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良

作品数:5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外固定
  • 2篇外固定器
  • 2篇骨折
  • 2篇固定器
  • 2篇钢板
  • 1篇信号
  • 1篇信号传导
  • 1篇源性
  • 1篇远端
  • 1篇石膏
  • 1篇石膏固定
  • 1篇鼠模型
  • 1篇缺损
  • 1篇桡骨骨折
  • 1篇桡骨远端
  • 1篇桡骨远端粉碎...
  • 1篇桡骨远端粉碎...
  • 1篇胫骨
  • 1篇胫骨骨缺损
  • 1篇胫骨骨折

机构

  • 5篇聊城市人民医...
  • 2篇山东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陈良
  • 3篇韩立仁
  • 3篇闫军
  • 3篇韩士章
  • 3篇杨晓飞
  • 2篇赵北
  • 1篇穆卫东
  • 1篇陈允震
  • 1篇刘金伟
  • 1篇曹力
  • 1篇武文亮
  • 1篇刘海春
  • 1篇李尚志
  • 1篇曹聪
  • 1篇李浩
  • 1篇刘海娟

传媒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医刊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大鼠脊髓损伤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性成骨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的变化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SCI)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Wnt/βcatenin、骨形态发生蛋白(BMP)、雌激素受体(ER)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信号传导途径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SCI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机制。方法40只雄性6周龄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CI组(20只)与对照组(20只)。SCI组在T10-12节段行椎板切除暴露脊髓,用解剖刀锐性横断下胸髓;对照组仅暴露下胸髓而不横断。术后3个月,两组大鼠右股骨先测定其骨密度(BMD)。术后3个月,取两组大鼠左侧股骨骨髓,培养BMSCs并成骨分化后,收集细胞做基因微点阵分析4种信号传导通路相关基因表达,进一步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细胞内相关基因表达差异。结果SCI组股骨远段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测定的BMD[(0.176±0.017)g/cm2]显著小于对照组[(0.257±0.023)g/cm2](P〈0.05);SCI组股骨干BMD[(0.170±0.016)g/cm2]也显著小于对照组[(0.196±0.013)g/cm2](P〈0.05)。基因微点阵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均证实SCI组BMSCs源性成骨细胞内Wnt/β-catenin(如Wnt1、Wnt3a、Wnt5a、Lrp5、Ctnnbl、Axin、Lef1)、BMP(如Tgfb1、Bmpr1)、IGF-1(如IGF1R、c-fos、c-Jun)和ER(如Esr1)信号传导途径等相关基因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SCI后成骨细胞内Wnt/β-catenin、BMP、ER和IGF-1信号传导途径均显著下调,导致BMD明显降低;提示4种信号传导通路均参与了SCI后骨质疏松的发生。
韩士章刘海娟闫军韩立仁陈良杨晓飞
关键词:脊髓损伤信号传导成骨分化
两种髋人类位髋人字石膏治疗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比较
2023年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膝上与标准人类位髋人字石膏固定治疗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2月伊犁州新华医院小儿骨科治疗121例年龄6~18个月的DDH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与患者家长沟通结果,58例(76髋)采用膝上髋人类位髋人字石膏固定(膝上组),63例(80髋)采用常规标准髋人类位髋人字石膏固定(标准组)。比较两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一次复位成功,膝上组的早期再脱位率11.8%(9/76),标准组为2.5%(2/8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脱位的患儿均择期行切开复位术,并排除之后的研究。两组患儿透视次数、带石膏的时间、石膏压疮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平均随访时间(5.3±2.0)年。拆除石膏后开始站立时间、开始行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治疗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儿T?nnis评级均显著改善(P<0.05)。与拆石膏后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Severin评级和CE角均无明显改变(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AI均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T?nnis评级、Severin评级、CE角和AI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膝上组股骨头坏死率为14.9%(10/67),标准组为16.7%(13/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膝上人类位髋人字石膏固定是治疗6~18个月DDH的有效方法,但早期关节再脱位的风险高于标准人类位髋人字石膏。
吐尔孙塔依·吐尔汗曹力陈良玉苏甫江·玉努斯
关键词:髋关节发育不良
外固定架加钢板治疗伴有胫骨骨缺损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被引量:32
2013年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加腓骨钢板治疗伴有胫骨骨缺损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05年9月-2011年3月收治伴有胫骨骨缺损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21例(GastiloⅢA型15例,GastiloSB型5例,GastiloⅢc型1例),所有患者胫骨骨缺损长度为2~6cm。I期行胫骨外固定架以及腓骨钢板固定,Ⅱ期骨缺损处行髂骨植骨。结果随访时问为8~24个月[14.0±10.5)个月],骨缺损均得以重建,患者肢体的长度与健侧之差均〈2cm,无一例出现马蹄内翻足。结论外固定架加钢板是一种治疗伴有胫骨骨缺损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方法,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合并胫骨骨缺损在6em以内的患者肢体功能及长度均得以重建。
韩立仁赵北穆卫东闫军陈良韩士章杨晓飞
关键词:胫骨骨折外固定器骨缺损
可调式外固定支架构建大鼠股骨骨质疏松骨不连模型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为研究骨质疏松症造成的骨折骨不连构建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选取6月龄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n=45)和对照组(n=15),其中实验组大鼠摘除卵巢,对照组大鼠切除卵巢附近与之等量的脂肪组织。相同条件下喂养12周,两组各随机选取10只大鼠处死,行骨组织HE染色、血清学检测和股骨三点弯曲试验;然后将骨质疏松建模成功的大鼠于右侧股骨干截骨,采用可调式外固定支架固定,维持6 mm缺损间距,分别于术后0、4、8、12周行影像学和组织学检测。结果术后大鼠外固定支架松动2只,针道感染2只;12周后实验组的股骨力学强度降低,Ⅰ型胶原氨基端肽(NTX)含量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截骨12周后,影像学显示骨折断端间无骨性连接,髓腔骨性封闭,呈杵棒样改变;外固定支架稳定,断端处在同一水平面;组织学显示断端间结缔组织填充,无骨桥连接。结论采用自制可调式外固定支架可成功构建骨质疏松症造成的骨折骨不连模型。
刘金伟刘海春武文亮陈良李尚志曹聪陈允震
关键词:外固定器骨质疏松骨不连大鼠模型
外固定支架结合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掌侧T型钢板内固定与单纯应用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对比疗效。方法选取手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89例。按AO/ASIF分型均为C型。其中闭合性骨折75例,开放性骨折14例。应用外固定支架结合T型钢板29例,单纯应用T型钢板60例。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89例骨折均获得愈合。12个月随访时外固定支架结合T型钢板组腕关节掌屈、背伸、桡骨高度及掌倾角均优于单纯应用T型钢板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桡骨尺偏角、腕关节旋前、旋后、桡偏及尺偏活动范围以及腕关节功能评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掌侧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效果满意,患者腕关节、前臂及手的功能恢复好,相比较单纯应用T型钢板,可减少术后碎骨块再移位可能性,能保持骨折部的撑开以维持桡骨高度,防止短缩,是目前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韩士章闫军韩立仁陈良李浩赵北杨晓飞
关键词:桡骨骨折外固定支架T型钢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