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炳乾

作品数:15 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8篇矿业工程
  • 4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篇开采沉陷
  • 5篇空区
  • 5篇采空
  • 5篇采空区
  • 5篇沉陷
  • 4篇公路
  • 4篇概率积分
  • 4篇概率积分法
  • 4篇D-INSA...
  • 4篇D-INSA...
  • 3篇雷达
  • 3篇高速公路
  • 3篇INSAR
  • 2篇地表
  • 2篇地表沉降
  • 2篇孔径雷达
  • 2篇矿区地表
  • 2篇老采空区
  • 2篇雷达干涉
  • 2篇合成孔径

机构

  • 14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山东科技大学
  • 2篇国家测绘地理...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化地质矿山...

作者

  • 15篇陈炳乾
  • 11篇邓喀中
  • 6篇范洪冬
  • 3篇杨俊凯
  • 2篇祝传广
  • 2篇郝明
  • 2篇薛继群
  • 2篇任耀
  • 1篇顾伟
  • 1篇刘晓菲
  • 1篇王江涛
  • 1篇李培现
  • 1篇栾元重
  • 1篇赵伟颖
  • 1篇邓碦中
  • 1篇权洁
  • 1篇程丹
  • 1篇秦勇
  • 1篇姜敏
  • 1篇姜敏

传媒

  • 3篇煤矿安全
  • 1篇金属矿山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矿山测量
  • 1篇煤炭工程
  • 1篇煤炭学报
  • 1篇Transa...
  • 1篇中国测绘地理...

年份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超短基线InSAR技术的老采空区地表残余沉降监测
在煤矿开采过程结束后受地应力、外力或岩体材料强度衰减等因素作用,岩体系统平衡将再次被打破,产生应力再分布,造成岩层和地表的再次移动和变形,这一过程称之为老采空区的残余形变.老采空区的残余形变相比开采过程中的形变虽然量值较...
陈炳乾邓喀中黄继磊杨俊凯王刘宇
关键词:老采空区地表沉降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联合InSAR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监测矿区大梯度形变
基于传统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技术检测形变梯度有限,无法实现矿区地表大梯度形变监测的问题,本文提出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点云数据的高密度及其三维建模后单点定位精度高的特点,将SAR数据和点云数据进行融合提高形变检测...
陈炳乾邓喀中范洪冬
关键词:矿区地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安全监测
文献传递
穿越老采空区的高速公路路基变形损害评价指标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针对目前老采空区上方高速公路损害变形评价指标研究不足的问题,运用开采沉陷理论、力学原理和数学方法及相关的道路规范,对老采空区上方路基损害变形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道路线形、速度等条件下,应以不同的评价标准进行判定;与以往采用的损害变形评价指标相比,有较大不同,允许的倾斜变形值较大,曲率、水平变形值较小;最终将理论结果应用于实际,得到较好的验证。
付武斌邓喀中郝明陈炳乾
关键词:老采空区高速公路路基开采沉陷
基于D-InSAR和概率积分法的矿区大变形地表沉降提取方法(英文)被引量:18
2014年
针对差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D-InSAR)技术无法正确获取矿区地表大沉降量的问题,提出D-InSAR及概率积分法联合获取矿区沉降量的新方法。具体过程为:由D-InSAR技术得到下沉盆地,选取盆地边缘相干系数较大而下沉量较小的点,再加入最大下沉点和拐点附近的少量实测点作为解算控制点;然后采用遗传算法对概率积分法参数不断进行优化;最后,由解算的最优参数反算地表下沉盆地。实例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减少地面监测点数量的情况下获取较为准确的地表沉降场,最大下沉的相对误差为8.3%,优于D-InSAR的监测结果(相对误差约68.0%)。
范洪冬顾伟秦勇薛继群陈炳乾
关键词:D-INSAR概率积分法开采沉陷
一种旋转置物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置物架,其包括竖向旋转的环形框架,在环形框架的外侧固定置物箱,在环形框架的内侧连接转盘支架,转盘支架安装在旋转轴上,旋转轴安装在支撑杆架上。该旋转置物架还包括用以使旋转过程中的环形框架停顿下来的定...
姜敏任耀陈炳乾庞长宝栾元重
文献传递
基于时序SAR技术的采空区上方高速公路变形监测及预测方法被引量:31
2012年
为掌握采空区上方所建高速公路的变形趋势,解决老采空区上方地表变形监测数据较少,不易建立时序沉降预测模型的问题,利用D-InSAR(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技术对某高速公路进行了变形监测和分析,同时将其结果同地面实测数据相融合,并以LS-SVM(Least Squares-Support Vector Machine)为基础,建立了采空区上方高速公路变形预计模型,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具体过程:处理融合数据为等时间间隔,并将其趋势项去除,对余项进行平稳性、正态性及零均值处理;利用Cao方法计算嵌入维数,建立训练样本集,并进行LS-SVM学习训练;最后,采用训练好的模型对未来地表沉降进行预计。以511号监测点为研究对象,建立滚动预计方法,结果显示其最大下沉绝对误差3 mm,最大相对误差2.2%,取得了较为可靠的预计成果。
范洪冬邓喀中祝传广陈炳乾李培现
关键词:高速公路形变监测D-INSARLS-SVM
基于D-InSAR与概率积分法的开采沉陷监测与预计
为掌握采动区附近高等级公路的变形趋势,针对传统开采沉陷监测方法存在诸多缺陷的问题,将合成孔径雷达技术(D-InSAR)与概率积分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矿山开采沉陷监测与预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D-In-SAR技术对兖州某矿...
杨俊凯陈炳乾邓喀中何强赵伟颖
关键词:煤矿开采概率积分法合成孔径雷达
文献传递
矿区地表开采沉陷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监测及解算方法
一种矿区地表开采沉陷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监测及解算方法,属于矿区地表开采沉陷的监测及解算方法。该方法:对InSAR数据进行格式转换、配准、预滤波、干涉,得到InSAR干涉相位;借助精密轨道数据、外部DEM,消除干涉相位...
范洪冬邓喀中薛继群陈炳乾程丹
文献传递
D-InSAR技术用于采空区上方桥梁沉陷监测的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文章介绍了D-InSAR技术原理,利用日本的ALOS PALSAR卫星数据,运用二轨差分方法对江苏省境内大刘煤矿采空区上方附近的大桥进行了沉陷监测,获取了2007年到2009年该大桥的沉降情况,测量结果与实测水准数据结果吻合,证明了该技术在矿山开采桥梁监测应用中的可行性。
陈炳乾姜敏任耀邓喀中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基于D-InSAR技术和SVR算法的开采沉陷监测与预计被引量:36
2014年
针对传统开采沉陷监测和预计方法存在诸多缺陷且两者无法实现集成化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D-InSAR)进行开采沉陷监测,并将监测结果与支持向量回归算法(SVR)相结合进行开采沉陷动态预计,最终实现开采沉陷监测与动态预计的一体化.首先利用D-InSAR技术获取开采沉陷的影响范围与发展趋势;然后将监测结果作为SVR算法的训练与学习样本建立预计函数;最后在已建立预计函数的基础上采用滚动预测方法进行开采沉陷动态预计.以陕西省大柳塔矿某工作面为例,采用所提出的方法,使用13景TerraSAR-X雷达影像进行实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D-InSAR监测结果能够很好地反映开采沉陷的影响范围与发展趋势,其开采沉陷的最大绝对和相对预计误差分别为19mm,5.4%.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陈炳乾邓喀中范洪冬
关键词:开采沉陷支持向量回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