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宝元

作品数:17 被引量:338H指数:12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油菜
  • 9篇甘蓝
  • 9篇甘蓝型
  • 6篇分子标记
  • 6篇甘蓝型油菜
  • 5篇性状
  • 5篇白菜
  • 5篇白菜型
  • 4篇白菜型油菜
  • 4篇RAPD标记
  • 3篇花期
  • 3篇黄籽
  • 3篇黄籽油菜
  • 3篇甘蓝型黄籽
  • 3篇甘蓝型黄籽油...
  • 2篇选育
  • 2篇英文
  • 2篇油菜黄籽
  • 2篇油菜育种
  • 2篇育种

机构

  • 17篇华中农业大学
  • 4篇陕西省杂交油...
  • 1篇西藏农牧学院

作者

  • 17篇陈宝元
  • 14篇涂金星
  • 13篇傅廷栋
  • 5篇刘雪平
  • 4篇何余堂
  • 3篇刘志文
  • 3篇李殿荣
  • 2篇马朝芝
  • 2篇李兴华
  • 2篇蔡长春
  • 1篇胡进平
  • 1篇旦巴
  • 1篇孟霞
  • 1篇胡书银
  • 1篇安贤惠
  • 1篇龙卫华
  • 1篇栾运芳
  • 1篇王建林
  • 1篇卓嘎

传媒

  • 4篇中国油料作物...
  • 3篇作物学报
  • 2篇植物学通报
  • 2篇Journa...
  • 1篇遗传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油料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9
  • 1篇1991
  • 1篇198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藏油菜种质资源的RAPD分子标记分析被引量:37
2003年
采用 RAPD分子标记 ,对西藏地区部分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 ,2 2条引物在 10 6份白菜型油菜中共扩增出 2 36条带 ,多态性位点比率为 89% ;2 4条引物在 5 0份芥菜型油菜中共扩增出 2 76条带 ,多态性位点比率为 94 %。通过 U PGMA聚类分析 ,将西藏白菜型油菜分为 和 类群 ;芥菜型油菜分为 、 、 和 类群。品种吉西肥 ,既不属于白菜型油菜 ,又区别于芥菜型油菜 ,它可能属于芸薹属的另一类。
旦巴涂金星胡书银何余堂王建林陈宝元栾运芳尼玛卓玛孟霞卓嘎
关键词:油菜种质资源RAPD分子标记白菜型芥菜型
白菜型油菜在中国的起源与进化被引量:56
2003年
以云南长角 (甘蓝型油菜 ,B .napus)、青海牛尾梢 (芥菜型油菜 ,B .juncea)、汕头芥蓝 (B .alboglabra)和黑芥(B .nigracygiebra)为参照品种 ,对不同地理来源的 82份白菜型油菜 (B .campestrisL .)资源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和RAPD分子标记分析。利用分子进化遗传分析软件 (MEGA)构建白菜型油菜的系统发育树 ,以揭示白菜型油菜在我国的起源与进化。分析表明 :北方小油菜 (B .campestrisvar.oleifera)的起源早于南方油白菜 (B .chinensisvar.oleif era) ;冬油菜 (WintertypeB .campestrisvar.oleifera)的起源早于春油菜 (SpringtypeB .campestrisvar.oleifera) ;关中蔓菁是起源较早的北方小油菜。陕西可能是北方小油菜的起源地 ,后来逐渐分化出广泛种植于甘肃、青海等地的春油菜 ;南方油白菜可能起源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北等地。形态性状与分子标记相结合 。
何余堂陈宝元傅廷栋李殿荣涂金星
关键词:白菜型油菜形态性状RAPD标记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中花色与芥酸含量的遗传连锁分析(英文)被引量:18
2004年
利用人工合成的甘蓝型油菜品系No.2 12 7 17(白花、有芥酸 )与加拿大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Quantum(黄花、低芥酸 )配制杂交组合。对亲本、F1、BC1、F2 和DH(doubledhaploid) 5个世代的花色及芥酸含量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花色受单基因控制 ,且白花对黄花为显性 ;芥酸含量仅表现出一对基因的差异且具有加性效应的遗传模式。花色和芥酸含量的连锁分析表明 :白花与高芥酸紧密连锁 ,在DH群体中重组频率为 5 8%。采用集团分离分析法(BulkedSegregantAnalysis,BSA) ,从 6 85条 10个碱基的随机引物筛选到一个与黄花和低芥酸含量紧密连锁的RAPD标记S92 -14 0 0 。在遗传图谱上黄花基因和低芥酸基因距离S92 -14 0 0 标记的图距分别为 2 2cM和 5 4cM。
刘雪平涂金星陈宝元傅廷栋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花色芥酸含量RAPD标记
利用RAPD标记研究中国芥菜型油菜遗传多样性被引量:38
1999年
利用RAPD标记,对以我国西北和西南为主的68个芥莱型油菜地方品种和4个加拿大引进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通过31个随机引物的RAPD分析,表明选用的72个品种(系)间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多态性位点比率达85.31%。经UPGMA聚类分析将它们划分为6大类群,从聚类图可得如下结论:(1)地理差异和生态环境对遗传差异有重要影响,即来自同一省份的品种基本上聚在同一类群中。(2)我国冬播和春播芥菜型油菜在遗传上有较大差异,且冬播油莱的遗传多样性比春播油菜更为丰富。(3)长江中下游湖北、江苏两地品种与贵州地方品种亲缘关系密切。(4)陕西芮城地方品种与众不同,自成一类;而中原地区河南省的品种和陕西其它地方品种亲缘关系较近。(5)地处华北的山西省春油菜与西北的甘肃春油菜品种亲缘关系很近,而与新疆着油菜亲缘关系较远。(6)目前加拿大芥菜型油菜育种中的部分种质资源主要引自印度,近十年来又向我国引种,因而它们可能具有我国西北地方品种的亲缘关系,这也许就是它们与新疆品种亲缘关系较近的原因所在。
安贤惠陈宝元傅廷栋刘后利
关键词:芥菜型油菜RAPD
甘蓝型、白菜型油菜和白花芥蓝的同工酶比较研究被引量:5
1991年
从发芽种子的子叶中提取酯酶和过氧化物酶,研究比较人工合成的甘蓝型油莱与亲本白菜型油菜和白花芥蓝以及天然甘蓝型油菜同工酶的模式。合成甘蓝型油菜杂种的同工酶带是两个亲本的综合。但有些例外,这种例外可能是亲本中预先存在的变异。过氧化物酶带(第三条带)可能是白花齐蓝所特有。这条带可使合成甘蓝型油莱与天然甘蓝型油菜区别开来。根据综合比较,进行表型分类也证实了合成甘蓝型油莱与天然甘蓝型油菜分为明显的两组。
程必芳陈宝元
关键词:油菜甘蓝型白菜型同功酶
芸薹属自交不亲和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及进化模式被引量:12
2003年
芸薹属的自交不亲和性是受单基因座、复等位基因控制的孢子体控制型。自交不亲和基因座位(S_locus)是由多个基因组成的复杂区域 ,称之为S多基因家族 ,其大多数成员分布于芸薹属的整个染色体组。目前已鉴定出 1 0 0多个S等位基因 ,它们的起源分化始于一千万年前。S_座位上存在的多基因有 3种 :SRK ,SLG和SCR/SP1 1 ;SRK和SLG在柱头中表达 ,SCR/SP1 1在雄蕊中表达。SRK蛋白在识别同类花粉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而SLG蛋白增强了这种自交不亲和反应。SLG与SRK基因中编码S_结构域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程度高达 85 %~ 98%。基因转换可能是SLG和SRK的高度同源性能够得以保持的原因。SRK ,SLG和SCR基因紧密相连 ,并表现出高水平的序列多样性。SRK与SLG基因间的距离很近 ,在 2 0~ 2 5kb之间。在柱头和花粉中 ,自交不亲和等位基因之间的共显性关系要比显性和隐性关系更加普遍 ,这是芸薹属自交不亲和性的一大特点。自交不亲和基因的进化模式存在两种假说 :双基因进化模式和中性变异体进化模式 ;可能存在几种不同的进化方式 。
何余堂涂金星傅廷栋陈宝元
关键词:芸薹属自交不亲和性进化模式
甘兰型油菜种皮厚度和种皮颜色的遗传及其与产量性状、初花期和含油量的关系
陈宝元
关键词:甘兰型油菜种皮颜色产量性状含油量
陕西省白菜型油菜核心种质的初步构建被引量:35
2002年
利用UPGMA法对 199个陕西省白菜型油菜品种的 15个性状进行形态标记聚类分析 ,并将淘汰后保留的 2 9个品种作RAPD标记分析和聚类分析。通过比较RAPD标记和形态标记差异 ,以 2 8个品种初步建立了陕西省白菜型油菜核心种质。研究结果表明 ,形态标记与分子标记所揭示的遗传差异并不总是一致的 。
何余堂涂金星傅廷栋李殿荣陈宝元
关键词:白菜型油菜核心种质RAPD标记
一种利用人工合成的甘蓝型黄籽油菜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油菜品种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油菜育种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属于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甘蓝型黄籽油菜新品种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的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植株,通过小孢子培养得到双单倍体(DH)分离群体,通过构建油菜黄籽集团和黑籽集团两个基因池...
涂金星傅廷栋陈宝元马朝芝李兴华
文献传递
甘蓝型油菜遗传图谱的构建及开花期的QTL分析被引量:24
2007年
在由两个春性甘蓝型油菜双低品种DH401(早花)和Q2(迟花)的F1植株通过小孢子培养所获得的DH(doubled haploid)群体中,应用SSR、SRAP及AFLP标记构建了遗传连锁图谱,并对开花期性状进行了数量性状座位(QTL)分析。在亲本间共检测到263个有多态性的遗传标记,其中SSR标记有88个、SRAP标记101个及AFLP标记74个。其中248个标记分布于19个连锁群(N1-N19),总遗传距离为1 634.7cM,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为6.6cM,标记偏分离比例达到27.4%(p<0.01)且主要集中在第4、5连锁群。应用QTLMAPPER 1.6在武汉、和政分别检测到2个和4个控制开花期的主效QTL位点,分别解释了68.63%和75.83%的开花期表型变异,其中有2个主效QTL位点在这两地同时被检测到。另外也分析了影响开花期的上位效应并探讨了本研究结果在实际育种中的意义。
蔡长春傅廷栋陈宝元涂金星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开花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