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苏

作品数:80 被引量:595H指数:15
供职机构: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28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6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农业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3篇污染
  • 28篇污染土
  • 28篇污染土壤
  • 21篇土壤
  • 13篇重金
  • 13篇重金属
  • 13篇复合污染
  • 10篇复合污染土壤
  • 8篇多环芳烃
  • 8篇小麦
  • 8篇
  • 8篇
  • 7篇解吸
  • 7篇降解
  • 6篇降解菌
  • 5篇鼠李糖脂
  • 5篇种子
  • 5篇微生物
  • 4篇原位修复
  • 4篇植物

机构

  • 61篇沈阳大学
  • 31篇中国科学院
  • 9篇学研究院
  • 7篇沈阳建筑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2篇北京桑德环境...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沈阳航空航天...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沈阳环境科学...
  • 1篇辽宁省流域污...
  • 1篇辽宁省水利水...
  • 1篇辽宁北方环境...

作者

  • 80篇陈苏
  • 47篇孙丽娜
  • 47篇晁雷
  • 26篇孙铁珩
  • 15篇王晓旭
  • 14篇周启星
  • 11篇王辉
  • 9篇吴昊
  • 9篇崔爽
  • 8篇张鸿龄
  • 5篇杨春璐
  • 5篇牛之欣
  • 5篇陈宁
  • 4篇任丽萍
  • 4篇刘芹
  • 3篇郑冬梅
  • 3篇罗庆
  • 3篇王辉
  • 2篇代秀兰
  • 2篇孙家君

传媒

  • 6篇应用生态学报
  • 5篇生态学杂志
  • 4篇环境科学
  • 4篇生态环境学报
  • 3篇生态科学
  • 3篇辽宁工程技术...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生态环境
  • 2篇生态与农村环...
  • 2篇环境保护与循...
  • 1篇农业系统科学...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污染治理...
  • 1篇环境保护科学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沈阳大学学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8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11篇2007
  • 12篇2006
  • 1篇2004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利用血粉原位修复DDTs污染老化农田土壤的方法
一种利用血粉原位修复DDTs污染老化农田土壤的方法,涉及一种修复污染老化农田土壤的方法,该方法利用血粉对土著微生物的激活作用提高土著微生物的活性和数量,将血粉添加入DDTs污染老化土壤中并辅以定期翻土,通过利用微生物对土...
王辉孙丽娜张鸿龄陈苏王晓旭吴昊
文献传递
一种植物强化微生物修复农田土壤中PAHs污染的方法
一种植物强化微生物修复农田土壤中PAHs污染的方法,涉及一种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该方法在投加PAHs高效降解菌的基础上种植芹菜,利用芹菜强化PAHs高效降解菌对农田土壤中PAHs的降解。芹菜在生长过程中会对PAHs高效降...
王辉宗芳王冠吴昊罗庆王英刚孙丽娜陈苏赵悦铭
文献传递
有机磷酸酯暴露水平与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9年
有机磷酸酯(Organophosphates esters,OPEs)作为一种新型的阻燃剂被广泛使用,替代了原有的溴代阻燃剂。目前已有研究表明OPEs普遍存在于环境中并具有潜在的毒性,所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此本文综述了OPEs在环境基质中各个介质的暴露水平以及OPEs对水生生物、哺乳动物等生物体的神经毒性、生殖毒性和细胞毒性的研究。最后对OPEs的进一步研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以期促进中国的OPEs的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风险研究。
单岳王诗雨谷雷严陈苏罗庆
关键词:有机磷酸酯毒性效应
人工湿地在辽河流域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0年
针对辽河流域特定的气候条件并结合自身研究成果,从人工湿地类型的选择、湿地植物在去除氮磷中的作用、人工湿地对废水水质和水量的要求等方面对人工湿地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国外人工湿地治理面源污染的实际工程以及辽河流域已经开展的人工湿地治理工程的分析,说明人工湿地是一种有效缓解辽河流域面源污染的技术手段。
晁雷王雪非郭宝东代秀兰陈苏
关键词:人工湿地辽河流域面源污染
土霉素、镉复合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实验研究被引量:18
2015年
选用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 L.)与孔雀草(Tagetes patula L.)两种植物与对土霉素有良好降解效果的细菌紫金牛叶杆菌(Phyllobacterium-myrsinacearum)和真菌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的混合菌液,对土霉素、镉复合污染土壤进行联合修复。模拟受不同浓度镉、土霉素污染的土壤,在温室进行90 d盆栽实验,通过其修复效果,探讨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土霉素、镉复合污染土壤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紫茉莉和孔雀草对镉均表现出良好耐性,孔雀草、紫茉莉生物量都随土壤中土霉素含量增加而下降,土霉素抑制植物对镉的富集;土霉素降解菌有利于提高植物生物量,促进孔雀草、紫茉莉对镉吸收并提高紫茉莉对镉的富集系数。当土霉素质量分数为5 mg·kg-1时,土霉素降解率最差为30.8%(9号处理),降解效果最好为70.6%(22号处理)。当土霉素质量分数为30 mg·kg-1时,土霉素降解率最差为17.2%(11号处理);土霉素降解率最高为59.3%(24号处理)。综合比较,孔雀草无论在镉富集能力还是土霉素降解效果上均优于紫茉莉。
陈苏陈宁晁雷孙家君孙丽娜郝芯欣刘芹马鸿岳
关键词:土霉素紫茉莉孔雀草
钾肥对镉的植物有效性的影响被引量:60
2007年
采用室外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在镉单一污染及镉、铅复合污染的土壤中,钾肥(K2SO4)的施用及其施用水平对镉的植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显著(p<0.05)促进小麦干重的增长,缓解重金属镉及镉、铅复合污染对小麦的毒害作用.不同施用水平的钾肥均减少了小麦对镉的吸收,降低了镉的植物有效性.随着钾肥施用水平的增加,小麦植株不同部位(根、茎叶和籽实)镉的浓度先逐渐降低而后上升,小麦植株不同部位的富集系数也呈现先降低而后上升的趋势,并且钾肥在K2水平时对镉的缓解效果最佳.施用钾肥降低了根际、非根际土壤交换态镉的含量,钾肥主要影响了小麦根际、非根际土壤中交换态、碳酸盐态镉的含量,而对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质硫化物态和残渣态镉的影响较小.镉、铅复合处理与镉单一处理相比较,铅可促进小麦对镉的吸收,提高镉的植物有效性.
陈苏孙丽娜孙铁珩晁雷杨春璐
关键词:植物有效性
土霉素、镉复合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强化修复效果被引量:5
2017年
选用观赏性植物孔雀草(Tagetes patula)作为修复植物,对土霉素有良好降解效果的细菌(Phyllobacterium myrsinacearum)和真菌(Rhodotorula mucilaginosa)的混合菌液作为降解微生物,并辅以肥料(硫酸铵、磷酸二氢钙、氯化钾),有机酸(酒石酸、草酸、柠檬酸)和化学螯合剂(NTA和EDTA)8种强化处理,对土霉素-镉复合污染土壤进行植物微生物联合强化修复研究。结果表明,孔雀草对土壤中镉的富集量从大到小依次为硫酸铵≈氯化钾>EDTA>酒石酸>草酸>磷酸二氢钙>NTA>柠檬酸>对照。肥料处理对于降解菌降解土霉素的效果最好,其次是有机酸处理,螯合剂处理降解效果较差。综合而言,硫酸铵肥料对镉的富集和土霉素的降解效果最佳。
陈苏晁雷沙桐孙家君皮珍军陈宁马鸿岳单岳
关键词:土霉素孔雀草
由植物与降解菌联合修复镉及土霉素复合污染土壤的方法
由植物与降解菌联合修复镉及土霉素复合污染土壤的方法,涉及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用盆栽试验,每盆装入镉、土霉素复合污染土壤种植孔雀草或紫茉莉种子,待种子发芽后,在植物根际土壤灌根接种土霉素高效降解菌菌液,采用温...
陈苏陈宁晁雷孙丽娜郝芯欣马鸿岳刘芹蒲涵
文献传递
污泥构筑湿地——一种新型城市污泥处理技术被引量:4
2006年
城市污泥的产量巨大且成分复杂,如何对城市污泥处置与利用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城市污泥的特性、国内外的常规处理技术现状进行综述,对污泥处理的一种新方法——污泥构筑湿地处理技术在国外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发展污泥构筑湿地处理技术在我国的迫切性和今后的研发重点。
陈苏孙铁珩晁雷王书文
关键词:城市污泥处理技术
沈阳某冶炼厂废弃厂区的人类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21
2007年
以沈阳某冶炼厂废弃厂区重金属污染监测为依据,采用美国环保局最新的人类健康风险评价标准方法对沈阳某冶炼厂废弃地块污染土壤进行了评价,并且假设未来该土地利用类型为工业用地(Ⅰ)或休闲用地(Ⅱ).评价结果显示:工业用地(Ⅰ)和休闲用地(Ⅱ)的累积非致癌风险指数分别为2.65×10-2和3.67×10-2;工业用地(Ⅰ)和休闲用地(Ⅱ)由呼吸摄入Cd造成的潜在致癌风险指数分别为4.48×10-9和7.30×10-10,不会对在该地区工作和休闲的人们造成身体健康上的伤害;无论是工业用地假设还是休闲用地假设,由无机铜造成的人类健康风险在整个风险中所占的比例最大;由美国环保局的人类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反推得出的冶炼厂地块未来为工业用地的土壤修复目标值均小于我国工业企业土壤环境质量风险评价基准值.
晁雷周启星陈苏崔爽
关键词:重金属冶炼厂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