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翠丽
- 作品数:5 被引量:79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水产学院水产与生命学院水产养殖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中国对虾和日本对虾身体不同部位生长的研究
- 1996年4~9月,在面积2.0 hm和1.4hm两口池塘中分别放养了中国对虾Penaesuchinensis和日本对虾P.japonicus,定期采样测定身体不同部位的生长速度.结果发现,不同规格对虾身体不同部位生长速...
- 王吉桥靳翠丽姜静颖宋良国
- 关键词: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器官
- 文献传递
- 不同降盐度方式对海湾扇贝幼贝存活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1年
- 采用 3种降盐度梯度研究海湾扇贝 (Argopectenirradians)幼贝的耐盐极限及其组织学性状。幼贝壳长 (3.7± 0 .2 )cm ,水温 2 1~ 2 3℃。结果表明 ,盐度每天降 1时 ,幼贝的耐盐性最强 ,其下限为 8;盐度每天降 3的耐盐性次之 ;变梯度降盐度 (盐度 19以上时每天降 3,19以下每天降 1) ,幼贝耐盐性最低。盐度胁迫下幼贝的鳃和肝脏受损伤最严重。对虾与扇贝混养池塘的适宜盐度应在 10以上 ,降盐驯化的日变化不宜超过 3,最好为 1。
- 王吉桥靳翠丽姜静颖
- 关键词:海湾扇贝存活
- 中国对虾和日本对虾身体不同部位生长的研究
- 96年4月~9月,在面积2.0hm<'2>和1.4hm<'2>两口池塘中分别放养了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和日本对虾P.japonicus,定期采样测定身体不同部位...
- 王吉桥靳翠丽姜静颍宋良国
- 关键词:对虾养殖身体部位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器官结构
- 井盐水池塘中国对虾与尼罗罗非鱼混养的研究被引量:9
- 2001年
- 1999年 6~ 9月 ,利用 6个面积为 0 1hm2 的井盐水池塘研究了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与尼罗罗非鱼 (Orecohromisniloticus)投饵混养的理论和技术。结果表明 ,罗非鱼选择性地滤食大型浮游生物 ,使池水溶氧量增加 ,促进了对虾的生长 ,提高了饲料和空间的利用率。对虾与罗非鱼的密度分别为 1 5 0 0 0 0尾 /hm2 和 1 0 0 0尾 /hm2 时 ,对虾的生产力为 1 2 9g/(m2 ·d) ,成活率达 61 7% ,产量为 5 5 0kg/hm2 。
- 靳翠丽王吉桥庞璞敏于静
- 关键词:混养中国对虾尼罗罗非鱼井盐水池塘养殖
- 不同密度的石莼与中国对虾的混养实验被引量:60
- 2001年
- 在 10个水族箱 ( 5 3cm× 2 4cm× 2 3cm)中各放养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 4尾 ,混养孔石莼 (Ulvapertusavar) 0、4g、6g、8g和 10g ,采用投饲精养。结果表明 ,孔石莼能有效吸收N、P营养盐 ,提高对虾对饲料中氮的利用率 ( 42 .7%~ 2 12 .9% ) ,水质状况也优于单养对虾。混养的综合养殖指数高于单养对虾。对虾密度为32 0~ 480g·m-3 ,石莼密度为 40 0~ 6 0 0g·m-3 时 。
- 王吉桥靳翠丽张欣刘革利
- 关键词:石莼中国对虾混养成活率氮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