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广生

作品数:14 被引量:93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篇土壤
  • 8篇沙地
  • 5篇樟子松
  • 4篇地统计
  • 4篇地统计学
  • 4篇人工林
  • 4篇科尔沁沙地
  • 3篇章古台
  • 3篇土地利用
  • 2篇养分
  • 2篇樟子松人工林
  • 2篇章古台沙地
  • 2篇沙地樟子松
  • 2篇树种
  • 2篇水分
  • 2篇土地利用变化
  • 2篇土壤全氮
  • 2篇泥炭
  • 2篇农业
  • 2篇农业活动

机构

  • 1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国家林业局

作者

  • 14篇陈广生
  • 13篇陈伏生
  • 13篇曾德慧
  • 6篇范志平
  • 4篇赵琼
  • 2篇于占源
  • 1篇许美玲
  • 1篇刘胜利
  • 1篇冀小燕
  • 1篇梁超
  • 1篇耿海东
  • 1篇于立忠
  • 1篇徐慧
  • 1篇刘贵峰
  • 1篇姜凤岐
  • 1篇张金鑫
  • 1篇胡志斌
  • 1篇李凤芹
  • 1篇吴祥云
  • 1篇张春兴

传媒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Journa...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首届中国植物...

年份

  • 2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沙地不同树种人工林土壤氮素矿化过程及其有效性被引量:30
2006年
土壤氮素(N)转化是生态系统重要的生态过程之一,可作为生态恢复评价的重要指标。以位于科尔沁沙地东南缘的章古台地区草地、30年生的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赤松(P.densiflora)和杨树(Populussimonii)人工林为对象,采用PVC顶盖埋管法和离子交换树脂袋法研究了土壤N矿化特征及其有效性。结果表明,生长季内土壤N净矿化量表现为草地(8.06μgg)和赤松林(9.06μgg)低于樟子松林(18.36μgg)和杨树林(17.88μgg)(p<0.05);树脂吸附的无机N表现为草地(283.50μggdryresin)和杨树林(297.00μggdryresin)最低,樟子松林(440.10μggdryresin)居中,而赤松林(835.65μggdryresin)最高(p<0.05)。综合分析林地土壤理化特性、矿化特征和N有效性,表明樟子松、赤松和小叶杨均可作为固沙造林选择树种,其表现为赤松>樟子松>小叶杨。认为深入开展生态系统N平衡研究有利于更好地评价固沙林的功能。
陈伏生曾德慧范志平陈广生Singh A.N.
关键词:固沙林土壤氮素科尔沁沙地
土地利用变化对沙地土壤全氮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被引量:40
2004年
利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 ,分析了科尔沁沙地东南缘草地和 8年前开垦的耕地土壤全氮含量和空间分布格局 .结果表明 ,草地与耕地表层 (0~ 1 0cm)土壤全氮含量差异不显著 ,亚表层(1 0~ 2 0cm)含量差异显著 (P <0 0 5 ) ;耕地土壤全氮贮量比草地高 2 6 2 36kg·hm-2 .草地与耕地比较 ,表层和亚表层土壤全氮的空间分布格局均有明显差异 ,草地土壤全氮的基台值、空间相关度比耕地小 ,而其变程和分数维比耕地大 ;草地土壤全氮水平空间异质性低 ,水平空间分布格局比较均匀 ,而耕地土壤全氮水平空间异质性高 ,水平空间分布格局明显 .草地表层与亚表层土壤全氮含量差异显著 (P <0 0 5 ) ,空间结构特征和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明显 ,但空间分布格局有较强的相关性 (r =0 395 ,P <0 0 5 ) ;耕地表层与亚表层土壤全氮含量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但空间结构特征有一定的差异 ,而空间分布格局相类似 ,空间相关性极高 (r =0 6 83,P <0 0 1 ) .可见 ,农业活动不仅影响土壤中全氮的含量 ,还影响着其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水平和垂直空间分布格局 .
陈伏生曾德慧陈广生
关键词:农业活动土壤全氮地统计学科尔沁沙地
章古台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有效氮的研究被引量:38
2005年
该文对科尔沁沙地章古台地区围栏和未围栏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NH+4  N、NO- 3  N、矿质N和微生物体N进行了一个生长季的观测.结果表明,无论围栏还是未围栏林地,土壤NH+4  N、NO- 3  N和矿质N含量均很低.围栏林地中土壤NH+4  N和矿质N比未围栏林地高(P <0 0 0 1) ,土壤NO-3  N的结果则相反(P <0 0 0 1) ,而土壤微生物体N差异不明显(P <0 0 5 ) .方差分析表明,土壤NH+4  N、NO-3  N、矿质N和微生物体N均存在明显的月份之间差异(P <0 0 0 1) ;土壤NH+4  N、NO-3  N和矿质N表现为明显的季节性的单峰变化;土壤微生物体N并不是完全随季节波动,而与土壤含水量存在极强的相关性(P <0 0 0 1) .林分和月份对土壤NH+4  N和矿质N的交互作用十分明显(P <0 0 0 1) ,对土壤微生物体N作用明显(P <0 0 5 ) ,而对土壤NO- 3  N作用不明显(P <0 0 5 ) .可见,与未围栏相比,围栏对提高樟子松林N养分有效性、林分生产力和稳定性以及保护环境都是有利的.为此。
陈伏生曾德慧范志平陈广生于占源赵琼
关键词:樟子松人工林放牧章古台沙地
生态化学计量学:复杂生命系统奥秘的探索被引量:529
2005年
20世纪以来,生物科学的发展异军突起,成为发展最快的学科,不仅学科分类逐渐细化,而且研究领域也逐渐深入,然而,这种分化和深入也可能会掩盖生物的一些最普遍特征。地球上的生物是否具有统一的、更本质的特征?能否把不同生物学领域和不同层次的知识联系起来?随着对这些问题的不断探索,一门新兴的学科———生态化学计量学,在最近20年悄然兴起。生态化学计量学结合了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等基本原理,是研究生物系统能量平衡和多重化学元素(主要是C、N、P)平衡的科学。这一研究领域使得生物学科不同层次(分子、细胞、有机体、种群、生态系统和全球尺度)的研究理论能够有机地统一起来。目前,生态化学计量学已经广泛应用于种群动态、生物体营养动态、微生物营养、寄主_病原关系、生物共生关系、消费者驱动的养分循环、限制性元素的判断、生态系统比较分析和森林演替与衰退及全球C、N、P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研究中,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该文概述了生态化学计量的概念、历史起源和基本理论,重点介绍了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在消费者驱动的养分循环、限制性养分元素判别以及全球C、N、P循环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并对生态化学计量学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期望引起国内同行的重视并有助于推动我国在此领域开展相关研究。
曾德慧陈广生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沙地土壤水分空间变异规律被引量:49
2003年
利用地统计学的方法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甸子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草地和玉米地春季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变异规律。结果表明 ,草地表层、亚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变异函数均可很好地拟合成球状模型 ,具有明显的空间结构特征 ,其空间相关度分别为 0 979、0 999,变程分别为11 5 7m、19 4 1m ,分数维分别为 1 5 71、1 5 35 ,Moran’sI系数表现为在近距离内 (0 5~ 2 5m)为较强的正相关 (I=0 3~ 0 8) ,随着距离的增大 ,相关性变小 ,>5m后表现为较弱的负相关(I =0 2 )的变化趋势 ,克立格制图均表现出中央和四周高 ,西北角存在明显过渡带的空间分布格局 ,表层和亚表层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而耕地表层、亚表层土壤含水量变异函数分别拟合成线性和球状模型 ,其空间相关度分别为 0 344、0 914 ,变程分别为 7 6 7m、9 31m ,分数维分别为 1 92 8、1 6 81,Moran’sI系数分析和克立格制图表明表层、亚表层土壤含水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草地和耕地土壤含水量变异函数模型及参数、分数维、Moran’sI系数和克立格制图均存在明显的区别。同草地相比 ,玉米地土壤含水量空间格局特征表现为空间依赖性小 ,随机性大 ,空间自相关作用范围小 ,破碎化程度高。所以有必要采取退耕还草的措施来保护和恢复沙地生态系统的健康。
陈伏生曾德慧陈广生范志平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地统计学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灌木下土壤“肥岛”研究进展被引量:77
2003年
世界许多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地生态系统逐渐被灌木生态系统取代 ,这种取代过程的发展是由灌木冠幅下土壤中“肥岛”的形成和灌木的扩散相互作用直接造成的 .这种“肥岛”的形成和灌木的扩散之间的反馈作用能够改变该系统中的植被组成、结构和土壤养分分布格局 ,从而改变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文中从“肥岛”的概念和形成机制出发 ,对“肥岛”现象形成的原因、“肥岛”现象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灌木扩散与“肥岛”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生物对“肥岛”的响应进行了总结 ,并分析了“肥岛”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希望为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域土地退化的成因和过程以及植被恢复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
陈广生曾德慧陈伏生范志平耿海东
关键词:灌木土壤资源空间异质性土地荒漠化
风沙土改良剂对白菜生理特性和生长状况的影响被引量:33
2003年
通过盆栽试验,选用泥炭和风化煤作为风沙土改良剂,分析其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对土壤的改良效果以及对白菜生理特性和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8%泥炭明显有利于改良风沙土理化性质,表现为土壤容重、总孔隙度、pH值、全N、碱解N、速效P、速效K明显改善;促进了白菜的生长,表现为白菜的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高生长和生物量明显优于对照。尽管施入8%风化煤对风沙土的大部分理化性质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白菜的生理和生长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在8%泥炭处理中,土壤水分充足的条件下同微干旱相比,表现为有利于白菜生理和生长的改善和提高,但8%风化煤处理却表现为土壤微干旱优于水分充足。因此,认为泥炭是风沙土的优良改良剂,施用泥炭有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维持较高的土地生产力。
陈伏生曾德慧陈广生王桂荣张春兴
关键词:白菜生理特性泥炭风化煤水分利用效率土地生产力
章古台沙地不同树种年龄和树种的生态系统叶片和土壤养分研究(英文)被引量:3
2004年
对辽宁省章古台地区的几种主要针叶树种的针叶养分及其林分表层(0-15cm)土壤养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樟子松(45、29和20年)(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林地表层土壤养分并无显著差别,而29年樟子松林分表层土壤全N、全P和N:P比显著高于相近年龄的赤松(P.densiflora)(29年)和油松林(P.tabulaeformis)(31年)。随着樟子松年龄的增加,叶片P含量逐渐减少,而叶片N和K含量则未表现出随年龄而变化的趋势;对于年龄相近的三个树种,叶片N和P含量表现为:樟子松>赤松>油松,而叶片K含量在三个树种中并无显著差别。表层土壤的全N和全P,有机质和全P以及叶片N和P含量之间表现出了显著的相关性,但是,林分表层土壤养分和树木针叶养分之间并无显著相关关系,这可能与当地对凋落物的过度收集,过度放牧以及土壤水分含量低有关。最后,根据国外研究结果引入N:P比阈值来分析研究区域的N,P养分状况,基于章古台地区这几种针叶树种针叶N:P比,我们认为研究区域的樟子松随着年龄的增加受N限制的可能性降低,29年的赤松林整体表现出不受N和P养分限制,而31年的油松林则表现为系统N和P都供应不足。图3表3参45。
陈广生曾德慧陈伏生
关键词:沙地树种年龄生态系统土壤养分
泥炭、风化煤改良风沙土促进樟子松幼苗生长的研究(英文)被引量:2
2002年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施入不同比例的泥炭、风化煤对风沙土的改良作用及其促进樟子松幼苗生长的效果,并初步分析了两种有机物料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泥炭和风化煤都显著地改良了风沙土的理化性质,随着施入量的增加,两者对风沙土的影响都表现出土壤pH值下降、持水量增加、养分含量提高,且泥炭的效果普遍比风化煤的效果要好;两者均促进了樟子松幼苗生长。不同含量的泥炭对促进樟子松幼苗生长(苗高、地径、根长、生物量)的效果表现为8%>10%>5%>2%>0。不同含量的风化煤对高生长的影响依次是5%>8%>10%>2%>0,对地径生长的影响依次为5%>8%>2%>10%>0,对生物量的影响依次为5%>2%>8%>10%>0。总的来看,泥炭的效果比风化煤好。结合樟子松在沙地中的生长特性,推断泥炭和风化煤中含有微量抑制樟子松生长的物质,并提出8%的泥炭与风沙土之比是促进沙地樟子松幼苗生长的最佳配比。
陈伏生陈广生曾德慧梁超
关键词:泥炭风化煤风沙土樟子松幼苗土壤改良
北方主要类型防护林衰退机制及可持续经营技术
朱教君于立忠吴祥云康宏樟姜凤岐范志平李凤芹胡志斌徐慧张金鑫许美玲杨涛刘贵峰刘胜利陈伏生陈广生赵琼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该课题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典型人工用材林与防护林衰退机理及可持续经营研究” (KZCX3-SW-418)第二课题:“北方主要类型防护林衰退机制及可持续经营研究”( KZCX3-SW-...
关键词:
关键词:人工林沙地樟子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