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爱明

作品数:41 被引量:177H指数:8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江苏省临床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皮肌
  • 10篇皮肌炎
  • 10篇肌炎
  • 8篇银屑
  • 8篇银屑病
  • 5篇血清
  • 5篇细胞
  • 5篇成人
  • 4篇激素
  • 3篇血管
  • 3篇寻常型
  • 3篇寻常型银屑病
  • 3篇肿瘤
  • 3篇患者血清
  • 3篇恶性
  • 3篇恶性肿瘤
  • 3篇干扰素
  • 2篇多发性肌炎
  • 2篇多肌炎
  • 2篇性激素

机构

  • 41篇苏州大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常州市第一人...
  • 1篇太仓市中医医...
  • 1篇通州区人民医...
  • 1篇威海市妇女儿...

作者

  • 41篇陈爱明
  • 9篇高亚丽
  • 8篇杨玉花
  • 6篇王彩梅
  • 6篇余珊珊
  • 6篇陆燕洪
  • 5篇李娜
  • 5篇周娅妮
  • 4篇周乃慧
  • 4篇李媛
  • 4篇代丽美
  • 4篇张伟
  • 3篇郭宁如
  • 3篇杨子良
  • 3篇钱伯源
  • 3篇闵玮
  • 3篇彭群新
  • 2篇刘铭
  • 2篇刘青
  • 2篇吴绍熙

传媒

  • 12篇临床皮肤科杂...
  • 5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蚌埠医学院学...
  • 2篇江苏医药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2013全国...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真菌病临床评分指数计算公式的推导和计算尺的研制
1997年,俄国学者Sergeev提出了一种甲真菌病的评分方法-甲真菌病评分指数(SCIO)。建立了SCIO 计算公式:SCIO={(d/3)3-f[f+h(3-f)]L(a+3)/3)1-(2-f)(3-f)/2。Se...
陈爱明郭宁如吴绍熙
文献传递
鞘内注射地塞米松和MTX治疗红斑狼疮脑病一例
报道一例17岁女性红斑狼疮脑病患者,静脉给予小剂量激素(地塞米松5mg/d)联合鞘内注射地塞米松(10mg)和MTX(10mg)治疗获得成功,症状迅速消失,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鞘内注射地塞米松和MTx治疗红斑狼疮脑病安全...
陈爱明刘铭
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皮肌炎(DM)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方法对216例皮肌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DM患者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为11.52%,且男性(22.22%)多于女性(7.43%)(P...
周娅妮陈爱明周乃慧李媛王彩梅杨玉花
关键词:皮肌炎检出率恶性肿瘤
文献传递
男性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性激素测定及意义
目的:探讨性激素对男性银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34例男性银屑病患者(Ⅰ型25例,Ⅱ型9例)和13例健康男性血清FSH、E_2、PRL、LH、Pg、T。结果:1.银屑病组血清FSH和PRL以及PRL/E_2和...
陈爱明李娜高亚丽余珊珊
文献传递
40例皮肌炎并发肺间质病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皮肌炎(DM)并发肺间质病变(ILD)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167例DM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男女之比为1:2.06。DM患者并发ILD者占23.95%,男性并发ILD(34.54%)高于女性(18.75%),ILD组的平均患病年龄[(52.03±12.22)岁]大于无ILD组[(45.34±17.43)岁]。ILD组出现异色病样皮损、四肢肌无力和关节痛者高于无ILD组,而有双上眼睑和(或)眶周红斑的为无ILD组高于ILD组。在ILD组中,抗核抗体(ANA)和抗Jo-1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4.86%和32.43%,均大于无ILD组;ILD组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血沉(ESR)和心电图ST-T改变高于无ILD组。结论:年龄较大的男性DM患者,尤其伴ANA、抗Jo-1抗体阳性,血清LDH显著升高、ESR增快、ST-T改变、四肢肌无力、有关节痛以及异色病样皮损者更易并发ILD。
代丽美陈爱明季成王彩梅杨玉花
关键词:皮肌炎间质性肺病
原发性乳糜反流综合征Ⅰ型一例被引量:1
2014年
患者女,18岁,因外阴和右下肢肿大伴乳白色水疱3年就诊.皮肤科检查:右侧阴唇和右下肢肿胀粗大,右侧大阴唇、两侧小阴唇、阴道口以及右大腿内侧皮肤上群集和散在许多针头至粟粒大乳白色厚壁水疱,有乳白色乳糜液从阴道流出.MRI检查示下腹腔和骨盆右侧的淋巴管显著扩张,右大腿内侧皮肤和皮下组织以及阴道壁和右侧大阴唇内淋巴管扩张扭曲,但子宫未见异常.皮肤组织病理示真皮浅层的淋巴管扩张成囊状,真皮中下部可见纤维组织增生.诊断原发性乳糜反流综合征Ⅰ型.
陈爱明余珊珊张伟
关键词:乳糜淋巴管扩张
婴儿肢端脓疱病
报道三例婴儿肢端脓疱病,表现为掌跖部反复发生瘙痒性针头大水疱和脓疱,脓液涂片为嗜中性白细胞,无嗜酸性白细胞,细胞培养(一)。三例患者儿于发病前数周或数月有疥疮病史或疥疮接触史,硫黄软膏(霜)外涂无效,口服DDS皮疹消退,...
陈爱明
丘疹性红皮病
2012年
报告1例丘疹性红皮病。患者女,58岁。因躯干、双上肢伸侧及臀部红褐色丘疹伴瘙痒2年就诊。皮肤科检查:躯干、双上肢伸侧及臀部可见较多红褐色的扁平丘疹,表面少许鳞屑,有融合趋向,呈红皮病样损害。实验室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血清IgE增高。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角化过度,棘层肥厚,表皮突细长下延,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皮损免疫组化:CD3、CD45RO、CD79a及KP-1阳性,CD20弱阳性,granzyme B及CD56阴性。诊断:丘疹性红皮病。
周乃慧陈爱明
甲真菌病临床评分指数介绍被引量:29
2003年
陈爱明郭宁如吴绍熙
关键词:甲真菌病评分指数临床疗效
同型半胱氨酸和尿酸与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尿酸(UA)在寻常型银屑病及其不同中医证型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循环酶法和酶动力学比色法分别检测67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热型27例、血毒型18例、血瘀型22例)血中的HCY和UA,并与对照组(61例)行对比分析。结果寻常型银屑病组血HCY、UA水平分别为(14.13±8.18)μmol/L和(305.14±79.71)μmol/L,高于对照组(9.31±2.38)μmol/L和(258.63±73.10)μmol/L(P<0.01),及各证型组亦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血毒型和血瘀型血HCY、UA水平高于血热型。结论 HCY与UA在寻常型银屑病的过程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可作为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参考依据。
陆燕洪陈爱明冯健清庄丽华黄钱珍张立坤龚静
关键词:银屑病中医辨证同型半胱氨酸尿酸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