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洁华

作品数:14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蛋白
  • 4篇细胞
  • 4篇教学
  • 3篇解剖学
  • 2篇羊膜
  • 2篇酸性蛋白
  • 2篇缺损
  • 2篇缺损修复
  • 2篇组织化学
  • 2篇脱细胞
  • 2篇脱细胞羊膜
  • 2篇小肠黏膜
  • 2篇小肠黏膜下层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纤维酸性
  • 2篇胶质纤维酸性...
  • 2篇过表达

机构

  • 13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作者

  • 13篇马洁华
  • 8篇霍艳丽
  • 6篇张辉
  • 4篇魏亚伟
  • 3篇薄爱华
  • 3篇董建峰
  • 2篇孙琳
  • 2篇张晓丽
  • 1篇李志鹏
  • 1篇林彩美
  • 1篇祝生源
  • 1篇张国徽
  • 1篇李建平
  • 1篇金春亭
  • 1篇柏树令
  • 1篇甄红霞
  • 1篇杨丽娜
  • 1篇王晓寅
  • 1篇王志祥
  • 1篇姬宏宇

传媒

  • 3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芎嗪联合创伤性脑组织匀浆液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被引量:6
2011年
背景:川芎嗪和创伤性脑组织匀浆液均可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目的:探讨川芎嗪与创伤性脑组织匀浆液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的联合效应。方法:分离培养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分为4组,加入不同的诱导培养基分别干预:空白对照组、川芎嗪诱导组、创伤性脑匀浆液诱导组和川芎嗪联合创伤性脑匀浆液诱导组。诱导后采用倒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统计不同时段四组细胞分化率。分别取部分细胞进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染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细胞化学与免疫荧光细胞化学双标检测。结果与结论:川芎嗪及受损大鼠脑匀浆液上清液可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随诱导时间的延长,诱导分化率越高,具有较重要的应用价值,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在其分化信号中起重要作用。
梁峰马洁华杨丽娜
关键词:川芎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样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数字人与小组学习相结合在中药本科实验课开展情况研究
2019年
解剖学是医学院校中的基础课程,包括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本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多,名词烦琐,记忆困难。解剖学课程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设有两种方式,包括考试课和考查课。其中,考查课的课时相对较少,实验课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数字人是一套3D数字化人体解剖教学软件,如何将教学软件与实验教学有机融合,在考查课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文章探讨了小组学习与数字人在实验课中的结合应用,为更好开展实验课教学提供思路。
霍艳丽赵宇马洁华魏亚伟宋文
关键词:数字人实验教学考查课
脑缺血再灌注皮质Bax,Bcl-2和GFAP的表达及川芎嗪的干预作用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CIR)大鼠脑皮质Bax,Bcl-2和GFAP表达及川芎嗪的干预作用。方法:72只Wiste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小剂量治疗组和大剂量治疗组。其中54只大鼠利用Bannister’s颈动脉血引流法复制CIR动物模型。治疗组分别向腹腔注射川芎嗪50mg/kg或100mg/kg。术后12,24,72h取脑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ax,Bcl-2和GFA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结果:模型组Bax,Bcl-2和GFAP阳性细胞值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治疗组,Bax/Bcl-2大于1;治疗组Bax,GFAP阳性细胞数减少,Bcl-2增多,治疗大剂量组Bax/Bcl-2比值明显下降小于1。结论:川芎嗪能够下调CIR脑皮质Bax和GFAP表达和上调Bcl-2表达,说明川芎嗪通过干预基因表达发挥脑保护作用。
张辉董建峰马洁华王晓寅陈晓春薄爱华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川芎嗪
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学分析及防治措施被引量:15
2010年
本文介绍了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附着能力,分析了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学及其变异特性,简述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生产流程及接种效果,介绍了甲型H1N1流感的药物治疗。但此种病毒毒力低,患者症状轻,不必恐慌,可通过综合预防措施进行预防。
马洁华林彩美
关键词:流感病毒A型H1N1亚型病理学
脱细胞羊膜与小肠黏膜下层促进大鼠皮肤缺损修复和血管形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脱细胞羊膜(HAM)与小肠黏膜下层(SIS)促进大鼠皮肤缺损修复和血管形成的作用。方法SD大鼠24只,在两侧背部各做1个直径为1.8cm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HAM覆盖,B组SIS覆盖,C组纱布覆盖。在2周时处死动物取材,HE染色观察皮肤缺损修复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K19和VEGF,RT-PCR检测VEGF mRNA的表达。结果A组、B组愈合较好。C组愈合较差。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A、B组K19、VEGF阳性细胞显著多于C组,其中A组最多;RT-PCR结果显示,A、B组比C组表达更多的VEGF mRNA其中A组最多,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AM和SIS均能增加皮肤创面组织中K19阳性细胞数,上调VEGF mRNA的表达、增加VEGF的分泌,其中HAM具有更强的促进皮肤缺损修复和血管形成作用。
霍艳丽马洁华柏树令王军
关键词: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羊膜角蛋白19RT-PCR
多媒体应用于人体解剖学教学的几点体会被引量:1
2010年
人体解剖学属于形态学范畴,传统教学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效率,改善教学效果,但是多媒体课件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还是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因素,不能让多媒体教学课件喧宾夺主。
马洁华张辉霍艳丽祝生源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人体解剖学
皮肤组织工程的新型种子细胞——脂肪干细胞(ADSCs)被引量:1
2012年
皮肤是机体与外界环境接触的屏障,具有抵御外界微生物入侵、代谢、调节体温等重要作用.皮肤缺损的修复是外科领域的一个基本问题,不仅需要创面及时和永久的覆盖而且要能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和外观.目前常用的修复方法—自体皮移植、同种异体皮移植和异种皮移植,都存在着供区不足、免疫排斥和传播疾病等缺陷.因此,寻找一种理想的皮肤替代物成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1].
马洁华霍艳丽罗静娜张辉
关键词:组织工程皮肤脂肪干细胞种子细胞骨髓干细胞
形成性评价体系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20年
为了探索形成性评价体系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选取某高校2018级口腔医学专业59名学生作为教改组,实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以2017级口腔医学专业的61学生为对照组,在教学中采用终结性评价的评价方式,最后通过分析教改组与对照组的期末成绩来判定新评价方式的实施效果。结果显示,教改组期末成绩的及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能有效提高学生系统解剖学的学习效果。
陈英魏亚伟马洁华霍艳丽赵宇
关键词:终结性评价系统解剖学教学改革
脱细胞羊膜与小肠黏膜下层对大鼠皮肤缺损修复中血管形成的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脱细胞羊膜(HAM)与小肠黏膜下层(SIS)促进大鼠皮肤缺损修复过程中血管形成的作用。方法:SD大鼠24只,在两侧背部各做1个直径为1.8cm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HAM覆盖,B组SIS覆盖,C组纱布覆盖。在2周时处死动物取材,HE染色观察皮肤缺损修复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VEGF,RT-PCR检测VEGF mRNA的表达。结果:A组、B组愈合较好。C组愈合较差。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A、B组VEGF阳性细胞显著多于C组,其中A组最多;RT-PCR结果显示,A、B组比C组表达更多的VEGF mRNA,其中A组最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AM和SIS均能上调皮肤创面组织中VEGF mRNA的表达、增加VEGF的分泌,其中HAM具有更强的促进皮肤缺损修复过程中血管形成作用。
霍艳丽马洁华李志鹏孙琳王志祥张力张辉
关键词:肠黏膜脱细胞羊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金属硫蛋白过表达对乳腺癌化疗方案选择的影响(英文)
2009年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在乳腺癌中过表达的意义及其与乳腺癌化疗方案选择的相关性。方法:利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88例乳腺癌组织中MT表达率。结果:MT在乳腺癌中总阳性率为67.05%(59/88)。MT在髓样癌、小叶癌和导管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1.67%,85.71%和62.50%。在浸润型乳腺癌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浸润型癌组(P<0.05);在小叶癌组阳性率高于髓样癌组和导管癌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高于非转移组(P<0.05)。结论:MT表达与乳腺癌的病理类型及有否淋巴结转移相关,检测MT对乳腺癌化疗方案的制定有指导意义。
董建峰马洁华张辉张晓丽薄爱华
关键词:金属硫蛋白乳腺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