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明辉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3篇换热
  • 2篇套管式
  • 2篇套管式换热器
  • 2篇换热器
  • 2篇管式换热器
  • 1篇热堆
  • 1篇自然循环
  • 1篇换热特性
  • 1篇供热堆
  • 1篇核供热
  • 1篇核供热堆

机构

  • 5篇清华大学

作者

  • 5篇陈明辉
  • 5篇厉日竹
  • 2篇扈玉民
  • 2篇孔德春
  • 2篇张伟杰
  • 2篇刘俊强
  • 1篇何晓艳

传媒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核科学与工程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体化核反应堆套管管束式换热器设计与试验被引量:4
2006年
建立了套管管束式换热器的计算模型,以便进行该种换热器热工水力学设计计算和结构优化。利用该模型,研.究了一体化核反应堆自然循环和强迫循环两种工况下该换热器的比表面、传热系数、体积比功率等特性,确定了优化方向。以自然循环工况下,管心距为15.8~16.4mm时,该换热器特性最优的分析结果为依据。加工了19根传热管组件的实验本体,在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进行了相关的热工水力学试验。试验所得传热系数,阻力降在未引入任何经验常数的情况下。分别与计算结果偏差小于5%、10%。
陈明辉厉日竹何晓艳刘俊强
关键词:自然循环
套管管束式换热器的阻力特性和流量分配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对套管管束式换热器一次侧并联流道的阻力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套管管束式换热器一次侧并联流道的阻力特性,找出流量分配的规律,通过对流量分配进行优化,解决套管管束式换热器的优化设计问题。研究方法是按照相似准则制造试验本体,建造试验台架并进行试验。试验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得到了减小管间距可提高总传热系数的结果。
刘俊强陈明辉扈玉民厉日竹孔德春张伟杰
关键词:核供热堆
套管式换热器的阻力特性试验研究
以水为工质,雷诺数范围为500~50000,在换热器性能试验台架上对套管管束式换热器的流道阻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方法是按照相似准则制造试验本体,建造试验台架,并进行了试验。通过试验,分别得到了换热器一次侧管外流道和...
李永辉陈明辉赵茁厉日竹
文献传递
套管管束式换热器换热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对具有特殊结构的套管管束换热器(其传热单元由带螺旋肋片的外套管和带微波浪弯的内套管组成,通过自身结构实现传热管的支撑和定位)的换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一般流道的换热性能相比,不规则环形窄缝流道的换热系数不仅降低,而且随雷诺数的变化趋势也较平缓;外套管管间流道的换热系数降低,但变化趋势与普通流道相同。根据试验数据,采用分离系数法,拟合出了不规则环形窄缝流道和外套管管间流道的换热公式。
张伟杰陈明辉孔德春厉日竹扈玉民
关键词:换热特性
套管式换热器的阻力特性试验研究
为工质,雷诺数范围为500~50000,在换热器性能试验台架上对套管管束式换热器的流道阻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方法是按照相似准则制造试验本体,建造试验台架,并进行了试验.通过试验,分别得到了换热器一次侧管外流道和管内...
李永辉陈明辉赵茁厉日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