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卫雨 作品数:7 被引量:145 H指数:7 供职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骨关节炎的队列研究现状 被引量:9 2017年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发生于关节的慢性退行性疾病,其患病率在风湿性疾病中居于首位,一直是困扰风湿科及骨科医师的重要难题,所以深入研究OA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国内关于OA的临床研究设计多局限于横断面研究,难以阐述疾病发生发展的因果关系。本文对国际上有关OA的队列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阐述其研究内容、方法设计以及各自的特点,旨在提高对OA队列研究的重视,也为进一步开展OA队列研究提供方法参考。 蔡静玉 韩卫雨 丁长海关键词:骨关节炎 风湿性疾病 队列研究 3D打印与腹腔镜辅助的髋臼骨折手术策略 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患者采用3D打印仿真骨盆模型体外模拟手术后微创腹腔镜辅助下钢板内固定髋臼骨折手术方案。方法筛选1例髋臼骨折患者,先将患者骨盆CT薄层扫描数据用DICOM格式导入Mimics软件进行三维编辑、虚拟手术复位骨折,采用3D技术打印患者仿真骨盆模型,并进行钢板螺钉最佳位置设计、钢板预弯、螺钉长度测量、螺钉进入途径设计等一系列术前模拟手术,然后在腹腔镜辅助下腹膜外间隙复位骨折、钢板内固定术。结果采用3D打印腹腔镜辅助下髋臼骨折手术成功完成,相对传统手术,该手术方式创伤小、切口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术后更早进行功能锻炼。结论 3D打印技术体外模拟手术可使手术更加精准、安全、完美。腹腔镜辅助下微创治疗减少了患者痛苦,缩短患者康复周期,使患者早日重返工作岗位,从而减少住院日,降低医疗成本,同时大大减少了出血量,为社会节约了血源。 曾参军 黄文华 韩卫雨 张国栋 黄华军 吴章林 金大地关键词:腹腔镜 髋臼 骨折 内固定器 髂内动脉栓塞及预置腹主动脉球囊在复杂骨盆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2017年 目的探讨术前髂内动脉栓塞及预置腹主动脉球囊在治疗复杂骨盆骨折中的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5月,采用术前2h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下行髂内动脉栓塞、并预置腹主动脉球囊治疗7例c3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3例,女4例;年龄16-61岁,平均34岁;C3.2型5例,C3.3型2例。其中合并四肢骨折5例,颅脑损伤2例,肺挫伤4例,腹、盆腔脏器损伤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0-33d,平均19d。患者入院后控制出血,采用骨盆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对移位的骨盆骨折行下肢大重量牵引复位,重症监护复苏及全身状态调整,待患者病情稳定后行确定性手术。术前采用3D打印技术行手术预演,术前2h通过DSA对骶髂关节周围骨折移位明显一侧行髂内动脉栓塞,术中经腹直肌外侧入路从前方对前、后环及髋臼骨折进行复位固定,其中2例患者复位骶髂关节周围骨折时出血量大,使用术前预置的腹主动脉球囊临时阻断腹主动脉(≤60min)。结果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35~320min,术中出血440~3350ml;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复查X线及CT,Matta评价优5例,良2例,优良率100%;骨折均临床愈合,愈合时间8-12周;术后7例均合并不同程度骶丛或腰骶干神经损伤(M02例、M12例、M22例、M31例),术中同时予以神经探查松解。根据英国医学研究会神经损伤委员会(Nerve Injuries Committee of the 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BMRC)神经损伤分级评价神经松解术后疗效,术后3个月2例患者(M0)足下垂症状无明显改善,余5例(M42例、M53例)BMRC评价平均提高2.8个等级,效果理想。结论通过术前髂内动脉栓塞结合预置腹主动脉球囊,可有效控制术中出血,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能较好显露骨盆的前、后环,并能完 杨晓东 刘涵 周忠信 韩卫雨 夏广 谷诚 李涛 黄伟奇 麦奇光 金大地 樊仕才关键词:骨盆 骨折 栓塞 治疗性 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髋臼骨折合并同侧骨盆骨折 被引量:49 2014年 目的 探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髋臼骨折合并同侧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采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的15例髋臼骨折合并同侧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10例,女5例;年龄为21 ~ 64岁,平均45.6岁.髋臼骨折按Judet-Letournel分型:前柱骨折8例,前柱伴后半横形骨折3例,双柱骨折4例;骨盆骨折按Tile分型:B2.1型5例,C1.2型7例,C1.3型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5~21 d,平均11d.11例单纯骨盆、髋臼前部分骨折患者,采用平卧位,行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复位与固定;4例骨折涉及髋臼后壁、后柱者,采用漂浮体位,行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联合后侧Kocher-Langenbeck入路复位与固定.内固定物为钛合金重建接骨板及空心螺钉. 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105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640 mL.术后髋臼骨折复位质量按照Matta影像学复位评估标准评定:解剖复位8例,满意复位4例,不满意复位3例.1例患者出现坐骨神经损伤症状,1例患者出现腹壁伤口皮下脂肪液化.15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6个月(10 ~20个月)随访.本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2周(10 ~15周).术后6个月根据改良Merled'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10例,良4例,可1例.结论 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术中能充分显露并处理累及髋臼前柱和方形区的髋臼骨折,并可对同侧耻骨上支、髂骨翼及骶髂关节周围骨折进行有效的复位与固定,疗效良好. 熊然 张潇 李涛 燕华 王华 麦奇光 韩卫雨 黄海 廖坚文 吴文 樊仕才关键词:髋臼 骨盆 骨折 骨盆骨折后环不稳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后环不稳的手术方法、操作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并手术治疗的44例骨盆骨折后环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5例,女性9例;年龄18~27岁,平均38.8岁。道路交通伤17例,高处坠落伤21例,砸伤6例;按Tile分型:C1.1型20例,C1.2型8例,C1.3型11例,C2型5例;合并前环不稳者先行前环骨折复位内固定后,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微创置入骶髂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35例,行后路经皮微创双侧髂骨钢板固定3例,行经腹直肌旁切口腹膜外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6例。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4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机选择伤后5~18d。术后X线及CT扫描重建显示骨折复位固定好,3例后路手术中有1例出现伤口感染,经换药后愈合;44例均痊愈出院,无神经损伤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骨盆后环不稳定骨折的复位固定是重建骨盆环稳定性的重要环节;C型臂X线机透视下经皮空心螺钉固定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出血少、损伤少、内固定稳定,是首选的手术方法;对术前牵引复位不满意者可选择后路或前路复位固定。 冯华明 叶书熙 杨成亮 熊然 王华 李涛 韩卫雨 樊仕才关键词:骨盆骨折 微创 内固定 骶髂关节 后外侧入路钢板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钢板固定后踝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5月~2012年3月,采用后外侧入路钢板固定治疗后踝骨折37例。根据Lauge-Hansen踝关节骨折分型,旋后外旋型23例,旋前外展型6例,旋前外旋型8例。术后定期门诊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3~105min,平均82.0min;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17个月,平均14.5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X线片检查示所有骨折均获骨性愈合,随访期间未见内固定物移位、松动或断裂;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功能根据Phillips踝关节评分标准,本组评分为110~150分,平均141.0分;获优21例、良好11例、一般3例、差2例;优良率为86.5%。结论采用后外侧入路钢板固定治疗后踝骨折,创伤小,手术显露清晰,可直接地精确复位关节面,并进行稳定固定。 叶书熙 杨成亮 熊然 王华 李涛 韩卫雨 樊仕才关键词:后踝骨折 手术入路 内固定 股骨小转子数字化三维重建与测量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股骨小转子相关解剖数字化测量方法,为设计针对小转子骨折特点的股骨近端内固定系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80例完整成人股骨标本行CT扫描,应用Mimics 10.01软件,利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重建股骨,标定相关解剖标志,测量指标包括股骨小转子相关解剖参数。结果小转子纵径为(27.01±1.72)mm,横径为(17.82±1.22)mm,应用后倾角为(22.42±9.08)°,应用上倾角为(17.02±2.02)°,拟固定小转子最短螺钉长度为(49.25±3.20)mm,小转子高为(8.59±1.44)mm,小转子体积为(755.91±150.14)mm3。所有测量参数,左、右侧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基于CT影像的股骨数字化三维重建图像具有良好的形态和清晰的边界,可精确识别股骨相应的解剖标志并进行三维测量,能较好地为设计用于小转子骨折固定的股骨近端内固定系统提供解剖学依据。 叶书熙 杨成亮 熊然 王华 李涛 韩卫雨 樊仕才 金大地关键词:数字化 股骨 小转子 三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