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莹

作品数:35 被引量:158H指数:8
供职机构: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卵巢
  • 10篇上皮
  • 9篇卵巢上皮
  • 7篇胎儿
  • 7篇胎儿窘迫
  • 6篇上皮性
  • 6篇肿瘤
  • 6篇子宫
  • 5篇蛋白
  • 5篇上皮性癌
  • 5篇剖宫产
  • 5篇卵巢上皮性
  • 5篇卵巢上皮性癌
  • 4篇妊娠
  • 4篇上皮癌
  • 4篇胎心
  • 4篇胎心监护
  • 4篇细胞
  • 4篇卵巢上皮癌
  • 4篇分娩

机构

  • 35篇唐山市妇幼保...
  • 3篇唐山工人医院
  • 3篇唐山市丰润区...
  • 3篇唐河县人民医...
  • 1篇唐山职业技术...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 1篇玉田县医院

作者

  • 35篇陈莹
  • 15篇汪俊红
  • 11篇刘丹
  • 8篇易建平
  • 6篇冯玉环
  • 4篇张龙月
  • 3篇刘海燕
  • 3篇郑寰宇
  • 3篇李晓东
  • 2篇邱忠君
  • 1篇金海涛
  • 1篇李丽
  • 1篇刘威
  • 1篇赵洁
  • 1篇王以曼
  • 1篇白桂春
  • 1篇冬国友
  • 1篇吴传发
  • 1篇季淑英
  • 1篇曹淑新

传媒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国煤炭工业...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当代医学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安徽医学
  • 1篇河南中医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贵州医药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南药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6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基化SIM2、GNA12、CTGF在子痫前期孕妇中表达水平及其对疾病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究子痫前期孕妇血浆中甲基化DNA的表达水平及对子痫前期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22年1-12月在该院确诊的82例子痫前期孕妇作为观察组,另外纳入82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提取患者游离总DNA,经过DNA亚硫酸氢盐修饰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qRT-PCR)检测患者血浆中甲基化单意同源物2(SIM2)、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GNA12)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并采用相关性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各甲基化DNA预测子痫前期发生的价值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血浆甲基化SIM2、GNA12、CTGF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各甲基化DNA相对表达水平更高(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血浆甲基化SIM2、GNA12、CTGF相对表达水平与孕妇发生子痫前期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血浆甲基化SIM2、GNA12、CTGF相对表达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对预测孕妇子痫前期的效能均较好,且三者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888,95%CI:0.827~0.949)。结论 相较于健康孕妇,子痫前期孕妇血浆中甲基化SIM2、GNA12、CTGF相对表达水平均较高,且其与孕妇子痫前期的发生率呈正相关,血浆甲基化SIM2、GNA12及CTGF相对表达水平有望成为判断子痫前期是否发生的重要指标。
张阔陈莹刘丹汪俊红
关键词:子痫前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MUC4和HER2/neu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2年
目的:探讨MUC4和HER2/neu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2例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组)、18例卵巢交界性肿瘤(交界组)、15例卵巢良性肿瘤(良性组)和11例正常卵巢(正常组)组织中MUC4和HER2/neu的表达。结果:卵巢癌组MUC4和HER2/neu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良性组、交界组(P<0.05),MUC4和HER2/neu阳性表达率在卵巢上皮性癌低分化组高于高-中分化组(P<0.05);HER2/neu阳性表达率在卵巢上皮性癌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卵巢上皮性癌中MUC4和HER2/neu的表达呈正相关(r=0.348,P<0.05)。结论:MUC4和HER2/neu可能参与了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二者在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陈莹易建平刘海燕赵洁
关键词:卵巢上皮性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胎心监护图形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预测胎儿窘迫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胎心监护图形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脐动脉(UA)、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在预测胎儿窘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12月在我院分娩的晚孕期孕妇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产时是否出现胎儿窘迫将其分为窘迫组(26例)、未窘迫组(58例)。比较2组胎心监护情况、UA、MCA血流动力学、妊娠结局、羊水污染和胎儿窒息情况。结果窘迫组胎心监护异常率(84.62%)高于未窘迫组(12.07%)(P<0.05)。窘迫组胎儿UA的PI、RI高于未窘迫组(P<0.05),MCA、MCA/UA的PI、RI低于未窘迫组(P<0.05)。窘迫组羊水过少、剖宫产、胎膜早破、脐带绕颈孕妇占比分别为53.85%、80.77%、42.31%、65.38%,均高于未窘迫组的8.62%、22.41%、8.62%、6.90%(P<0.05)。窘迫组羊水污染程度Ⅰ度、II度、III度,阿氏评分(Apgar评分)0~3分、4~7分孕妇占比分别为19.23%、23.08%、5.41%、7.69%、7.69%,均高于未窘迫组的5.17%、1.72%、0.00%、0.00%、0.00%(P<0.05),Apgar评分8~10分孕妇占比为84.62%,低于未窘迫组的100.00%(P<0.05)。结论胎儿窘迫的晚孕期孕妇胎心监护图形及UA、MCA血流动力学检查均存在异常,可提示胎儿可能存在缺氧,且能一定程度预测妊娠结局,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刘丹陈莹汪俊红张阔
关键词:胎儿窘迫胎心监护图形脐动脉大脑中动脉
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发热临床研究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医辨证治疗,感寒发热证:采用荆芥10 g,防风10 g,苏叶10 g,当归10 g,白芍10 g,川芎5 g,生地黄10 g治疗。治疗效果不佳者可加入杏仁、党参等;邪毒炙热证:采用红藤15 g,败酱草15 g,黄连5 g,黄芩10 g,黄柏10 g,连翘10 g,金银花10 g,紫花地丁10 g,赤芍10 g,牡丹皮10 g,薏苡仁20 g,生甘草5 g。症状得不到缓解加大黄、蒲黄、五灵脂等;血瘀发热证:采用当归10 g,川芎8 g,桃仁5 g,红花6 g,柴胡6 g,丹参8 g,地骨皮10 g,炙甘草5 g。若患者治疗效果不佳,则加服延胡索、麻子仁等;阴虚发热证:采用青蒿10 g,黄芩10 g,地骨皮10 g,牡丹皮10 g,当归10 g,白芍10 g,川芎5 g,生地黄15 g,白薇10 g,银柴胡10 g,糯稻根30 g,五味子10 g治疗。症状得不到缓解则加黄芪、麦冬、北沙参等。若服用后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9%,对照组有效率为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更接近正常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发热安全性高、效果显著。
邓彩云张龙月陈莹
关键词:产后发热
MUC13和MUC16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MUC13及MU16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5例卵巢上皮癌组织、18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MUC13和MUC16的表达情况。结果 MUC13和MUC16在卵巢上皮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P<0.01)。MUC13蛋白表达与卵巢上皮癌的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卵巢浆液性癌MUC16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黏液癌、子宫内膜样癌(P<0.01,P<0.05);卵巢上皮癌晚期、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组的MUC16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早期、高-中分化和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P<0.01;P<0.05);MUC13和MUC16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成正相关。结论 MUC13和MUC16在卵巢上皮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陈莹李晓东汪俊红易建平冯玉环刘海燕
关键词:卵巢上皮癌免疫组化
不同胎龄新生儿卵圆孔未闭与心电图钩形R波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新生儿心电图钩形R波对卵圆孔未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42例不同胎龄新生儿按胎龄分为28~30周组、31~33周组、34~36周组、37~40周组,观察各组心电图Ⅱ、Ⅲ、aVF、V1导联钩形R波的出现率。结果:各组间Ⅲ导联、V1导联、Ⅱ、Ⅲ导联钩形R波出现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Ⅱ、Ⅲ、aVF导联钩形R波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33周组出现率较其他组高。结论:不同胎龄新生儿卵圆孔未闭与Ⅱ、Ⅲ、aVF导联心电图QRS钩形改变有相关性。
李丽庞保东吴传发陈莹胡静王灿
关键词:胎龄新生儿卵圆孔未闭心电图
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在预测胎儿窘迫中的预测价值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在预测胎儿窘迫中的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9例胎儿窘迫孕妇的临床资料作为窘迫组,另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97例健康孕妇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脐动脉(UA)血流动力学参数、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胎儿左心室Tei指数,统计阻力指数(RI)、RI、左心室心肌做工(Tei)指数单独及联合对胎儿窘迫的诊断价值。结果:窘迫组RI_(UA)、血流灌注指数(PI)_(UA)、收缩期/舒张期(S/D)_(UA)及Tei指数高于对照组,RI_(MCA)、PI_(MCA)、S/D_(MCA)低于对照组,二尖瓣口处A峰结束至下一个心动周期E峰开始的时间间隔(a)长于对照组,主动脉射血时间(b)短于对照组。系列联合诊断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准确度均高于RI_(ua)、RI_(MCA)、Tei指数单独诊断及平行联合诊断。结论:胎儿窘迫可引起UA血流动力学参数、MCA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胎儿左心室Tei指数变化,RI_(US)、RI_(MCA)、Tei指数系列联合检测对胎儿窘迫的诊断价值较高。
陈莹刘丹汪俊红张阔
关键词:胎儿窘迫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
胎心监护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窘迫预测价值研究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窘迫的预测价值。方法将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自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70例临产时出现胎儿窘迫的妊娠晚期胎儿窘迫孕妇纳入观察组;另将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70例妊娠晚期未发生胎儿窘迫的孕妇纳入正常组。两组均行胎心监护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S/D值是否>3将观察组孕妇分入S/D值>3组和S/D值≤3组。比较S/D值>3组和S/D值≤3组的妊娠结局;比较正常组和观察组大脑中动脉、脐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静脉导管分流率,S/D值异常率,胎心率,胎心异常率;比较胎心监护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单一胎心监护的诊断效能。结果S/D值>3组孕妇29例,S/D值≤3组孕妇41例。S/D值>3组和S/D值≤3组剖宫产率和低体质量儿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D值≤3组羊水粪染发生率低于S/D值>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大脑中动脉的阻力指数和脐动脉的阻力指数、搏动指数、S/D值高于正常组,大脑中动脉的搏动指数、S/D值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静脉导管分流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S/D值异常率、胎心异常率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胎心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心监护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窘迫的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单一胎心监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心监护、彩色多普勒超声均可预测妊娠晚期胎儿窘迫,进而预测妊娠结局,且二者联合可提高预测准确率。
刘丹陈莹汪俊红张阔贾燚鑫
关键词:胎儿窘迫彩色多普勒超声胎心监护大脑中动脉脐动脉
miR-125a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
2024年
目的探讨微小RNA-125a(miR-125a)对子宫内膜癌(EC)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常规培养人EC细胞(JEC、HEC-1B、Ishikawa细胞)和子宫内膜上皮细胞(ECS细胞)。用RT-PCR法检测细胞中miR-125a表达,筛选miR-125a表达最低的细胞为实验细胞。取对数生长期miR-125a表达最低的EC细胞,并将其随机分为miR-NC组、miR-125a mimics组,分别转染miRNA阴性对照miR-NC、miR-125a模拟物miR-125a mimics。用RT-PCR法检测miR-125a表达,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OD值),用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能力(凋亡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内LIN28同系物B(LIN28B)蛋白表达。结果与ECS细胞比较,JEC、HEC-1B、Ishikawa细胞中miR-125a相对表达量均低(P均<0.05),且Ishikawa细胞miR-125a的相对表达量最低,将其作为实验细胞。与miR-NC组比较,miR-125a mimics组miR-125a表达高(P<0.05)。与miR-NC组比较,miR-125a mimics组培养24、48、72 h后OD值低,集落形成数少,凋亡率高,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少,LIN28B蛋白相对表达量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上调miR-125a表达可抑制E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并诱导其凋亡,该作用可能与其靶向调控LIN28B表达有关。
何建清杨立芬殷悦陈莹
关键词:细胞迁移细胞侵袭
超声评分联合血清CA125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的价值研究被引量:24
2015年
目的探讨超声评分联合血清CA125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选取卵巢肿瘤患者135例,其中卵巢上皮癌(卵巢癌组)65例,卵巢良性肿瘤(对照组)70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3~7d行盆腔彩色超声检查(腹部超声及阴道超声联合检查),对盆腔肿物进行Finkler超声评分,超声评分≥7分判断为恶性。同时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CA125值,CA125≥35kU/L判定为卵巢恶性肿瘤。结果卵巢癌组血清CA125的含量及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卵巢癌组Finkler超声评分及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超声评分联合血清CA125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一检测方法。超声评分联合血清CA125诊断早期卵巢癌优于单独应用超声评分法(P〈0.01)。结论超声评分联合血清CA125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优于单一检测方法,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莹汪俊红邱忠君
关键词:卵巢肿瘤CA-125抗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