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丽萍
- 作品数:14 被引量:126H指数:5
- 供职机构:莱芜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颅多普勒超声辅助动脉溶栓后联合活血化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25
- 2017年
- 目的:观察经颅多普勒超声辅助动脉溶栓联合活血化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优化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SPSS 19.0生成随机数字表,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动脉溶栓,并给予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辅助溶栓,术后给予双重抗血小板聚集、扩容、改善血液循环及神经保护等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后再口服活血化瘀汤,连续服用14 d,治疗前、治疗后7 d、治疗后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前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血细胞比容(HCT)、全血高切黏度(HWBV)、全血低切黏度(LW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a(TNF-a)]及血浆和肽素(copeptin)检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7 d、治疗后14d的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均P<0.05),Barthel指数均明显升高(均P<0.05),但研究组NIHSS评分下降更明显(均P<0.05),Barthel指数升高更明显(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HCT、HWBV、LWBV、PV、FIB均明显下降(均P<0.05),对照组仅HWBV、LWBV、PV明显下降(均P<0.05),且研究组HCT、HWBV、LWBV、FIB下降更明显(均P<0.05)。两组治疗后IL-6、hs-CRP、TNF-a、copeptin均明显下降,但研究组IL-6、hs-CRP、TNF-a、copeptin下降更明显(P均<0.05)。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652,P<0.05)。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辅助动脉溶栓后再联合活血化瘀汤可优化临床治疗效果,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及和肽素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恢复对病灶脑组织的供血供氧,促进神经功能缺损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 魏丽萍司君增亓晓丽
-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动脉溶栓活血化瘀汤
- 进展性脑梗死的肝素化治疗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一直以来,进展性脑梗死发病率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常导致高致残率的发生。我科采用普通肝素微泵持续静滴治疗早期进展性脑梗死,取得满意疗效。
- 郑立峰王爱兰亓爱芹魏丽萍
-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肝素化普通肝素肠溶阿司匹林肝素钠凝血功能紊乱
- 尤瑞克林联合持续泵入普通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2年
- 进展性脑梗死是指脑梗死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轻微,但呈渐进性加重,在48h内仍不断进展,直至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它是多种原因、多种机制共同参与的复杂状态,发病率23-46%,其致死率和致残率均高[1-2]。
- 吴孟海魏丽萍亓勤德
-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普通肝素尤瑞克林持续泵神经功能缺失症状
-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8
- 2014年
-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服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照组单独应用盐酸多奈哌齐。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各进行1次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及P300检测,并检测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MMSE的评分显著提高,而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P300波幅均上升,潜伏期均有所缩短,但观察组变化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单用盐酸多奈哌齐相比效果更为显著,能有效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脑部活动状态以及患者认知能力,且安全性良好。
- 司君增魏丽萍吴孟海亓勤德
- 关键词:丁苯酞软胶囊盐酸多奈哌齐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 运动神经元病神经肌电图检查的临床研究
- 2013年
- 目的:对神经肌电图在检查运动神经元病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临床确诊的30例患者进行研究,选测3个以上有或没有病理改变的肢体的肌电图和神经电图。结果:经检测的大部分肌肉有插入电位延长和/或出现少量~大量(+~+++)纤颤、正锐波的情况,小部分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有所减慢,且运动末梢潜伏时间延迟。结论:神经肌电图在诊断运动神经元病中非常重要。
- 陈翠玲魏丽萍
- 关键词:运动神经元病神经肌电图
- 三七通舒胶囊治疗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观察
- 2011年
- 脑血管痉挛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脑局部血管收缩及脑血流量减少,导致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痉挛的脑血流表现以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痉挛为主、大脑后动脉次之、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痉挛少见,以平均血流速度(Vm)明显增高,阻力指数、脉动指数(PI)稍高于正常为特点,而无其他参数及频谱图像的改变,
- 魏丽萍梁燕
- 关键词:脑血管痉挛三七通舒胶囊疗效观察脑血流量减少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 阿托伐他汀联合血塞通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血塞通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RP、血脂、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血塞通治疗,3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测血清CRP、血脂指标及凝血功能,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 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 APTT)、CRP、IMT、颈动脉斑块面积、NIHSS评分分别为(18.07±2.24) s、(36.59±3.52) s、(11.2±3.6) mg/L、(0.57±0.16) mm、(1.36±0.32)cm2、(9.31±2.06)分,对照组分别为(15.24±1.88) s、(31.84±2.55) s、(26.4±6.7) mg/L、(0.68±0.13)mm、(1.55±0.37)cm^2、(15.86±2.25)分,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46、3.602、6.042、3.335、3.509、6.003,均P<0.05或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67,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血塞通能有效调节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及凝血功能,抑制血管炎性反应,稳定或逆转颈动脉斑块,缩小颈动脉IMT,抑制血栓形成及进展,改善脑梗死部位缺血缺氧和缺损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 魏丽萍谷晓林司君增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血塞通脑梗死老年人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中GDF-15、CRP水平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生长因子15(GDF-15)和C反应蛋白(CRP)对脑梗死疾病的临床分级的相关性影响。方法对1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和6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同时进行外周血GDF-15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和CRP光散射比浊法测定,对检测结果与疾病的临床分型作相关性分析。结果重、中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GDF-15、CRP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型脑梗死和对照组(P<0.05)。轻型脑梗死患者的GDF-15、CRP检测水平稍微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F-15、CRP水平呈正相关性(R2=0.28,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中GDF-15、CRP水平均高于健康水平,GDF-15对CRP具有正性影响,两组检测结果对疾病的诊断和病情分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刘琳魏丽萍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GDF-15CRP
- 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和氧化应激的影响被引量:55
- 2018年
-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氧化应激的影响,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2月莱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符合入组标准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按收治顺序随机分为甲钴胺组(35例)、α-硫辛酸(35例)、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组(35例),甲钴胺组静脉滴注甲钴胺,500μg/次,1次/d;α-硫辛酸组静脉滴注α-硫辛酸,600mg/次,1次/d;联合治疗组静脉滴注甲钴胺,500μg/次,1次/d,静脉滴注α-硫辛酸,600 mg/次,1次/d。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治疗后进行糖尿病神经病变症状评分,用肌电仪测定神经传导速度,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血清中丙二醛(MDA)水平,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评价3组临床疗效。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疼痛、麻木、烧灼感和感觉异常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疼痛、麻木、烧灼感和感觉异常评分明显低于甲钴胺组和α-硫辛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组患者治疗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联合治疗组治疗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明显高于甲钴胺组和α-硫辛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α-硫辛酸组、联合治疗组治疗后MD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SOD活力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联合治疗组治疗后MDA水平明显低于甲钴胺组和α-硫辛酸组,SOD活力明显高于甲钴胺组和α-硫辛酸组,α-硫辛酸组治疗后MDA水平明显低于甲钴胺�
- 谷晓林魏丽萍
- 关键词:周围神经病变甲钴胺Α-硫辛酸神经传导速度氧化应激
- 葡萄糖脑苷脂酶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研究中国山东人群帕金森病患者的葡萄糖脑苷脂酶(Glucocerebrosidase,GBA)基因N370S、V394L和L444P突变位点多态性,探讨GBA基因突变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产物直接DNA测序法对60例帕金森病患者及60例正常对照组的9、10号外显子进行检测,然后进行测序对比分析。结果测序结果显示帕金森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GBA基因外显子9和外显子10核苷酸序列完全一致,未发现突变点。结论该研究不支持GBA基因N370S、V394L和L444P突变位点是中国山东人群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
- 司君增魏丽萍郭秀玲宋方禹亓勤德
- 关键词:帕金森病基因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