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心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功能
  • 1篇心绞痛
  • 1篇心绞痛患者
  • 1篇心脏
  • 1篇心脏不良事件
  • 1篇型心
  • 1篇型心绞痛
  • 1篇性别特性
  • 1篇血凝状态
  • 1篇药物
  • 1篇药物联合
  • 1篇他汀
  • 1篇他汀类
  • 1篇他汀类药
  • 1篇他汀类药物
  • 1篇替罗非班

机构

  • 3篇北京市平谷区...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安贞医院

作者

  • 4篇高筱红
  • 3篇金洪珍
  • 1篇王晓
  • 1篇金红珍
  • 1篇周书文
  • 1篇马立永
  • 1篇刘君

传媒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替罗非班、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三联抗血小板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及对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患者均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采用替罗非班、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三联抗血小板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对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2组治疗前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对药物的反应情况MA-ADP抑制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小板对药物AA抑制率、ADP抑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为33.33%,2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采用替罗非班、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三联抗血小板治疗效果理想,能降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赵春勇魏广林高筱红金洪珍赵雪东王晓
关键词:替罗非班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心脏不良事件
不同性别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连续住院的676例U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回顾性分析不同性别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67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68.8%比31.2%);与男性组比较,女性组年龄偏高,多合并高血压,胆固醇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及血小板计数水平高[分别为(70.39±9.56)岁与(63.85±11.85)岁,78.70%与68.2%,(4.59±1.10)mmol/L与(4.10±1.02)mmol/L,(6.54±2.29)mmol/L与(6.16±2.16)mmol/L,(234.92±59.39)×10^9/L与(211.39±60.87)×10^9/L],而吸烟、饮酒、血尿酸水平较男性低[分别为7.60%与50.10%,1.40%与21.30%,(315.23±100.85)mmol/L与(341.90±99.99)mmol/L];男性组住院期间行冠脉造影术的比例较女性组高(76.60%比69.20%),两组冠脉病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女性组住院病死率高于男性组(3.30%比1.10%)。结论uA患者中男性发病率及住院期间行冠脉造影术的比例高于女性,两者发病的危险因素存在差异,两者冠脉病变情况未见差异,但女性住院病死率高于男性。
金洪珍高筱红刘君
关键词:心绞痛性别特性
不同他汀类药物联合比伐卢定对急性心梗患者PCI术后心肌功能、血凝状态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比较不同他汀类药物联合比伐卢定对急性心梗患者PCI术后心肌功能、血凝状态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比较北京安贞医院2012年9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n=42)和B组(n=38)。两组患者均行PCI术,术前静脉给予注射用比伐卢定。A组于术前应用瑞舒伐他汀钙片,B组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前后的心脏射血分数(EF值)、二尖瓣血流舒张与收缩期最大流速的比值(E/A)、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EF、E/A、Fg、D-D、hs-CRP、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EF、E/A分别为(58.60±12.71)%、(0.95±0.41),高于B组的(52.93±10.80)%、(0.84±0.37),Fg、D-D、hs-CRP、IL-6分别为(3.64±0.81)g/L、(0.41±0.20)mg/L、(23.65±3.82)mg/L、(17.61±3.22)U/L,低于B组的(4.02±0.63)g/L、(0.81±0.42)mg/L、(31.61±4.40)mg/L、(26.00±2.73)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阿托伐他汀比较,瑞舒伐他汀联合比伐卢定可更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肌功能及血凝状态,并使炎症因子得到有效抑制,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赵春勇高筱红金洪珍魏广林任红梅王晓甄雷赵雪东郝鹏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比伐卢定血凝状态
北京市平谷区社区居民冠心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1
2013年
目的:分析目前北京市平谷区医院辖区社区居民冠心病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全部冠心病患者,填写调查表,记录性别、年龄、体重、职业、吸烟、饮酒、病史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中,男性占67.30%,明显的多于女性(32.70%),男女患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平均年龄(59.17±10.067)岁;以45~75岁之间多见,占全部患者总数的84.2%,尤其是55~64岁是发病高峰期,但35~44岁的患者也占9.32%,患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男性患者中超重者320人(75.1%),非超重者106人(24.9%);女性患者中超重者165人(79.7%),非超重者42人(20.3%),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职业以工人、农民居多,占总数的87.21%。在男性患者中吸烟者的比例高达67.61%;冠心病合并疾病中,高血压最多,占56.08%,其次为糖尿病,占18.96%。结论:冠心病为我院辖区心血管领域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有必要建立患者个人档案,实行定期随访,指导用药,控制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高筱红金红珍任春琦周书文马立永魏广林
关键词:冠心病流行病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