
  • 4篇后路
  • 3篇腰椎间融合
  • 3篇退行性
  • 3篇外科
  • 3篇螺钉
  • 3篇颈椎病
  • 3篇后路腰椎

机构

  • 20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20篇金朝晖
  • 17篇刘海鹰
  • 17篇王会民
  • 15篇王波
  • 8篇张健
  • 7篇缪克难
  • 6篇钱亚龙
  • 5篇易斌
  • 5篇朱震奇
  • 4篇周殿阁
  • 2篇吕厚山
  • 1篇张恒维
  • 1篇洪毅
  • 1篇王伟炎
  • 1篇金添
  • 1篇高健
  • 1篇周健
  • 1篇崔维
  • 1篇徐林
  • 1篇王凯丰

传媒

  • 5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骨伤
  • 1篇第一届中国国...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腰椎退行性多节段滑脱的手术治疗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腰椎退行性多节段滑脱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2005年3月至2008年9月,采用后路彻底减压、复位、椎弓根内螺钉固定360。融合治疗多节段腰椎滑脱患者25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8例;年龄38~75岁,平均56.6岁。滑脱均为退行性变化引起,类型有:前滑脱12例,后滑脱2例,混合滑脱11例。患者均行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4年,根据Lenke标准评价脊柱植骨融合情况,根据Henderson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25例患者均获得完全复位。植骨融合结果:LenkeA级23例,B级2例;临床疗效Henderson评价结果:优16例,良6例,可3例。结论多节段腰椎退变滑脱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与单节段腰椎滑脱不尽相同,后路彻底减压,适度复位,后外侧植骨融合结合椎间融合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多节段滑脱复位时应根据滑脱的类型选择不同方法。
刘海鹰钱亚龙王波王会民朱震奇金朝晖
关键词:腰椎脊椎前移退行性变化多节段
显著椎间盘退变的脊髓型颈椎病的方式选择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探讨椎间盘显著退变与脊髓型颈椎病节段性不稳的关系及其对手术方式选择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椎间盘显著退变的脊髓型颈椎病的术前动态X片和MRI,了解颈椎不稳和脊髓压迫的相关因素,随访观察前路和后路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显著退变椎间盘的上方相邻椎体不稳率71.4%,明显狭窄椎间隙及上方相邻椎间隙处常存在明显的脊髓压迫。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固定术或后路双开门椎板成形术的神经功能恢复率分别为60.8%和57.1%,优良率分别为88.5%和81.3%。结论:显著退变椎间盘的上方相邻椎体有失稳倾向,脊髓压迫存在静态和动态压迫因素,手术应采用前路多节段减压融合固定或后路椎板扩大成形术。
王波刘海鹰王会民钱亚龙金朝晖崔维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颈椎不稳脊髓压迫
脊柱手术后脑血管意外的预防
2005年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后发生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1月~2004年11月间1 169例脊柱手术患者中3例发生脑血管意外者的原因及转归.[结果]3位患者均为脑梗,2例治愈,1例经内科治疗1.5 a后仍有右侧不完全性偏瘫.[结论]脊柱手术后的患者是脑血管意外的高危人群,应积极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王会民刘海鹰金朝晖张健缪克难
关键词:脊柱手术脑血管意外脑血管意外脊柱手术患者回顾性分析
退行性腰椎多节段滑脱的外科治疗
腰椎退行性滑脱是中老年常见的疾病,由于椎间隙塌陷或椎体骨赘形成,滑脱可能出现重新稳定,但大约有1/3的滑脱会继续发展,由于节段间不稳定会造成严重的腰疼,或者由于继发神经根管和椎管狭窄造成根性疼痛或神经源性跛行。本文对25...
刘海鹰钱亚龙王波王会民朱震奇金朝晖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滑脱神经根管狭窄
文献传递
异体楔形骨块在颈椎双开门椎板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观察异体楔形骨块在双开门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3年4月-2004年6月,22例患者使用预制异体楔形骨块行棘突纵割式椎板扩大成形术。术后随访16—30个月,平均18.4个月。术前术后采用JOA评分了解脊髓功能状态,X线片和CT了解颈椎活动度(ROM)和植骨融合状况。[结果]末次随访时,JOA评分由术前(8.3±2.6)分改善至(13.3±3.1)分;颈椎ROM由术前(41.3±10.8)°下降至(23.4±8.7)°,未见术后颈椎失稳;67.9%异体骨块与棘突完全骨性融合,23.2%部分骨性融合,8.9%骨块部分吸收,未融合;未见骨块破裂和移位。[结论]使用异体楔形骨块的双开门扩大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王波刘海鹰王会民朱震奇钱亚龙金朝晖
关键词:颈椎异体骨
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和椎间融合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探讨后路经椎弓根系统和椎间融合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方法 :总结 1997年 9月至2 0 0 2年 6月经手术治疗的 3 2例退变性脊柱侧弯的矫正效果、并发症和随访结果。结果 :全组病例术后平均侧弯矫正率为 4 7.9% ,疼痛缓解率 90 .6% ,假关节形成 1例 ,腔隙性脑梗塞 1例。平均随访 15个月 (6~ 5 7个月 ) ,随访期间矫正度数及椎间隙高度无丢失 ,融合器无移位。结论
刘海鹰周殿阁王会民易斌王波金朝晖张健吕厚山
关键词:椎管狭窄椎弓根螺钉后路腰椎间融合
经椎间孔椎体融合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研究经椎间孔腰椎体融合术(TLIF)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和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TLIF治疗的18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经过、效果和并发症。术中先行椎弓根内固定,切除一侧或双侧上下关节突,通过椎弓根螺钉撑开椎间隙,经椎间孔显露并切除椎间盘并处理椎间隙,置入钛网或椎间融合器。结果单侧经椎间孔椎间盘切除14例,双侧经椎间孔椎间盘切除4例。手术平均时间82.3 min,术中平均出血323 ml,无脊髓神经损伤。术后随访12-54个月,平均19.8个月。优11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83.3%。术后未见症状加重或复发,椎间隙高度及腰椎前凸恢复良好,无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TLIF可彻底切除椎间盘,可恢复并维持腰椎正常生理曲度,防止术后腰椎失稳,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的手术方式之一。
刘海鹰王波王会民张健钱亚龙金朝晖
关键词:内固定器
后路腰椎间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腰痛的疗效分析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分析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腰痛的原因,探讨后路腰椎间融合术对腰椎管狭窄症腰痛的治疗效果。[方法]比较腰痛明显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和典型间歇性跛行症状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年龄、术前腰椎失稳、生理前凸消失和退变性侧弯的发生率;分析后路腰椎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下腰痛的随访结果。[结果]腰痛明显组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平均年龄、腰椎节段性失稳率、腰椎前凸消失和退变性侧弯的比率高于间歇性跛行组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PLIF术后腰痛症状明显减轻,JOA评分改善,退变性侧弯程度减轻,腰椎前凸恢复,椎间均达到骨性融合。[结论]PLIF可消除腰椎管狭窄症的多种腰痛病因,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下腰痛的较好术式选择。
王波刘海鹰王会民缪克难金朝晖
关键词:后路腰椎间融合腰椎管狭窄症下腰痛
MRA与DSA在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对比椎动脉磁共振造影(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MR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意义。方法自2001年11月至2004年2月,共收集临床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35例,男11例,女24例;年龄23~76岁,平均58.3岁。同时行MRA及DSA检查,观察椎动脉的走行、管径、是否存在狭窄及狭窄部位等。结果DSA检查有阳性发现者32例,其中单侧椎动脉受累19例,双侧受累13例。MRA有阳性发现者29例,其中单侧椎动脉受累14例,双侧受累15例。除5例MRA阳性而DSA阴性外,其他MRA与DSA均为阳性。两种方法对管腔变细的诊断吻合率为100%。DSA对局限性狭窄及单侧缺如的诊断优于MRA。MRA对颈椎不稳及增生导致的椎动脉迂曲变形等表现的诊断阳性率高于DSA。结论(1)椎动脉DSA检查对局限性压迫及动力性压迫的诊断较准确,对椎动脉压迫来源较易作出判断,检查中可变换体位。缺点是为有创检查,存在造影剂副反应及用量的限制。(2)MRA为无创检查,容易诊断弥漫性、长节段狭窄及闭塞,对合并其他类型颈椎病患者较适用。可同时扫描颈椎间盘、脊髓及颈部其他血管,以进行鉴别诊断。适用于临床诊断不明确、高龄不能耐受DSA检查的患者。MRA的不足之处是对局部微小部位的狭窄或非闭塞性病变的诊断率低,检查中无法随时变换体位。
周殿阁刘海鹰高健金龙王会民张健金朝晖
关键词:椎底动脉供血不足磁共振血管造影术DSA检查MRA闭塞性病变
牵引正骨法治疗急慢性寰枢椎半脱位300例被引量:5
2004年
金添金朝晖
关键词:牵引术正骨手法误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