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胜忠
- 作品数:102 被引量:341H指数:8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卫生科技创新型人才工程河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不同入路夹闭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对比经眶上外侧入路和经眶上锁孔入路夹闭前循环动脉瘤的治疗效果,以指导前循环动脉瘤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确诊为前循环动脉瘤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经眶上锁孔入路(A组)和眶上外侧入路(B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开颅时间、关颅时间、估计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红细胞压积(HCT)改变、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入院和出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的差异并进行文献回顾。结果经眶上外侧入路的手术时间和开颅时间少于经眶上锁孔入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关颅时间、估计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HCT改变、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入院和出院时GCS评分、出院时GO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眶上外侧入路具有手术时间和关颅时间短,术中能提供更好的手术视野,术中牵拉较少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在行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时可作为眶上锁孔入路的替代方案。
- 刘海巍陶胜忠陈辉王德群
- 关键词:眶上锁孔入路前循环动脉瘤
- 探讨多模态三维体绘制重建在微血管减压术术前的评估价值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讨多模态三维体绘制重建对微血管减压术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对术前运用3D Slicer体绘制重建并接受微血管减压术的34例患者(20例三叉神经痛及14例面肌痉挛)及同一手术组术前未进行三维重建的28例微血管减压患者(19例三叉神经痛和9例面肌痉挛)进行临床统计,比较两组在术前判断责任血管的准确度、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未重建组相比,重建组在术前判断责任血管的准确率、术后近期及远期手术效果方面明显高于未重建组,术后发生并发症率及复发率明显低于未重建组。结论术前运用多模态三维体绘制重建方法不仅可以更有效地判断责任血管,并能准确地模拟术中术野情景,使术者在微血管减压术中快速准确分辨责任血管,从而提高手术疗效并减少手术并发症。
- 金冬花刘展牛光明陶胜忠耿晓腾王在斌卢慧鹏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
-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6
- 2018年
-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钻孔引流术术后血肿复发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6年9月接受过钻孔引流术治疗的CSDH患者共193例,将其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对不同变量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193例CSDH患者行钻孔引流术术后3个月内57例(29.53%)复发。通过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肿厚度(OR=1.462,P=0.030)、高血压(OR=1.057,P=0.010)及CT高密度或混杂密度(OR=0.980,P=0.002)与CSDH钻孔引流术术后复发有关。结论高血压、血肿密度、血肿厚度是导致CSDH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应根据患者的不同临床状态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手段,从而减少CSDH的术后复发。
- 刘海巍陶胜忠陈辉王德群
-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复发LOGISTIC回归分析
- 混合现实技术在神经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操作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混合现实技术(mixed reality,MR)在培养神经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混合现实技术更加高效地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业学位研究生这两种培育模式结合起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理论知识体系及临床操作实践能力。结果所有应届专业学位研究生均获得毕业证、学位证、执业医师资格证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通过率达到100%;同时其临床实践能力、临床科研能力有效提高率均达80%以上,医学人文素养、医患沟通能力、医德医风均得到明显提升。结论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训相结合,利用混合现实技术可在保证研究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情况下,提高其临床操作实践能力。
- 娄金峰王在斌姜帆牛光明陶胜忠
- 关键词:神经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
- 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生长抑制因子4和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 探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生长抑制因子(ING)4和缺氧诱导因子(HIF)-1o的mRNA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恶性程度及病理学分级的关系.方法 应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45例Ⅰ-Ⅳ级的人脑星形细胞瘤标本及11例人非瘤脑组织中ING4和HIF-1 α的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ING4在非瘤脑组织的mRNA相对表达量为1.19±0.22,在Ⅰ-Ⅳ级的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1±0.19、0.74±0.28、0.54±0.33及0.22±0.19,与对照组脑组织相比,星形细胞瘤中ING4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随着病理学级别的升高,表达逐渐降低.HIF-1α在非瘤脑组织的mRNA的表达量为0.26±0.16,在Ⅰ-Ⅳ级的人脑星形细胞瘤中表达量分别为0.34±0.19、0.50±0.23、0.96±0.15及1.04±0.15,星形细胞瘤中HIF-1 α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病理学级别越高,表达也越高(P<0.05).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ING4与HIF-1α的mRNA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ING4和HIF-1α基因在人脑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作用,并与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 赵树鹏靳彩玲赵新利金保哲惠磊周文科牛光明陶胜忠
-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生长抑制因子4缺氧诱导因子-1ING4
- 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 2013年
-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8月我院脑外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小骨窗开颅术进行治疗,手术后随访1年,疗效评定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判定。结果:经过小开窗手术治疗以后,24小时行头颅CT,血肿清除率均为80%以上;并随访半年后观察,临床疗效显著,Ⅰ级患者20例,Ⅱ级患者22例,死亡2例,均为术后再次大出血。结论: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会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医师应加强应用并推广。
- 辛和平陶胜忠
- 关键词:小骨窗开颅术高血压脑出血疗效
- 脑膜瘤瘤周水肿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影响脑膜瘤瘤周水肿(PTBE)及其严重程度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手术治疗的139例脑膜瘤患者临床资料,借助3D-slicer软件在患者术前MRI图像上分别勾画瘤体和水肿区感兴趣区并计算体积,以水肿指数(EI)评估PTBE严重程度,通过统计学方法明确影响PTBE发生及EI的临床因素并进一步分析肿瘤体积在预测PTBE中的价值。结果(1)PTBE发生率:139例患者中47例出现PTBE,发生率为33.8%,EI值为2.47±0.73。(2)PTBE影响因素分析:PTBE组(47例)和无PTBE组(92例)患者肿瘤良恶性例数.部位、体积及Ki-67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良恶性和肿瘤体积是PTB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3)EI影响因素分析:不同性别、WHO分级、Ki-67指数及肿瘤体积患者EI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良恶性和肿瘤体积是E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4)肿瘤体积预测PTBE的价值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颅底脑膜瘤和非颅底脑膜瘤体积预测PTB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4.0.825,敏感性分别为0.800.0.784.特异性分别为0.818.0.729。结论(1)肿瘤良恶性、肿瘤体积是影响PTBE发生的主要因素,且与EI呈正相关。(2)肿瘤体积在PTBE发生中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钟子昂陶胜忠刘展耿晓腾
- 关键词:脑膜瘤瘤周水肿水肿指数
- 外侧裂区胶质瘤的显微外科治疗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提高外侧裂区胶质瘤的手术治疗水平,降低该区域重要血管、功能组织损伤,有效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1—2010-12收治的35例外侧裂区胶质瘤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显微手术治疗。结果本组无死亡,全切23例,次全切除12例。术后肢体肌力下降8例,其中6例经治疗6个月后肢体肌力恢复。结论外侧裂区胶质瘤在手术显微镜下可以及时切除。
- 陶胜忠牛光明尹先印张鹏远宋乐
- 关键词:胶质瘤外侧裂区显微外科
- 神经导航无框架立体定向下穿刺引流术治疗少量深部脑内血肿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无框架立体定向下穿刺引流术治疗少量深部脑内血肿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54例(15~30 mL)深部脑出血患者,采用神经导航无框架立体定向下穿刺引流术治疗的28例患者为研究组;采用保守治疗的26例患者为对照组。以治疗1周后GCS评分、1个月后mRS评分及3月后ADL评分为疗效及预后评价指标,并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在1周后血肿清除率、1周后GCS评分、1个月后mRS评分、3月后ADL分级方面均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再出血率、脑积水发生率与对照组相似(P>0.05)。结论对于存在神经功能障碍的少量深部脑出血患者,可应用神经导航无框架立体定向引流术治疗,促进早期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
- 金俊庆牛光明陶胜忠刘展娄金峰王在斌秦庚
- 关键词:无框架立体定向脑出血神经导航
- 三维精准手术计划对减少高Hunt-Hess分级动脉瘤夹闭术中并发症的意义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术者在进行合并严重颅内血肿的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时,能否在三维个体化的精准手术计划指导下,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方法使用3D Slicer软件对23例高Hunt-Hess分级的前循环动脉瘤患者术前CT和CTA图像进行融合及三维体绘制重建,制定精确的个体化手术方案并指导动脉瘤夹闭术,并比较规划手术中与实际术中发现的一致性。结果按照精准手术方案进行头位摆放和开颅,能明显减少术中对患者头位的调整及因术野狭窄而二次磨除蝶骨嵴;规划术野中显示的瘤颈形态、瘤颈瘤体过渡区薄弱部位以及瘤颈旁细小动脉对实际术中发现判断的灵敏度分别为90%、50%和75%,特异度分别为100%、100%和93.3%,Kappa值分别为0.701、0.623和0.732;规划夹闭方式对实际夹闭方式判断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25%,Kappa系数0.355。结论三维个体化的精准手术计划,能有效帮助术者对合并大量颅内出血的前循环动脉瘤手术夹闭过程做出精确预判,有利于减少术中并发症。
- 刘展陶胜忠王艮卫王在斌耿晓腾马帅张栋韬尹梦磊
- 关键词:脑动脉瘤动脉瘤夹闭术中并发症HUNT-HESS分级三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