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德波

作品数:8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泉州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皮瓣
  • 3篇皮瓣修复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瘤
  • 2篇软组织
  • 2篇软组织缺损
  • 2篇手术
  • 2篇皮肤软组织
  • 2篇皮肤软组织缺...
  • 2篇缺损
  • 2篇组织缺损
  • 2篇海绵状
  • 2篇海绵状血管瘤
  • 1篇岛状
  • 1篇岛状皮瓣
  • 1篇岛状皮瓣修复
  • 1篇电压
  • 1篇直流
  • 1篇直流电
  • 1篇指缺损

机构

  • 8篇泉州市第一医...
  • 1篇宜春学院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泉州市...

作者

  • 8篇陈德波
  • 8篇李伯达
  • 6篇黄惠铭
  • 6篇林泽旭
  • 4篇袁志明
  • 4篇吴晓红
  • 1篇王向义
  • 1篇费洪江
  • 1篇夏兆骥

传媒

  • 2篇实用美容整形...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伤残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4
  • 4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第2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缺损9例
2002年
陈德波李伯达黄惠铭吴晓红
关键词:岛状皮瓣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多个小切口重睑术32例体会
2002年
目的 探讨多个小切口重睑术的形成机制和临床应用。方法 自 2 0 0 0年 5月以来对 32例单睑患者采用多个小切口重睑术。结果 经临床随访疗效满意 ,术后组织水肿反应轻 ,重睑形成可靠持久。结论 多个小切口重睑术具有术式简单、安全、创伤小、反应轻、重睑自然流畅。
陈德波李伯达
关键词:手术方法麻醉
直流电铜针栓塞术治疗海绵状血管瘤被引量:6
1995年
直流电铜针栓塞术治疗海绵状血管瘤泉州市第一医院整形外科(362000)李伯达,林泽旭,黄惠铭,陈德波过去对较大且边界不清楚的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不够理想〔1〕,我院自1992年以来,为13例头面部、四肢的海绵状血管瘤作直流电铜针栓塞术治...
李伯达林泽旭黄惠铭陈德波
关键词: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直流电
全文增补中
转移组织瓣修复小腿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应用
1997年
李伯达黄惠铭陈德波林泽旭
关键词:骨折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
应用超声刀治疗头面部巨大神经纤维瘤被引量:1
2004年
袁志明李伯达费洪江林泽旭黄惠铭陈德波吴晓红
关键词:超声刀头面部神经纤维瘤
21羟化酶缺乏致女性假两性畸形的内外科联合治疗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 为了诊断和治疗 2 1羟化酶缺乏导致的女性假两性畸形。方法  1990年以来 ,对 4例患者进行了外科手术和内科糖皮质激素的综合治疗。结果  4例均得到了一个较完善的女性外阴 ,补充治疗了由于 2 1羟化酶先天缺乏引起的一系列全身症状。结论 综合治疗使该病在临床上获得了满意结果。
李伯达夏兆骥陈德波林泽旭袁志明
关键词:假两性畸形外科手术糖皮质激素
直流电铜针治疗海绵状血管瘤被引量:11
2002年
李伯达林泽旭黄惠铭陈德波袁志明吴晓红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电压
足外侧皮瓣修复足跟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体会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 为足跟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彻底切除后修复提供质地优良的皮瓣。方法 根据足外侧皮瓣的应用解剖学基础 ,设计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扩大切除后创面 ,供瓣区以游离皮片移植修复。结果  3例患者皮瓣全部存活 ,随访 3个月至 3年 ,术区外形和功能恢复良好 ,现患者均存活。结论 足外侧皮瓣具有皮肤质地好、富有弹性、有感觉、外形不臃肿、血管易解剖、转移灵活方便等优点 ;该皮瓣用于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操作方便简单 ,对足跟部支撑重物、缓冲震荡和耐磨抗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足外侧皮瓣修复足跟部恶性黑色素瘤的方法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袁志明王向义李伯达林泽旭黄惠铭陈德波吴晓红
关键词:足外侧皮瓣足跟部恶性黑色素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