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璿

作品数:12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单抗
  • 4篇细胞
  • 3篇利妥昔
  • 3篇利妥昔单抗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瘤
  • 3篇藏族
  • 3篇肠癌
  • 2篇一线治疗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世居藏族
  • 2篇肿瘤
  • 2篇弥漫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机制
  • 2篇病理
  • 1篇代谢
  • 1篇代谢变化
  • 1篇蛋白

机构

  • 10篇北京大学第一...
  • 3篇北京大学肿瘤...
  • 3篇西藏自治区人...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北京市肿瘤防...
  • 1篇北京石景山医...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肿瘤医院
  • 1篇北京市西城区...

作者

  • 11篇金璿
  • 3篇赵玉兰
  • 2篇白羽
  • 2篇朱军
  • 2篇宋玉琴
  • 1篇徐玲
  • 1篇丁慧荣
  • 1篇于晶琳
  • 1篇赵玉亮
  • 1篇陈信义
  • 1篇王晓云
  • 1篇朱军
  • 1篇李道睿
  • 1篇林蓉燕
  • 1篇王宵旰
  • 1篇段慧君
  • 1篇乔蓓
  • 1篇邓丽娟
  • 1篇丁宁
  • 1篇宋玉琴

传媒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西藏医药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藏地区藏族直肠癌的单中心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了解世居藏族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治现状,为西藏自治区直肠癌的规范化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高原世居藏族直肠癌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64例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58.3±11.4)岁。最常见临床症状为大便带血。中下段直肠癌占比78.1%(50/64),其中,仅24%(12/50)的患者接受盆腔增强磁共振检查。Ⅰ期2例(3.1%),Ⅱ期13例(20.3%),Ⅲ期21例(32.8%),Ⅳ期28例(43.8%)。13例(20.3%)患者接受错配修复蛋白检测,19例(29.7%)接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检测,无患者接受基因检测。全组患者中,33例(51.6%)接受手术,其中23例(69.7%)手术在西藏自治区完成;28例Ⅳ期及3例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患者中,19例(61.3%)接受全身化疗。无患者接受术前同步放化疗,亦无患者通过多学科团队制定治疗方案。结论高原世居藏族直肠癌发病率在40岁开始快速上升,男性居多。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盆腔增强磁共振检查率低,导致临床分期不准确。西藏地区亟待建立放疗专业,并进一步强化多学科团队理念,使更多藏族患者获益。
金璿德庆旺姆拥桑拉姆刘章程赵玉兰
关键词:世居藏族直肠癌
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含伊立替康或奥沙利铂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方法8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转移性结直肠癌入组,均联合FOLFIRI方案或FOLFOX方案治疗,西妥昔单抗首次给予负荷剂量400 mg/m2,而后每周维持量为250 mg/m2。结果全组有7例可评价疗效,PR 3例,SD 4例,有效率42.9%,疾病控制率100%,中位TTP 5.8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痤疮样皮疹和腹泻。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含伊立替康或奥沙利铂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安全有效。
金璿白羽于晶琳王晓云徐玲赵玉亮
关键词:转移性结直肠癌西妥昔单抗伊立替康奥沙利铂
补体依赖细胞毒作用通路与利妥昔单抗耐药被引量:2
2012年
利妥昔单抗是针对B细胞表面标志CD20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显著改善了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对利妥昔单抗治疗无效或在治疗有效后短期内复发,说明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不足以彻底清除淋巴瘤细胞,提示存在着一定的耐药性肿瘤细胞。补体依赖细胞毒作用(complement-dependent cytotoxicity,CDC)是利妥昔单抗对淋巴瘤细胞的主要杀伤机制之一,CDC作用通路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异常都有可能影响利妥昔单抗的疗效。CD20抗原是利妥昔单抗发挥作用的基础,CD20抗原的表达强度、其编码基因的多态性以及其在细胞膜上的承载结构———脂质筏均可能影响CDC作用;此外,补体的基因多态性(如C1q、CD11b)、血清补体水平及补体调节蛋白的水平均可能影响着CDC作用通路中的不同环节,从而影响利妥昔单抗作用的发挥。随着利妥昔单抗的广泛应用,对其耐药机制的研究日益深入。本文将对目前关于利妥昔单抗CDC作用通路中可能影响其疗效的主要因素进行综述。
金璿宋玉琴朱军
关键词:利妥昔单抗非霍奇金淋巴瘤耐药机制补体
西藏地区藏族结肠癌患者病理及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了解西藏自治区藏族结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治现状,为西藏自治区结肠癌的规范化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1例高原世居藏族结肠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该地区结肠癌患者的病理与临床特征,以期为该病患者的治疗提供帮助。结果61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55.4±13.9)岁。最常见临床症状为腹痛,共15例(24.6%)患者合并肿瘤急性并发症。右半结肠癌占比49.2%。Ⅰ期3例(4.9%),Ⅱ期18例(29.5%),Ⅲ期6例(9.8%),Ⅳ期25例(41.0%),9例(14.8%)患者分期不明。12例(19.7%)患者接受错配修复蛋白检测,21例(34.4%)接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检测,3例(4.9%)接受RAS、BRAF基因检测。全组患者中,51例(83.6%)接受手术,其中27例根治手术中的22例手术在西藏自治区完成;25例Ⅳ期及7例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患者中,18例接受全身化疗,3例患者通过多学科团队制定治疗方案。结论高原世居藏族结肠癌以男性居多,诊断时合并急性并发症发生率高。西藏地区亟待加强分子生物标志物检测,并进一步强化多学科团队理念,使西藏地区结肠癌的诊疗与国际接轨,使更多藏族患者获益。
杨万朋金璿德庆旺姆乔蓓赵玉兰
关键词:世居藏族结肠癌分子生物标志物
PD-1单抗单药或联合治疗在西藏地区藏族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单药或联合治疗在西藏地区藏族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0年5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肿瘤科采用PD-1单抗治疗的25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全组患者中位接受PD-1单抗治疗3周期(范围:1~13周期)。全组25例患者中22例患者可评估疗效,其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9例,疾病稳定(SD)8例,疾病进展(PD)5例。客观缓解率36%,疾病控制率68%。不良反应:主要为1~2级不良反应,3~4级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 PD-1单抗治疗西藏地区藏族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德庆旺姆金璿赵玉兰杨万朋拥桑拉姆张梦婷
关键词:免疫治疗晚期恶性肿瘤
FcγRⅢa 158V/F多态性与含利妥昔单抗方案一线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疗效的关系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Fcγ受体Ⅲa(FcγRⅢa)158V/F多态性对接受含利妥昔单抗(RTX)免疫化学治疗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65例DLBCL患者为研究对象,一线接受中位6(1~8)个周期R-CHOP(RTX、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治疗,采用巢式PCR联合Sanger测序法检测其FcγRⅢa 158V/F基因型,分析FcγRⅢa 158V/F多态性与患者疗效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265例患者中共有FcγRⅢa 158V/F基因V/V型27例(10.2%)、V/F型107例(40.4%)和F/F型131例(49.4%),各基因型分布仅与性别有关(P<0.05),与年龄、分期、分子分型、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和国际预后指数(IPI)等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V/V型、V/F型及F/F型DLBCL患者化疗的总有效率(RR)分别为85.2%、84.1%和8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获中位随访60.7(0.8~109.5)个月,265例中103例(38.9%)出现疾病进展或复发,77例(29.1%)死亡。F/F型与V/F及V/V型患者相比,5年无进展生存率(61.1%vs.62.4%,P=0.757)和5年总生存率(69.2%vs.74.2%,P=0.278)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显示,在Ⅰ~Ⅱ期亚组中,F/F型和V/V+V/F型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5.9%和75.9%(P>0.05),V/V+V/F型的5年总生存率为94.7%,高于F/F型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Ⅲ~Ⅳ期亚组各基因型5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一线接受含RTX方案的DLBCL患者,FcγRⅢa 158V/F多态性不能预测其疗效及预后,但在早期DLBCL亚组中FcγRⅢa 158V/F基因多态性有可能作为预测疗效的标志。
金璿邓丽娟王宵旰丁宁宋玉琴朱军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FC受体利妥昔单抗疗效比较研究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在利妥昔单抗耐药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2013年
利妥昔单抗是一种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广泛应用的单抗类靶向药物,作用于CD20抗原.其联合化疗显著改善了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对利妥昔单抗治疗无效或在治疗有效后短期内复发,提示可能存在利妥昔单抗的耐药.利妥昔单抗对B细胞淋巴瘤细胞的杀伤机制主要包括直接诱导凋亡、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补体依赖细胞毒作用(CDC)等,不同的作用机制可能存在不同的耐药机制,其中哪一种发挥了主要作用尚不明确.文章对利妥昔单抗ADCC作用机制中可能存在的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综述.
金璿宋玉琴朱军
关键词:利妥昔单抗耐药机制
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一线治疗延长补体C1qA276纯合子A基因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生存期
目的:利妥昔单抗的作用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除了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细胞毒作用(ADCC)外,补体也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接受含利妥昔单抗方案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C1qA是补体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是利妥昔单抗...
金璿丁慧荣丁宁付志英宋玉琴朱军
关键词:生存期
氟尿嘧啶联合紫杉类或铂类药物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心脏毒性研究
2019年
目的分析接受氟尿嘧啶类药物为基础方案化疗的胃癌患者心脏毒性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可能的危险因素以及联合或者不联合紫杉类药物对其的影响。方法回顾2011年1月至2016年10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肿瘤化疗科连续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中接受氟尿嘧啶类药物为基础方案化疗的患者,分析其心脏毒性发生情况以及联合或不联合紫杉类药物时心脏毒性事件发生率的差异。将出现严重心脏毒性的患者采用1:2的比例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方法与无严重心脏毒性者进行匹配,匹配因素为年龄,采用Logistic后退法回归分析,探寻严重心脏事件的可能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128例患者,接受化疗1~18周期,中位接受化疗6周期。共38例(29.7%)患者发生心脏毒性事件,12例(9.4%)发生严重心脏事件,2例(1.6%)死于心脏毒性。氟尿嘧啶类药物联合紫杉类与联合铂类的两种方案间,各级别心脏毒性及严重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PSM法匹配年龄后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严重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态评分(ECOG PS)≥2分(OR=9.795,95%CI:1.283~74.772,P=0.028)和≥3度中性粒细胞减少(OR=8.374,95%CI:1.183~59.279,P=0.033)。结论 ECOG PS≥2分和≥3度中性粒细胞减少是进展期胃癌患者发生化疗相关严重心脏毒性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未发现紫杉类药物与铂类药物在心脏毒性发生率上的差异。
金璿白羽吴世凯
关键词:心脏毒性紫杉类铂类胃癌
转移性视网膜母细胞瘤存活12年一例
2006年
金璿林蓉燕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术后病理医院就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