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琳华
-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戏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多媒体对中国戏曲文化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多媒体技术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已经广泛应用于文化艺术领域,中国戏曲作为传统艺术的文化经典和国粹,一方面由于艺术传播话语体系重构使文化传承的迫切性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另一方面,戏曲艺术的发展也需要借助现代媒介工具激发创新活力。本文论述了多媒体对中国戏曲文化的影响和变革,使戏曲这颗璀璨的艺术明珠在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熠熠生辉!
- 马琳华肖永亮
- 关键词:戏曲文化虚拟现实
- 宝莲灯
- 2020年
- 设计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形式,结合戏曲宝莲灯来进行设计的一款邀请类的H5。
- 李楠郭雨萱马琳华
- 关键词:宝莲灯中国传统文化
- 考虑文化差异的UI地域性研究——以电影公司网页界面为例被引量:1
- 2010年
- 网络服务成败的标准就是谁比谁具有更大的创新空间,满足不同区域的网民需求。未来UI设计的变化取决于服务对象区域文化的变化。我所提出的新观点就是界面研究区域化的设计与研究。人们所处的区域不同有着不同的思想观念,文化差异塑造他们不同的审美。而使用界面的设计如何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地区的用户。首先它必须符合他的文化观念。能在区域化互联网时代扮演角色的将是运用区域智慧进行创造的更好的服务,将成为我们UI设计的目标和准则。世界经济共同化,物质共同化,信息共同化,在这共同化的时代如何能使我们的信息更好地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UI界面区域化是我们必须实施的准则。
- 马琳华
- 关键词:地域性人机界面设计
- 数字媒体语境下让古戏台文化“活起来”
- 2020年
- 古戏台承载着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价值,凝结着民众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是地方演剧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凝聚着古代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和审美情趣,也记录了社会心理、风俗习惯、宗族观念的演变与戏曲文化的百年兴衰沉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研究中国戏曲文化的"活化石"。目前国内对古戏台文化的研究甚少,而且保护不足,破败的建筑和单调的图文简介,难以引起大众的兴趣和关注。现今移动互联手机、pad等媒介已深入民众生活,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本文探讨引入APP、H5、AI等技术让古戏台文化"活起来",让更多的人了解戏台,更好地传承与保护戏曲文化,让戏曲艺术重换生机!
- 马琳华
- 关键词:移动互联数字媒体
- 浅析移动互联时代的戏曲艺术传播被引量:2
- 2017年
- 21世纪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传播方式迅猛发展,新事物如雨后春笋般蓬勃而出,中国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因其悠久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声腔音乐、精妙的表演技艺、杰出的经典剧目、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成为我国的艺术瑰宝。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其中提及“运用新媒体加强戏曲宣传”的内容,戏曲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保护、传承和创新已成为当代戏曲的核心主题。如何抓住机遇,使戏曲艺术重换生机?这是我们当下应该认真思考的!
- 马琳华
- 关键词:戏曲艺术移动互联
- H5七十周年北京建筑
- 2020年
- 该设计是H5互动,720度无死角,整体手绘设计,主要展现北京70年以来北京标志性建筑的变化,运用中国龙的元素贯穿整幅画面。
- 闫竞文马琳华
- 关键词:标志性建筑手绘设计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