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士奇

作品数:254 被引量:1,453H指数:20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3篇期刊文章
  • 34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3篇出血
  • 40篇血管
  • 34篇预后
  • 31篇动脉
  • 25篇细胞
  • 24篇胰腺炎
  • 23篇心肌
  • 23篇胰腺
  • 23篇腺炎
  • 22篇急性胰腺炎
  • 22篇梗死
  • 21篇蛛网膜
  • 21篇蛛网膜下
  • 21篇蛛网膜下腔
  • 21篇蛛网膜下腔出...
  • 21篇网膜
  • 21篇下腔出血
  • 21篇膜下
  • 19篇肺挫伤
  • 19篇挫伤

机构

  • 247篇苏州大学
  • 9篇南京医科大学
  • 8篇苏州大学附属...
  • 4篇南阳市中心医...
  • 4篇苏州医学院附...
  • 4篇昆山市第一人...
  • 3篇青海省人民医...
  • 3篇潍坊市人民医...
  • 3篇连云港市第二...
  • 3篇商丘市第一人...
  • 3篇无锡市人民医...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靖江市人民医...
  • 2篇南通大学
  • 2篇连云港市第一...
  • 2篇无锡市第三人...
  • 2篇南通市第一人...
  • 2篇苏州市立医院
  • 2篇太仓市第一人...
  • 2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52篇陆士奇
  • 46篇肖接承
  • 34篇徐峰
  • 26篇陈都
  • 21篇李军根
  • 19篇赵益明
  • 18篇黄坚
  • 16篇王卫广
  • 16篇孙海伟
  • 15篇丁礼
  • 12篇金钧
  • 11篇冀勇
  • 10篇程晓娟
  • 10篇李静
  • 9篇惠国桢
  • 8篇郝永岗
  • 8篇沈振亚
  • 8篇华菲
  • 8篇郭艳霞
  • 7篇张威

传媒

  • 87篇中国急救医学
  • 20篇中华急诊医学...
  • 11篇苏州大学学报...
  • 9篇江苏医药
  • 7篇中国血液流变...
  • 4篇临床荟萃
  • 4篇中国现代医药...
  • 4篇中华医学会急...
  • 3篇浙江临床医学
  • 3篇临床急诊杂志
  • 3篇中华医学会急...
  • 2篇医学综述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护士进修杂志
  • 2篇医师进修杂志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解放军护理杂...
  • 2篇现代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10篇2020
  • 11篇2019
  • 9篇2018
  • 11篇2017
  • 8篇2016
  • 14篇2015
  • 26篇2014
  • 20篇2013
  • 23篇2012
  • 17篇2011
  • 14篇2010
  • 11篇2009
  • 10篇2008
  • 15篇2007
  • 13篇2006
  • 16篇2005
  • 5篇2004
2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vWFGMP-140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的了解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与GMP-140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0-04-2011-04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9例,分成迟发性脑缺血组(DCI组)和非迟发性脑缺血组(无DCI组)、脑血管痉挛组(CVS组)和无痉挛组(无CVS组)、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并引入正常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在SAH后第1天、第4天、第10天收集静脉血,使用ELISA方法检测vWF和GMP-140水平,观察其动态变化;TCD检测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VMCA),出院时行GOS预后评分。结果①血浆vWF水平在DCI组、CVS组及预后不良组第1天、第4天、第10天均高于正常对照组,DCI组与无DCI组在第1天、第4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天、第10天CVS组与无CVS组、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血浆GMP一140水平在各组早期均显著升高,在第1天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血浆vwF、GMP-140水平与预后相关,并且早期vWF水平与DCI发生相关。
钱进先李磊陆士奇陈罡赵益明
关键词:动脉瘤性
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CD36和CD63双阳性率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小板CD36和CD63双阳性率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PCI治疗的AMI患者60例,健康对照组20例。将AMI患者PCI术后按血管造影血流分级(TIMI)、心肌呈色分级(MBG)分为AMI无复流组(为TIMI小于3级或TIMI等于3级但MBG小于2级)19例和AMI再灌注组41例;按AMI患者PCI治疗结果分为AMI死亡组11例和AMI生存组49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血小板CD36和CD63双阳性率变化。结果:PCI治疗AMI患者术前无复流组[(45.92±19.87)%]、再灌注组[(17.94±5.71)%]血小板CD36和CD63双阳性率与健康对照组[(6.73±3.60)%]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复流组显著高于再灌注组(P<0.05);AMI死亡组[(56.95±18.36)%]显著高于AMI生存组[(20.04±7.85)%](P<0.05);AMI生存组行PCI术后1周[(15.15±6.08)%]显著低于术前[(20.04±7.85)%](P<0.05);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组血小板CD36和CD63双阳性率[(52.80±18.32)%]显著高于未发生MACE组[(18.89±6.44)%](P<0.05)。结论:PCI治疗AMI患者血小板CD36和CD63双阳性率的动态检测对其PCI术后判断AMI无复流发生、MACE的发生及其预后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徐杰钱忠萍凌晨顾国浩王琳陆士奇
关键词: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治疗CD36CD63
平均血小板体积对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病情评估的意义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与病情严重程度间的关系,探讨MPV对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将91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分为NIHSS评分>15分组及≤15分组,比较两组的基本临床资料、MPV水平及其他临床检验结果(如白细胞、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等),并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将所有病例按OCSP分型,统计MPV在不同亚组间差异。结果 NIHSS评分>15分组MPV水平较NIHSS评分≤15分组显著升高(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PV升高为NIHSS评分>15分的独立危险因素。 TACI组较LACI组MPV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MPV水平是评估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且高MPV水平可能与导致脑梗死的心源性血栓形成有关。
刘源陆士奇
关键词:心源性脑梗死NIHSS评分OCSP分型
早期检测脓毒症患者血小板CD63 CD42b CD36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 探讨早期测定脓毒症患者血小板CD63、CD42b及CD36表达水平在脓毒症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9月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昆山市花桥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39例及健康体检志愿者40例分为脓毒症组和健康对照组.根据28 d预后将脓毒症组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入院24 h内和第3天抽取血标本,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血小板CD63、CD42b、CD36阳性表达率和平均荧光强度(MFI).检测患者入院后同时间段血常规、凝血功能、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乳酸等.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以及入院24 h内指标最差时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Ⅱ评分)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数据;研究各数据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分析.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小板CD63、CD42b、CD36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结果 脓毒症组较健康对照组的CD63和CD36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8.35±0.82)%vs.(1.84±0.55)%,64.18±3.71 vs.48.54±8.36,P<0.01],CD42b表达水平显著下降(49.32±2.10 vs.59.67±5.10,P<0.01).死亡组较生存组的CD63和CD36表达水平显著增高[(11.84±1.35)% vs.(6.56±0.82)% ,72.49±6.21 vs.59.94±4.45,P<0.01],而CD42b表达水平显著下降(43.18±3.26 vs.52.56±2.46,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D63、CD36与CD42b三者之间显著相关(P<0.01);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乳酸与CD63、CD36呈正相关,与CD42b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CD36与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血小板计数、PCT具有相关性(P<0.05或P<0.01);CD42b与PCT、凝血酶原时间(PT)呈负相关(P<0.05或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63[优势比(OR)=1.229,P<0.01]、CD42b(OR=0.947,P<0.05)、APACHEⅡ评分(OR=1.226,P<0.01)和AT-Ⅲ水平(OR=0.974,P<0.05)是影响脓
陶涛刘龙陈阳姚建英彭媛陆士奇
关键词:脓毒症CD36CD63CD42B流式细胞术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开颅术后再发血肿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王卫广肖接承陆士奇徐峰孙海伟陈中珍陈都李军根
文献传递
鼻空肠管在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被引量:20
2007年
目的探讨对机械通气(MV)患者留置鼻空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价值。方法将ICU收治的5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A组(25例)和B组(25例),A组留置鼻空肠管,B组留置鼻胃管,观察两组肠内营养可以耐受的起始时间、达目标喂养量所需时间、并发症情况和机械通气时间。结果A组肠内营养可以耐受起始时间、达目标喂养量所需时间明显比B组短(P<0.01),并发症发生率和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机械通气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留置鼻空肠管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比鼻胃管更为有效、安全,并有助于减少VAP发生,有助于尽早脱机。
孙慧陆士奇
关键词: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机械通气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Von Willebrand factor ristocetin cofactor activity, VWF : Rco)在评估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患者病情及预后两年恢复情况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07~2015—02我院收治的61例脑梗死患者及104例正常人血浆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检测其VWF:Rco水平,根据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和改良Rankin评分细则随访患者预后两年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对其资料进行分组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VWF:Rc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1),并与VWF抗原呈正相关(r=0.996,P〈0.0001);患者不同年龄段VWF:Rco水平有差异,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病例组的血浆超长VWF水平增多;患者初诊VWF:Rco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呈正相关(r=0.382,P=0.002),与预后两年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呈负相关(r=0.293,P=0.022),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呈正相关(r=0.269,P=0.036),入院VWF:Rco水平越高,预后恢复越差。结论初诊脑梗死患者显著升高的VWF:Rco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VWF:Rco可作为评估脑梗死预后的标志物,初诊VWF:Rco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差。
闫彬陆士奇翟菊萍阮长耿赵益明
关键词:不良预后
奥普力农调节自噬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奥普力农(olprinone)后处理对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R)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再灌注24h建立缺血一再灌注模型,将存活的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sham组,n=6)、缺血.再灌注组(I/R组,n=9)、奥普力农低剂量组(I/R+Olprinone-L组,n=6)、奥普力农中剂量组(I/R+Olprinone-M组,n=6)、奥普力农高剂量组(I/R+Olprinone-H,,n=6)。MAP心脏功能分析系统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TTC染色法检测大鼠心肌梗死面积;记录大鼠24h病死率;Westernblot法检测心肌Caspase-3、Bax、Bcl-2、LC3B/LC3A、Beclin-1的表达。结果I/R组较Sham组心功能舒缩参数明显降低(P〈0.01),奥普力农使其显著升高(P〈0.05),但SAP、DAP、MAP、P_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Olprinone-M组与I/R+Olprinone-H组心肌梗死百分比显著低于I/R组(P〈0.05).各组之间24h内的病死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相比,I/R组显著上调了Caspase-3、Bax表达(P〈0.01),olprinone-M组下调Caspase-3表达P〈0.05),不同剂量的olprinone均可抑制Bax表达(P〈0.05),但促进Bcl-2表达(P〈0.05);此外,I/R组Bcl-2/Bax比值降低(P〈0.01),不同剂量的olprinone使其不同程度升高(P〈0.05)。相比sham组,I/R组Beclin-1表达量升高(P〈0,05),olprinone-L组、olprinone-M组Beclin-1表达量也增加(P〈0.05);不同剂量的olprinone使Bcl-2/Beclin-1比值不同程度降低,但只有olprinone-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不同剂量的olprinone不同程度的升高LC3B/LC3A比值(P〈0.05),olprinone-M组LC3B/LC3A比值居中。结论奥普力农增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功能,不会导致血流�
许晓文韩孟晓刘一韝张国兴陆士奇
关键词:SD大鼠自噬
中老年脑外伤患者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确定急性单纯性创伤性脑损伤(iTBI)是否是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cutetraumatic coagulation,ATC)的独立危险因素,以及评估与该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了2013年6月1日至2018年6月1日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符合研究标准的急性创伤患者345例.根据简明损伤评分量表(AIS评分)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三组:急性单纯性创伤性脑损伤组(iTBI组)、含TBI的多发伤组及非TBI的多发伤组.以ATC及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rogressive hemorrhagic injury,PHI)作为因变量,分别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TC、PHI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纳入了345例符合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iTBI组78例;含TBI的多发伤组(TBI+组)120例;非TBI的多发伤组(NTBI组)147例.TBI+组患者ATC的发生率最高(36.7%),与类似损伤程度的NTBI患者比较,iTBI相关ATC的发生率并无明显升高.ATC患者的总体院内病死率为39.3%,而非ATC患者的总病死率为17.6%(P<0.01).iTBI不是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OR 1.25,95%CI0.34~4.67,P=0.73).多变量分析确定了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休克指数>1及年龄>75岁是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变量分析确定了ISS评分、INR>1.5及血小板计数(PLT)<100×109/L均与PHI独立相关.结论①iTBI不是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当其合并多发伤时则明显增加ATC的发生率.②ISS评分、GCS评分≤8分、休克指数>1及年龄>75岁是创伤后发生ATC的独立危险因素.③ISS评分INR>1.5及PLT<100×109/L均是PHI的独立危险因素.
程亚娟陆士奇徐进步王小娟李松
中性粒细胞功能在脓毒症肝损伤中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一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脓毒症肝损伤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功能变化及其对预后评价的指导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符合脓毒症3.0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肝损伤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脓毒症非肝损伤组和脓毒症肝损伤组;选择同期住院的非脓毒症患者作为非脓毒症组;选择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记录患者入ICU时及健康体检者体检当天的性别、年龄、白细胞计数(WBC)、PMN、降钙素原(PCT),计算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记录患者28 d病死率;取外周静脉血,使用PicoGreen荧光染料定量检测血浆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水平,以游离DNA(cf-DNA/NETs)水平表示;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进行NETs定性检测。提取健康对照组、脓毒症非肝损伤组、脓毒症肝损伤组PMN并进行体外培养,使用PicoGreen荧光染料定量检测细胞上清cf-DNA/NETs水平。根据脓毒症肝损伤患者28 d临床转归分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外周血NETs水平对脓毒症肝损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最终纳入脓毒症非肝损伤患者21例,脓毒症肝损伤患者15例,非脓毒症患者20例,健康体检者20例。4组间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各组一般资料均衡,具有可比性。脓毒症非肝损伤与肝损伤组外周血cf-DNA/NETs水平及WBC、PMN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非脓毒症组,PCT、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28 d病死率均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且脓毒症肝损伤组外周血cf-DNA/NETs水平及PCT、28 d病死率均明显高于脓毒症非肝损伤组〔cf-DNA/NETs(μg/L):481.60±275.86比169.76±57.05,PCT(μg/L):11.29(1.79,67.10)比1.11(0.19,4.09),28 d病死率:73.3%(11/15)比38.1%(8/21),均P<0.05〕。体外�
高飞惠姣洁杨岚张江茜于璇陆士奇
关键词:脓毒症肝损伤预后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