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长生

作品数:1,211 被引量:6,930H指数:3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56篇期刊文章
  • 104篇会议论文
  • 16篇专利
  • 9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56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37篇房颤
  • 517篇心房
  • 488篇心房颤动
  • 404篇消融
  • 280篇导管消融
  • 269篇导管
  • 210篇动脉
  • 188篇血管
  • 186篇冠状
  • 176篇冠状动脉
  • 160篇心律
  • 148篇心律失常
  • 124篇射频消融
  • 117篇消融术
  • 113篇心血管
  • 111篇介入
  • 108篇射频
  • 104篇心脏
  • 103篇心肌
  • 101篇心病

机构

  • 994篇首都医科大学...
  • 87篇中日友好医院
  • 58篇首都医科大学
  • 48篇首都医科大学...
  • 43篇上海市胸科医...
  • 35篇北京大学
  • 32篇中国医学科学...
  • 30篇武汉大学
  • 30篇首都医科大学...
  • 23篇大连医科大学...
  • 2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2篇郑州大学第一...
  • 21篇北京安贞医院
  • 18篇北京医科大学...
  • 16篇江苏省人民医...
  • 15篇北京大学第一...
  • 15篇浙江大学医学...
  • 15篇中华医学会
  • 13篇中国医学科学...
  • 1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186篇马长生
  • 424篇董建增
  • 275篇杜昕
  • 192篇龙德勇
  • 153篇汤日波
  • 152篇刘兴鹏
  • 131篇吕强
  • 125篇康俊萍
  • 121篇聂绍平
  • 120篇喻荣辉
  • 111篇桑才华
  • 95篇蒋晨曦
  • 89篇刘小慧
  • 87篇胡荣
  • 84篇张崟
  • 77篇白融
  • 76篇李松南
  • 71篇胡大一
  • 68篇吴学思
  • 66篇贾长琪

传媒

  • 121篇中华心血管病...
  • 95篇中国心脏起搏...
  • 87篇中华心律失常...
  • 79篇中国介入心脏...
  • 67篇心肺血管病杂...
  • 44篇临床心血管病...
  • 31篇中国医药
  • 30篇中华内科杂志
  • 26篇中华医学杂志
  • 26篇中国实用内科...
  • 26篇中华医学信息...
  • 23篇中国心血管病...
  • 21篇心血管病学进...
  • 20篇中国循环杂志
  • 16篇中国医刊
  • 13篇中华老年心脑...
  • 1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0篇内科理论与实...
  • 9篇中华老年医学...
  • 9篇心脏起搏与心...

年份

  • 1篇2024
  • 30篇2023
  • 29篇2022
  • 34篇2021
  • 39篇2020
  • 29篇2019
  • 36篇2018
  • 38篇2017
  • 49篇2016
  • 43篇2015
  • 58篇2014
  • 43篇2013
  • 39篇2012
  • 61篇2011
  • 61篇2010
  • 65篇2009
  • 70篇2008
  • 75篇2007
  • 76篇2006
  • 58篇2005
1,2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维纳卡兰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维纳卡兰通过在房颤发作时选择性地阻滞心房钠离子和钾离子通道而迅速转复房颤,CRAFT试验和ACT系列试验等证实了维纳卡兰在转复新发房颤、外科术后房颤及维持窦性心律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维纳卡兰在房颤药物治疗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前景有赖于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来评价。
马长生陈珂
关键词:抗心律失常药物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被引量:1
2012年
不良反应利多卡因属1b类AAD,主要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其不良反应多发生于神经系统,如眩晕、感觉异常、意识模糊、谵妄、昏迷、视力模糊、言语不清、定向障碍、癫痫大发作等。这些不良反应在儿童、老年人常见,并与剂量和输液速度有关。利多卡因的代谢产物同样具有神经毒性作用,
马长生陈珂
关键词:抗心律失常药物室性心律失常神经毒性作用利多卡因癫痫大发作
贴式可穿戴动态心电记录分析系统对心律失常检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评估贴式可穿戴动态心电记录分析系统检测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研究纳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可疑心律失常患者115例。使用传统的24 h动态心电记录分析仪(对照组)和贴式可穿戴动态心电记录分析系统(试验组)同时记录动态心电图。主要终点是在监测期间内检测到的心律失常,定义为室上性心动过速(连续≥3跳)、室性心动过速(连续≥4跳)、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持续≥1 min)、心脏停搏(≥3 s)、室上性早搏(累计≥10000跳)、室性早搏(累计≥10000跳)。以对照组检测结果为金标准,计算试验组的敏感性作为主要有效性评价指标。安全性评价指标为试验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试验组检测心律失常的敏感性在全分析集为99.09%(95%CI:95.03%~99.84%),在符合方案集为99.07%(95%CI:94.94%~99.84%),95%CI下限均高于标准值85%。试验组患者的佩戴舒适度及应用偏好均优于对照组(P<0.0001),两组记录心电图波形一致率为92.7%。在试验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不良事件。结论贴式可穿戴动态心电记录分析系统可以安全有效地检测心律失常,可作为传统动态心电记录分析仪的替代方案。
吴嘉慧张筑欣王建旗金泽宁戴雯莉管宇田俊萍蒋超黎旭贾长琪胡荣杜昕董建增马长生
关键词:心律失常有效性安全性
Marshall韧带无水乙醇消融系统
本发明涉及Marshall韧带无水乙醇消融系统,包括:造影标测电生理导管、专用导引鞘管、导引钢丝、化学消融球囊导管。Marshall韧带无水乙醇消融系统,将造影标测电生理导管通过导引鞘管,经股静脉途径插入冠状静脉窦,记录...
李松南马长生董建增白融桑才华蒋晨曦贺晓楠
文献传递
解读2007年ESH/ESC欧洲高血压指南
高血压病是一种独立的慢性病,也是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近年来大量循证医学证据的出现,ESH/ESC于2007年公布了新的高血压指南。新指南在保持了2003年指南的框架的同时,总结...
马长生乔岩
关键词:高血压病脑卒中心肌梗死循证医学降压治疗
文献传递
《ACC/AHA/ESC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与心脏性猝死的预防指南—2006》解读(二)被引量:15
2007年
刘兴鹏董建增马长生
关键词:ACC/AHA室性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自动体外除颤器ESC抗心律失常药物
三维标测与肺静脉环状标测联合应用于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探讨左心房三维电解剖标测与肺静脉环状标测联合指导下行心房颤动 (房颤 )导管消融术治疗房颤的可行性。方法 连续 14例药物治疗无效的房颤患者 ,男 10例 ,女 4例 ,平均年龄 5 2 4± 12 8(2 8~ 74 )岁 ,平均左心房内径 4 6 7± 5 4mm。其中阵发性房颤 10例、永久性房颤 3例、持续性房颤 1例。首先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左心房基质改良术 ,然后在肺静脉环状标测指导下行肺静脉节段性消融术。消融终点包括以下三点 :(1)完成所有预设的左心房消融径线 ;(2 )全部肺静脉均达电隔离 ;(3)阴性诱发结果。结果  (1) 10例 (71 4 % )阵发性房颤达到消融终点 ;(2 )手术的总操作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分别为 2 92± 4 9min和 5 4± 9min ;(3)随访 5 2± 5 7(1~ 2 3)周 ,7例 (5 0 % )阵发性房颤患者可以无需抗心律失常药物而维持窦性心律 ,3例 (2 1 4 % )阵发性房颤发作显著减少 ,4例 (2 8 6 % )持续性 永久性房颤仍为房颤 ;(4 )术中及随访期无任何操作相关并发症。结论 左心房三维标测与肺静脉环状标测联合应用于房颤的导管消融术安全可行 。
马长生董建增王京刘兴鹏龙德勇刘小青储慧民胡福莉
关键词:肺静脉标测导管消融术心房颤动消融终点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治疗的适应证:可以从宽被引量:6
2006年
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作为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适应证已经被公认。在近期的研究中,环肺静脉前庭电学隔离术或左心房基质改良术被用于持续性/永久性房颤、伴有一定器质性心脏病基础或者一心力衰竭的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结果显示其成功率高达70%.90%,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2%。因此,现阶段在有经验的中心,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适应证可以从宽。
马长生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适应证
慢性房颤导管消融的收益与风险
2008年
慢性或永久性房颤在临床上时常难以准确界定,一方面患者房颤持续的时间难以明确计数;再者,房颤发病后何时得以确诊,也决定了房颤类型的归属。因此,有时慢性房颤会以阵发性、持续性房颤的形式出现,但其发病时间可能已有数年之久。2006年ACC/AHA/ESC联合公布的房颤治疗指南中,将慢性房颤定义为:药物或电复律无法有效维持窦性心律;或医患决定不再尝试转复房颤,维持窦性心律,
马长生
关键词:慢性房颤导管消融维持窦性心律ACC/AHA永久性房颤持续性房颤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治疗的适应证
影响房颤导管消融适应证选择的因素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效果-1 Haissaguerre et al(2004) 368 cases,Cure rate:69% Pappone et al(ACC,2005) 6442 ca...
马长生
文献传递
共1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