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骆新兰

作品数:148 被引量:729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5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6篇医药卫生
  • 1篇冶金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7篇细胞
  • 37篇免疫
  • 36篇淋巴
  • 34篇病理
  • 31篇淋巴瘤
  • 27篇肿瘤
  • 21篇免疫组织
  • 20篇染色
  • 20篇组织化学
  • 20篇细胞淋巴瘤
  • 20篇免疫组织化学
  • 16篇临床病理
  • 14篇切片
  • 13篇上皮
  • 13篇基因
  • 11篇腺癌
  • 11篇免疫表型
  • 11篇表型
  • 9篇乳腺
  • 9篇乳腺癌

机构

  • 138篇广东省人民医...
  • 10篇广东省人民医...
  • 7篇广东省医学科...
  • 6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汕头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山医学院
  • 1篇东莞市莞城医...
  • 1篇深圳市宝安区...
  • 1篇肇庆市第二人...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48篇骆新兰
  • 82篇刘艳辉
  • 64篇庄恒国
  • 47篇罗东兰
  • 34篇朱小兰
  • 28篇姚军
  • 27篇许洁
  • 25篇张威
  • 25篇林华欢
  • 22篇徐方平
  • 21篇张芬
  • 20篇刘雪峰
  • 17篇李丽
  • 17篇蔡秀玲
  • 15篇林兴滔
  • 14篇武鸿美
  • 14篇梅平
  • 13篇豆文宪
  • 12篇陈洁
  • 12篇张明辉

传媒

  • 45篇中华病理学杂...
  • 28篇临床与实验病...
  • 23篇诊断病理学杂...
  • 4篇广东医学
  • 3篇癌症
  • 3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2006全国...
  • 2篇2006全国...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眼科研究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9篇2013
  • 7篇2012
  • 12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8篇2008
  • 8篇2007
  • 16篇2006
  • 10篇2005
  • 2篇2003
  • 10篇2002
1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狼疮性肾炎144例临床和病理分析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狼疮性肾炎患者144例病历资料,在B超下行肾活检,进行病理分型。标本分别做直接免疫荧光、光镜和电镜检查,并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44例患者中,Ⅳ型最多,占55.6%;其次是Ⅴ型和Ⅲ型,分别占17.4%和15.3%;Ⅱ型、Ⅲ+Ⅴ型和Ⅳ+Ⅴ型相对少见。Ⅱ型多表现为隐匿性肾炎;Ⅲ型多表现为肾炎综合征;Ⅴ型和Ⅳ+Ⅴ型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Ⅳ型多表现为肾炎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Ⅱ型荧光沉积部位以系膜区(Ms)为主,Ⅴ型和Ⅳ+Ⅴ型荧光沉积部位以肾小球毛细血管壁(GCW)为主,Ⅲ型和Ⅳ型荧光沉积部位以GCW+Ms为主。Ⅳ型和Ⅳ+Ⅴ型的AI和CI评分要高于其他类型。结论不同类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均有一定的特点,这对于狼疮性肾炎的分型诊断、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张明辉刘艳辉骆新兰姚军林华欢罗东兰张芬庄恒国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肾活检
近端型上皮样肉瘤一例
2006年
患者男,51岁,右会阴肿物2个多月,疼痛难忍,行走时加剧,于2005年3月入院。体检:右侧会阴部一5cm×2cm质硬肿物,压痛,边缘清,活动,皮肤克红肿和破溃,皮温稍高,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无肿大。MRI示皮下组织深面与右侧阴茎海绵体间包块,考虑为尿道周围腺炎性包块。术中见:皮下肿物,约5cm×5cm,包膜完整。
魏清柱刘艳辉庄恒国罗东兰骆新兰
关键词:上皮样肉瘤近端腹股沟淋巴结炎性包块阴茎海绵体皮下肿物
胃癌及癌前病变细胞增殖和凋亡与bcL2/bax表达关系的研究
目的:观察细胞凋亡和增殖及其调控基因在胃癌及癌前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异常变化,探讨细胞凋亡在胃癌演变中的作用.方法:对128例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和正常人,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未能(TUNEL)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胃粘膜上皮细胞凋...
李子俊林秋雄王启仪林华欢骆新兰詹德娟
文献传递
不同病理分级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分级的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NE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根据2010年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标准对139例消化系统NEN进行病理分级,复习其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突触素、嗜铬粒素A(CgA)和Ki-67。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生存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Cox回归分析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139例NEN病例中,1级88例(63.3%),2级9例(6.5%),3级42例(30.2%)。不同病理分级的病例在肿瘤大小、浸润深度、脉管癌栓、神经侵犯、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级和2级病例多为弥漫性表达突触素和CgA,而3级病例常为局灶性表达突触素和CgA。生存分析显示3组病例生存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分级的}肖化系统NEN在临床病理、预后等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临床工作中,要严格按照新标准对消化系统NEN进行命名和分级,以指导临床做出最佳治疗的选择和预后判断。
张明辉刘艳辉骆新兰林兴滔庄恒国
关键词:消化系统肿瘤神经内分泌预后
具有血管周上皮样细胞分化的肿瘤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研究具有血管周上皮样细胞分化的肿瘤(PEComas)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筛查外检工作中形态学上有 PEComas 特征的病例加做免疫组化后确定属于 PEComa 的病例,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尤其是有无结节性硬化表现)、病理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部分病例的随访。结果共39例 PEComas 家族的病例。发生于肾30例,肝4例,肺1例,子宫及阔韧带1例,鼻腔1例,腹壁1例,腹膜后1例。未发现伴有 TSC 相关症状的病例。免疫组化检测提示 Melan-A是敏感性最高的抗体,表达率达95%(37/39),HMB45和 MiTF 分别是82%(32/39)和46%(18/39)。SMA82%(32/39)病例表达。Desmin 表达率26%(10/39)。S100表达率15%(6/39)。CD117仅10%病例灶性表达,且强度都较弱。没有病例表达 CK 和 CD34。20例病例随访资料显示,19例无病生存,1例带瘤存活。结论 PEComa 具有独特的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特征,需要与多种肿瘤鉴别,其严格的恶性标准尚需更多的病例和随访资料来证实。
罗东兰刘艳辉庄恒国骆新兰
关键词:上皮样细胞细胞分化肿瘤
FBW7功能失活通过Brg1降解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生长与侵袭
目的 FBW7,已被证实为一个确切而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编码泛素连接酶E3,参与了多种肿瘤的发病进程。本研究为了观察FBW7 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相关性,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检测302 例E...
徐方平刘艳辉骆新兰许洁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增殖
同时发生myc和bcl-2/IgH或bcl-6易位的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观察同时发生mye和bcl-2/IgH或bcl-6易位的B细胞淋巴瘤(“双击”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145例经活检诊断的侵袭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病例石蜡包埋组织,其中包括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129例,具有介于DLBCL和伯基特淋巴瘤(BL)之间特征无法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BCLU)5例,BL7例和高级别滤泡淋巴瘤合并DLBCL4例,在组织芯片上进行myc、bcl-2/IgH和bcl-6系列探针的问期荧光原位杂交检测,记录基因易位情况、拷贝数变化和其他基因异常,同时收集病例的临床、病理学及随访资料。结果共检测出同时发生myc和bcl-2或bcl-6基因易位(“双击”淋巴瘤)病例5例,检出率5/145(3.4%);其中myc伴bcl-2易位2例(原形态学诊断1例是DLBCL,1例是BCLU);myc伴bcl-6易位3例,均为DLBCL。Ki-67阳性指数60%~100%。另发现3例bcl-2伴bcl-6易位,均为DLBCL。其余DLBCL病例中出现单个基因易位或拷贝数增加的占51.2%(66/129)。随访资料显示,5例“双击”淋巴瘤患者中3例在诊断后2年内死亡,1例失访,1例随访36个月无病生存。结论“双击”淋巴瘤属于罕见病例,主要根据基因检测手段来诊断,形态学上不完全等同于2008WHO分类中的BCLU这一亚型,还可表现为其他的形态学谱系。大部分患者预后差。
罗东兰刘艳辉张芬徐方平颜黎栩陈洁许洁骆新兰庄恒国
P16和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研究P16和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05年9月至2007年8月间广东省人民医院40例正常宫颈组织、10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56例宫颈浸润癌中P16和Ki-67的表达,并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检测高危型HPVDNA。结果P16和Ki-67的表达强度与CIN的严重程度分别呈正相关(P<0.01)。P16和Ki-67在CINⅡ、CINⅢ、宫颈鳞癌及腺癌中表达呈阳性至强阳性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及CIN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88.9%(177/199),其中正常宫颈42.5%、CINⅠ87.5%、CINⅡ与CINⅢ均100%、宫颈鳞癌98.0%、腺癌60.0%。高危型HPVDNA负荷量与P16、Ki-67的表达强度分别呈正相关(P<0.01)。结论P16和Ki-67的表达强度与CIN的严重程度以及高危型HPVDNA负荷量密切相关;P16和Ki-67可作为诊断CINⅡ及CINⅢ的重要辅助指标。
岑坚敏钱德英骆新兰林爱华赵杨舒焰红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P16KI-67人乳头瘤病毒
富于淋巴细胞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免疫表型
2002年
目的 研究富于淋巴细胞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  5 6例单凭形态学诊断的霍奇金淋巴瘤进行SP法免疫组化检测 ,根据WHO新分类进行重新分类。结果  47例被诊断为霍奇金淋巴瘤 ,其中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 2例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43例 ,未分类 2例。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中富于淋巴细胞性 3例 ,结节硬化性 17例 ,混合细胞性 2 1例 ,淋巴细胞消减性 2例。富于淋巴细胞性的瘤细胞呈CD3 0和CD15阳性、CD2 0和CD3阴性 ;背景细胞中小淋巴细胞CD3阳性较多 ,其中TIA -1阳性细胞明显增多 ,CD5 7阳性细胞稀少。结论 瘤细胞对CD3 0 ,CD15 ,CD2 0和CD3及背景细胞对CD2 0 ,CD3 ,CD5 7和TIA -1的免疫表型有助于富于淋巴细胞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刘艳辉庄恒国廖新波骆新兰罗东兰蔡秀玲
关键词:免疫表型免疫组织化学
FISH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的意义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在宫颈脱落细胞中检测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人端粒酶基因(hTERC)的扩增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22例正常宫颈脱落细胞、38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43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及36例宫颈鳞状细胞癌脱落细胞中hTERC的表达情况。结果 hTERC基因在正常宫颈脱落细胞、LSIL、HSIL及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5%、23.68%、86.05%和91.67%。各组hTERC基因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组与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 hTERC基因高表达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经细胞学检测hTERC基因有望作为宫颈癌筛查及宫颈病变预后预测的辅助指标。
梅平刘艳辉骆新兰李丽许洁李旻邝丽娟庄恒国
关键词:HTERC基因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