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冰洁 作品数:13 被引量:160 H指数:6 供职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福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年龄对刨花楠胸径生长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7 2013年 了解年龄对树木胸径生长的影响,对于研究森林群落结构、功能及碳循环等具有重要意义。代谢生态学认为植物的胸径生长速率正比于其胸径的1/3次幂。然而,最近的研究对该理论提出了质疑。通过分析刨花楠解析木数据,结果表明,胸径生长速率与胸径成异速生长关系,但不同年龄具有不同胸径异速生长指数,不支持代谢生态学的推论。随着年龄增加,刨花楠胸径生长呈现先减小后增加模式,这可能是由于植物对光资源的利用造成的。 程栋梁 靳冰洁 徐朝斌 马玉珠 钟全林关键词:刨花楠 异速生长 氮、磷施肥对马尾松幼苗生长和叶片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2017年 为了探究马尾松对氮、磷养分的响应机制,以一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施肥试验,研究氮、磷施肥对马尾松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马尾松苗木培育、养分管理和幼林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马尾松苗木叶片氮含量范围在(10.13±0.97)^(19.88±1.70)mg/g,磷含量范围在(0.30±0.10)^(1.18±0.13)mg/g,氮磷比范围在(10.53±1.79)^(50.07±17.52)之间。施氮处理下,马尾松苗木的地径生长速率与株高生长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叶片氮含量与苗木株高生长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施磷处理下,马尾松苗木的地径生长速率与株高生长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磷含量与苗木株高生长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 王满堂 靳冰洁 郑媛 李曼 程栋梁关键词:马尾松幼苗 生长速率 氮、磷施肥对刨花楠及马尾松幼苗生长的影响 刨花楠(Machilus pauhoi)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为生长于亚热带地区的常绿阔叶及针叶大乔木树种,融经济用材价值和园林观赏价值为一体,因而广泛培植。氮(N)、磷(P)通常是陆地... 靳冰洁关键词:刨花楠 马尾松 生长速率 土壤养分 文献传递 中国森林凋落物不同组分异速比例关系 被引量:16 2013年 森林凋落物(litterfall)是森林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新陈代谢的产物,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该文利用已发表的我国主要森林凋落物的研究数据,分析了不同组分(叶、枝和繁殖器官)凋落物量之间及其与总凋落物量之间的异速比例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森林叶、枝和繁殖器官的平均凋落物量分别为3 810.34、1 019.07和767.95 kg·hm–2·a–1;温度、降水量、林龄对森林凋落物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温度对各组分凋落物量的影响最大。叶凋落物量(LL)与总凋落物量(LT)之间呈等速生长关系(LL∝LT0.96),繁殖器官和枝的凋落物量(分别为LP和LB)与LT之间呈异速比例关系,分别为LP∝LT1.84和LB∝LT1.61。不同组分凋落物量之间具有显著的异速比例关系,其异速指数均小于1.0。不同林型(常绿林和落叶林)各组分凋落物量之间的异速比例关系无显著差异。了解不同组分凋落物量与总凋落物量之间的异速比例关系可以为更加精确地估算森林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 马玉珠 程栋梁 钟全林 靳冰洁 徐朝斌 胡波关键词:异速生长 落叶林 生产力 中国南方5个地区木本植物根及叶片N、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被引量:4 2016年 氮(N)、磷(P)是维系植物生长发育的两种重要的基础营养元素。区域尺度范围的N、P元素化学计量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陆地生态系统的空间尺度格局变化。同时,与植物体内各个器官之间(如根叶之间)的N、P含量密切相关,使其能够快速应对外部环境变化,调节生长速率,使生物体达到最适生长。选取西双版纳、贡嘎山、鼎湖山、武夷山和尤溪5个中国南方地区的木本植物(以乔木为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植物根、叶器官内部以及器官之间的N、P化学计量学特征。结果表明,上述5个地区相同器官的N、P含量变幅较大,造成地区间养分含量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土壤养分、温度和降水。同一地区植物不同器官的N、P含量都是叶大于根。根或叶内部的N-P、N-N:P以及P-N:P基本呈现等速比例关系,表明在各器官内部N、P含量相互促进的作用明显。根、叶之间的N含量、P含量以及N:P则呈现异速比例关系。说明不同器官之间对某种养分的分配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协调。 卢宏典 靳冰洁 钟全林 马玉珠 郭炳桥 郑媛 李曼 程栋梁关键词:氮磷比 木本植物 氮磷添加对刨花楠幼苗叶片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0 2016年 以刨花楠(Machilus pauhoi)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施肥试验,探讨不同氮(N)、磷(P)供应水平下刨花楠叶片N、P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及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N、P处理各设定4个梯度,N1、N2、N3、N4及P1、P2、P3、P4,N、P肥施加量分别是初始土壤的2倍、4倍、8倍和16倍,不同N、P处理共用一组对照(CK),共9种处理,每组处理3个重复,并分别于3月、7月、11月对成熟叶片及土壤进行采样分析.结果显示:刨花楠幼苗叶片N、P含量及N:P值分别为14.63-26.53 mg/g、0.64-1.84 mg/g和10.04-23.21.施N肥叶片N含量及N:P随季节变化呈现出低(3月份)—高(7月份)—低(11月份)的变化趋势,叶片P含量呈现高—低—高的趋势;施P肥叶片P含量也随季节变化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施N或施P显著增加了刨花楠幼苗土壤及叶片的N、P含量,分别增加或降低土壤及叶片的N:P值(P<0.05);施N或施P也显著影响了土壤pH(P<0.05)及叶片N、P含量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综上表明土壤中N、P供应量影响刨花楠叶片中的N、P含量. 李曼 靳冰洁 钟全林 马玉珠 卢宏典 郭炳桥 郑媛 程栋梁关键词:叶片养分 土壤养分 林分和气候因子对中国天然林根冠比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6年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碳库和碳汇,其地下-地上生物量分配规律即根冠比(R/S),对于精确估算森林生物量,尤其是对建造森林地下生物量估算模型具有重大参考意义.为探究大尺度上气候、林分因子对中国天然林根冠比的影响,对1 109块天然林样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天然林R/S平均值为0.26,阔叶森林的R/S要显著高于针叶森林,落叶森林的R/S要显著高于常绿森林,年均温、林龄及水分可利用性与中国天然林R/S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年均温是影响中国天然林R/S变化的最主要因子.综合纬度、经度、年均温、降水、林龄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发现,纬度、林分密度是影响R/S的最主要因素.因此,精确估算森林碳储量和森林生物量分配时必须考虑纬度和林分密度的影响. 郭炳桥 钟全林 马玉珠 卢宏典 靳冰洁 李曼 郑媛 程栋梁关键词:根冠比 林分密度 生物量分配 地下生物量 降水和气温对中国森林降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 2018年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频繁的降水或干旱,降水量是影响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关键因子.根据全国17种类型的森林、1 266个森林样地的调查数据,分析中国不同类型森林的降水利用效率(Rain-use Efficiency,RUE)差异、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以及其他环境因子对RUE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森林的RUE平均值为1.21 g m^-2mm^-1,RUE与降水量呈负相关关系;(2)阔叶林(主要由被子植物构成)的RUE均值显著高于针叶林(主要由裸子植物构成),阔叶林比针叶林更适应降水量的变化;(3)落叶林的RUE均值显著高于常绿林,随着降水量增加,落叶林的RUE值降低直到达到一个阈值,而常绿林的RUE值与降水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4)纬度和年平均温度是复合环境因子中RUE的主要限制因子.综上所述,随着降水量增加,中国森林群落的RUE下降直至阈值,气温是影响中国森林RUE的主要环境因子. 王满堂 卢宏典 程栋梁 郑媛 钟全林 郭炳桥 马玉珠 靳冰洁关键词:降水利用效率 森林群落 净初级生产力 降水 气温 7种木本植物的分支指数与代谢指数 被引量:7 2014年 West、Brown和Enquist提出的植物分形网络模型(简称WBE模型)认为:植物的分支指数(1/a,1/b)决定植物的代谢指数,当分支指数1/a、1/b分别为理论值2.0、3.0时,代谢速率与个体大小的3/4次幂成正比,但是恒定的3/4代谢指数并不能全面地反映植物的代谢情况。基于分支指数的协同变化,Price、Enquist和Savage对WBE模型进行扩展,提出植物分支参数协同变化模型(简称PES模型)。该文借助于PES模型分析了7种木本植物的分支指数和代谢指数。结果表明:物种间叶面积与叶生物量呈异速生长关系,基于叶面积得到的分支指数1/a和代谢指数θ在物种间无显著差异,基于叶生物量得到的分支指数1/a、1/b和代谢指数θ在物种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但基于叶面积和叶生物量分别拟合出的整体分支指数1/a、1/b和代谢指数θ与理论值均无显著差异,且用叶面积作为代谢速率的替代指标比用叶生物量分析得出的代谢指数与理论值更接近。今后研究应当关注植物叶面积与叶生物量的异速生长关系对植物代谢速率及相关功能特性的影响。 马玉珠 程栋梁 钟全林 靳冰洁 林江铭 卢宏典 郭炳桥关键词:异速生长 叶面积 中国陆地植物根、茎、叶化学计量的空间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植物C、N、P等营养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化学计量学研究是当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生态化学计量学(EcologicalStoichiometry)结合了生态学和化学计量学的基本原理,是研究生物系统能量平衡和多重化... 郑媛 钟全林 程栋梁 马玉珠 靳冰洁 卢宏典 郭炳桥 李曼关键词:经纬度 化学计量学 土壤养分 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