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世红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篇光学
  • 2篇非线性光学
  • 2篇LB膜
  • 1篇各向异性
  • 1篇光学非线性
  • 1篇光致
  • 1篇二次谐波
  • 1篇半花菁
  • 1篇SHG

机构

  • 2篇三束材料改性...

作者

  • 2篇陆兴泽
  • 2篇马世红
  • 2篇王文澄
  • 2篇韩奎
  • 1篇姚文华
  • 1篇刘丽英

传媒

  • 2篇光学学报

年份

  • 1篇1998
  • 1篇199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LB膜的各向异性与二次谐波超平方增长被引量:2
1997年
用偏振紫外可见吸收及旋转样品二次谐波方法研究了半花菁/花生酸Y型交替LB多层膜中由垂直浸渍过程诱导和层间相互作用增强的分子在基板平面内的定向排列。
韩奎陆兴泽周广朋徐建华马世红王文澄
关键词:LB膜各向异性半花菁非线性光学
光学非线性LB膜的时间稳定性与光致漂白效应的关系被引量:1
1998年
用光学二次谐波产生(SHG)、拉曼散射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方法研究了偶氮、苯腙及半花菁三种有机染料Z型Langmuir-Blodget(LB)多层膜的时间稳定性问题。发现:随着放置时间的推延,其LB膜的二次谐波产生信号强度下降,然后逐渐达到稳定;在高压汞灯光照射下,粉末样品中N=N(偶氮)、C=N(苯腙)、C=C(半花菁)键伸缩振动所对应的拉曼峰强度以及这三类染料在LB膜样品中所对应的生色团的吸收均呈现逐渐变小的现象。三个实验所确定的三种分子稳定性排列次序是完全一致的:C=C键的结构最稳定,C=N次之,N=N最差。这三类有机染料中的“光漂白”现象是引起LB膜二次谐波产生信号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马世红陆兴泽姚文华韩奎刘丽英王文澄
关键词:LB膜非线性光学SHG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