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维祥
- 作品数:7 被引量:39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国外深水油气勘探述评及中国深水油气勘探前景被引量:36
- 2006年
- 经过近30 a的发展,深水油气勘探的水深记录被快速刷新;在深水区不断发现大油气田,油气储量、产量快速增长;深水区资金投入明显增长;世界深水区的剩余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深水油气勘探活动具有高成本、高技术、高风险和高回报的特点,正是由于深水油气勘探储量规模大、产能高形成的高回报特点才促使人们不断地向深水发起挑战。以地震技术和模拟技术为核心的勘探技术、钻采技术的进步和钻采设备的发展,以及开放的优惠政策等有利因素推动深水油气勘探向更深处发展。中国的深水油气领域广阔,目前现实的深水油气勘探领域———南海北部边缘深水区具有很好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和成藏条件,与国外获得巨大成功的深水油气勘探区较为类似,因此,其勘探潜力大,前景好。
- 陶维祥丁放何仕斌赵志刚徐建永
- 关键词:深水油气勘探勘探潜力
- 深水区——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勘探新领域被引量:273
- 2007年
-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经历了前裂谷期、裂谷期、热沉降期和新构造期4大构造演化阶段,形成了多个新生代盆地。在深水区(水深大于300m)裂谷期(古近纪)伸展断裂活动强烈,形成凸凹相间的构造格局,凹陷中沉积了厚度为3 000-6 000m的古近系;热沉降期(早—中中新世)发生了区域性拗陷作用,形成了隆坳相间格局,沉积厚度小于2 000m;新构造期(晚中新世—第四纪)沉降幅度加大,并沉积了巨厚的地层,断裂活动东强西弱。上述3期构造演化均形成了沉积厚度很大的叠加伸展盆地。深水区生烃凹陷是裂谷期的断陷,已经证实的主力烃源岩是渐新统下部中深湖相泥岩、海陆过渡相泥岩、海相泥岩与煤系地层,可能的烃源岩是始新统中深湖相泥岩,潜在的烃源岩是渐新统上部和中新统海相泥岩,生、排烃产物主要是天然气。深水区至少有3套储层,即渐新统海陆过渡相砂岩、新近系海相砂岩及生物礁、始新统陆相砂岩。盖层发育广泛,区域性盖层是新近系海相泥岩和渐新统泥岩。圈闭数量较多,其类型主要有披覆背斜、断层圈闭和深水扇体等。油气运移方式随时间和空间的不同变化很大,受新构造期断裂活动控制,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以侧向运移为主;白云凹陷早期以侧向运移为主,晚期以垂向运移或断坡-断坪运移为主。深水区成藏单元有凸起、凹中次凸、断裂带和深水扇等。深水区油气勘探的策略是优先勘探凹陷内部及其周边正向构造上的构造圈闭,然后逐渐向凹陷内的非构造圈闭拓展。
- 张功成米立军吴时国陶维祥何仕斌吕建军
- 关键词:南海北部深水区烃源岩油气运移勘探领域
- 神木气田石千峰组储层沉积微相与成岩作用被引量:6
- 2011年
- 神木气田上二叠统石千峰组千5段碎屑岩气藏是近年来发现的浅层气藏,具有一定的勘探开发潜力.为有助于千5段储层评价与预测,根据测井、录井、常规薄片、铸体薄片、物性、压汞、扫描电镜、X衍射和粒度资料,结合岩心描述,研究了神木气田千5段沉积相类型和成岩作用.认识到千5段砂岩粒度粗,成分和结构成熟度差—中等,大型交错层理发育,正粒序发育,属于干旱气候条件下的砂质曲流河沉积,砂体分布受边滩微相控制.成岩作用以压实、胶结和溶蚀为主,其中,绿泥石薄膜式胶结抑制石英或长石次生加大,伊蒙混层收缩形成的微裂隙,以及岩屑、长石和黑云母溶蚀均为建设性成岩作用;成岩作用阶段为早成岩B期到中成岩A期;成岩相可划分为5种类型,以绿泥石+硅质胶结粒间孔相、绿泥石+硅质胶结溶孔-粒间孔相和伊蒙混层胶结微裂隙相有利.储层孔隙以粒间孔为主,喉道以中、细喉为主,孔喉组合主要见中孔中喉、中孔细喉、低孔中喉和低孔细喉4种类型,属于中—低孔、中—特低渗透率储层.微裂隙显著改善了储层渗透率.
- 兰朝利张君峰陶维祥何顺利杨明慧田树宝门成全
- 关键词:神木气田石千峰组沉积相成岩作用储层特征
-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储层分布规律被引量:31
- 2006年
-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经历了断陷、断拗和拗陷3大构造演化和沉积充填阶段,主要发育4种沉积体系,相应地形成了4类主要储层:1)陵三段扇三角洲或滨海相砂岩储层;2)三亚、梅山组滨浅海相砂岩储层;3)三亚—莺黄组低位体储层;4)梅山组台地边缘礁滩灰岩储层。平面上,储层发育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可划分为:北部浅水陆架滨岸砂岩、三角洲砂岩储层发育带;中央坳陷低位体储层发育带;南部永乐隆起区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带。深水区主要位于后2个带,每个带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不同,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多个储层发育区。每个储层发育区存在多套储盖组合,每套储盖组合在多个储层区中发育。其中台地灰岩储层可能成为南部隆起区具有重要意义的勘探层系。
- 陶维祥何仕斌赵志刚丁放
- 关键词:储层分布深水区琼东南盆地
- 南海北部深水西区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前景被引量:31
- 2005年
- 南海北部深水西区是一个前瞻性的油气勘探新领域,包括神狐隆起西南端、永乐隆起及琼东南盆地中央坳陷带大部分区域,属于南海北部被动大陆边缘的一部分,构造演化上经历了裂陷和裂后两大阶段。本次研究通过对南海北部深水西区及邻区大量地震和钻井资料研究认为,该区不仅具有优越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而且具有有利的成藏条件,其特点为:①三套烃源岩、五大富生烃凹陷,资源潜力巨大;②陵三段扇三角洲或滨海砂岩与陵二段海侵泥岩储盖组、三亚、梅山滨浅海相砂岩或低位扇砂体与浅海-半深海相泥岩储盖组合、黄流组低位扇砂体与半深海相泥岩付盖组合、梅山组台地边缘礁灰岩与莺黄组深海相泥岩的储盖组合等4套储盖组合;③构造、低位体和礁圈闭成群成带发育;④各种垂向和侧向运移通延发育齐全,存在超压-常压突变模式、超压-常压过渡模式和强超压区的构造与岩性圈闭成藏模式。南海北部深水西区具有与国外获得巨大成功的深水勘探地区类似的石油地质条件,因此,勘探前景良好,资源潜力巨大。但是深水勘探是一个高风险、高技术、高投入的领域,应当”由浅及深,循序渐进”地推动该区深水勘探。
- 陶维祥赵志刚何仕斌丁放
- 关键词:石油地质特征勘探前景深水勘探南海北部石油地质条件
- 鄂尔多斯盆地神木气田太原组沉积特征与演化被引量:31
- 2011年
-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的神木气田太原组为特征性的碎屑岩与碳酸盐岩互层含煤岩系。近期天然气勘探证实其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为指导神木气田太原组开发和盆地太原组储层勘探,根据测井、录井、常规薄片、铸体薄片、物性和粒度资料,结合岩芯描述,研究了神木气田太原组地层组合、沉积特征、沉积环境演化、砂体宽度以及沉积相对储层控制作用。太原组地层发育了碎屑岩型、灰岩型和互层型3种组合。地层颜色、粒度、成分、结构、沉积构造、岩石相、测井相、含有物以及沉积序列特征反映其为潮控三角洲与低能碳酸盐台地沉积,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分流间洼地微相,三角洲前缘远砂坝、分流间湾微相,以及碳酸盐灰坪、灰泥坪微相。太原组下部(太二段)以三角洲平原沉积为主,分流河道砂体发育,但宽度较窄(7.1~131.9 m),上部太一段为三角洲前缘与碳酸盐潮坪沉积,反映其经历了一个沉积水体总体逐渐加深的海侵过程和/或碎屑供应逐渐减少的沉积过程,而太一段碎屑岩与灰岩的互层沉积则反映了太原组晚期沉积水体的振荡性加深→变浅和/或陆源碎屑供应的周期性缺乏。储层主要发育在太二段高能量的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中、粗砂岩中。
- 兰朝利张君峰陶维祥张永忠杨明慧王金秀
- 关键词:沉积环境演化太原组神木气田
- 非洲南部某深水区沉积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非洲南部某深水区主要目的层段为中—上中新统碎屑岩沉积,推测古水深约为2 000 m,为典型的深水沉积,主要发育朵体和水道2类储集砂体,其中朵体在井上表现为厚层块状砂岩,平面上呈朵状展布,而水道在井上则表现为薄的砂泥岩互层,平面上呈不同弯曲度的线状展布。近年来在该地区所发现的油气均主要分布于这2类储集砂体之中,这2类储集砂体是最主要的油气富集及勘探目的层段,指出研究区为高孔、高渗储集层,物性较好,而且朵体物性好于水道。
- 马立武于水陶维祥王颖胡滨刘喜玲
- 关键词:深水沉积油气水道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