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卓

作品数:17 被引量:187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江豚
  • 4篇白暨豚
  • 4篇长江
  • 2篇种群
  • 2篇物种
  • 2篇物种保护
  • 2篇江段
  • 2篇保护区
  • 1篇动物
  • 1篇动物保护
  • 1篇洞庭湖
  • 1篇雄性
  • 1篇血清睾酮
  • 1篇野生动物
  • 1篇野生动物保护
  • 1篇遗传多样性分...
  • 1篇珍稀
  • 1篇珍稀水生动物
  • 1篇脂肪酸
  • 1篇三峡工程

机构

  • 14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4篇魏卓
  • 9篇张先锋
  • 8篇王丁
  • 7篇赵庆中
  • 7篇王克雄
  • 5篇杨健
  • 5篇王小强
  • 5篇匡新安
  • 4篇刘仁俊
  • 3篇陈道权
  • 3篇陈佩薰
  • 2篇郑劲松
  • 1篇李松海
  • 1篇高道斌
  • 1篇龚伟民
  • 1篇闻根芳
  • 1篇胡良慧
  • 1篇肖文
  • 1篇郝玉江
  • 1篇夏军红

传媒

  • 3篇水生生物学报
  • 2篇Curren...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森林与人类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海洋世界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高技术通讯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0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9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池养雄性白鱀豚性自慰行为与血清睾酮浓度之间的关系被引量:5
2002年
自 1996年 3月至 1998年 12月 ,作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每月 1次测定雄性白豚 (Lipotesvexillifer)“淇淇”血清睾酮浓度。春季每天 1次 ,其它季节每三天 1次 ,每次 1h ,用目标动物取样法观察“淇淇”的行为。结果发现 ,性自慰 (腹面贴池壁、伸出阴茎 )行为的发生频率和血清睾酮激素水平都有周期性变化 ,春季为高峰期 ,秋季有 1个小峰 ,性自慰行为与血清睾酮激素浓度两者的周期较为一致。从性自慰行为和血清睾酮激素水平季节变化 ,推测出“淇淇”性腺活动的周期性变化 ,活动期为 2~ 10月 ,血清睾酮浓度为 2 4 8~ 9 6 6ng/ml;春季高峰在 4月前后 ,血清睾酮浓度为 3 4 4~ 9 6 6ng/ml;秋季小峰在 10月 ,血清睾酮浓度为 3 33~4 2 5ng/ml;11月至次年 1月为性腺活动相对静止期 ,血清睾酮浓度为 1 2 4~ 2 85ng/ml。白豚是一种季节性繁殖动物 ,繁殖高峰期在 4月前后。
陈道权赵庆中王克雄张先锋魏卓匡新安龚伟民王小强刘仁俊王丁
关键词:血清睾酮
珍稀水生动物白暨豚油中脂肪酸的GC/MS分析
1991年
白暨豚是一种珍稀水生动物.本文报道了运用 Dexsil-300GC 毛细管柱色质联用仪,对白(?)豚油中脂肪酸进行了分析鉴定,并检测到了22种脂肪酸,其中主要脂肪酸是十四碳烯酸、十六碳烯酸和十八碳烯酸.
张银华闻根芳魏卓
关键词:白暨豚脂肪酸
长江江豚迁地保护
王丁张先锋王克雄赵庆中郑劲松郝玉江刘仁俊陈道权魏卓李松海胡良慧高道斌陈佩薰杨健匡新安王小强
该成果包括两个方面的核心内容:一是在湖北石首天鹅洲故道建立了首个长江江豚迁地保护群体,通过对该群体十几年来的保护和研究,发展了包括种群监测、繁殖和遗传管理、生境规划等系列技术,并使该群体发展成为一个具有30余头个体的长江...
关键词:
关键词:人工饲养技术水生野生动物保护
白鱀豚的现状和三峡工程对白鱀豚的影响评价及保护对策被引量:18
1993年
本文评价了白(既鱼)豚的现状。白(既鱼)豚目前仅存约Z00头,其种群数量仍在进一步下降之中。白(既鱼)豚的分布上限为湖北枝城,下限为江苏浏河口,分布型式为间断性分布。三峡工程对白(既鱼)豚的影响是间接的。受建坝后坝下河床冲刷的影响,白(既鱼)豚的分布范围将压缩155km,分布上限下移至新厂,约5%的白(既鱼)豚将被迫迁移。由于航道条件改善,运输船只增加,白(既鱼)豚被螺旋桨击毙的威胁加大。此外,鱼类资源受到不利影响会间接影响到白(既鱼)豚。建立长江天鹅洲半自然保护区是一可行、有效、富有特色的保护对策。
陈佩薰张先锋魏卓赵庆中王小强张国成杨健
关键词:三峡工程白暨豚
长江江豚对八里江江段的利用及其栖息地现状的初步评价被引量:37
2003年
通过定点和流动观察的方法 ,作者使用行为指数和栖息地利用指数定量分析了长江江豚 (Neophocaenaphocaenoidesasiaeorientalis)于 1996~ 2 0 0 0年间对八里江江段的利用和选择状况。结果表明 :江豚在八里江江段的行为指数大小顺序为摄食 >抚幼 >玩耍 >休息 ,摄食和抚幼是江豚在八里江江段的优势行为 ;江豚栖息于离岸距离 10 0~ 30 0m的近岸带占 81 8% ,栖息于水深小于 9m的水区占 73 3% ;江豚分布密度随水深增加而逐步递减 (典型的指数分布 ) ;江豚活动水区的流速范围是 0 3~ 1 2m/s ,透明度范围是 0 2~ 0 8m ,江豚在八里江江段对水体流速和透明度没有明显的选择性 ;栖息地利用指数高的断面一般是饵料鱼类聚集、 2~ 4股水流的交汇处。八里江江段的众多异质小生境为江豚提供了充足饵料和繁育抚幼的适宜场所 ;同时八里江江段为江豚提供了庇护、休息和玩耍的足够活动空间。八里江江段成为长江干流适宜江豚活动的最佳栖息地之一 。
魏卓张先锋王克雄赵庆中匡新安王小强王丁
关键词:生境分析
白鱀豚及长江江豚种群现状和保护研究进展
白鱀豚(Lipotes vexillifer)和长江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iaeorientalis)是仅生存于长江中下游的我国特有的两种珍稀水生哺乳动物。白鱀豚种群数量已不到100...
王丁张先锋魏卓王克雄赵庆中陈道权刘仁俊
关键词:种群现状
文献传递
长江八里江江段江豚种群数量、行为及其活动规律与保护被引量:45
2002年
198 9~ 1999年 ,在长江八里江江段对江豚进行了 2 8次往返观察和 8次定点观察。结果表明 ,近 10年八里江江段江豚种群数量逐年呈明显递减趋势 ,平均每年以 7.3%速率递减 ;1996年后 ,枯水季节江豚不再进行江—湖迁移 ,其活动范围仅限于 2 0km的长江八里江江段 ,较 1993年以前缩短了约 40km。江豚在八里江江段的行为多种多样 ,通过对江豚种群在八里江江段的集群、摄食、逃避、发情与交配、抚幼、歇息和玩耍行为的描述、比较和分析 ,认为长江八里江江段是江豚典型的摄食和抚幼场所 ,同时也是江豚大规模集群的适宜栖居地。提出加强八里江江段江豚种群常年监测的必要性 。
魏卓王丁张先锋赵庆中王克雄匡新安
关键词:长江江豚种群
长江天鹅洲故道江豚的集群规模及其时空分布被引量:18
2004年
2 0 0 1年 5月至 2 0 0 2年 4月 ,选择使用岸上定点观察、流动观察和水上流动观察 3种观察方式 ,对长江天鹅洲故道内约 2 0头江豚的集群状况进行了一个周年的监测 ,共观察到江豚集群 5 88次。结果表明 :天鹅洲故道内江豚以集群的方式迁移和活动 ,集群规模从 2— 2 0头不等 ,一般分成 2个 9— 11头规模的亚群体 ,2个亚群体活动范围相对独立 ,其活动主要为D区和H区。每个亚群体又常分成规模较小的核心群体 ,其中 3头集群最多。一年中春、秋和冬季江豚集群状况基本相同 ,而夏季有所差别。天鹅洲故道江豚集群在白天期间有 3个高峰期 ,主要发生在9:0 0— 11:30 ;12 :30— 16 :15和 17:15— 18:0 0 ;正午时间 ,江豚的集群活动处于相对低谷。江豚集群相对集中在天鹅洲故道D、E、F、G和H区域 ,占 70 % ,江豚在上下区域集群相对较少。根据江豚集群规模在天鹅洲故道的时空分布规律 ,作者对长江天鹅洲保护区江豚群体的保护与管理提出了科学的合理化建议。
魏卓王丁张先锋王克雄高道斌
关键词:长江江豚集群物种保护
愿长江女神永留倩影——白鳍豚、江豚保护工作回顾
2004年
白鳍豚与长江江豚不仅属于长江,也不仅属于中国,白鳍豚与长江江豚更属于世界,属于大自然。只有全世界人民共同携手,保护长江,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江大河,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地球,白鳍豚与长江江豚才会永驻江河,与人类一道共同走向未来。
魏卓
关键词:白鳍豚长江物种保护自然保护区
长江江豚的无线电跟踪研究被引量:11
1996年
采用无线电跟踪技术对生活在长江故道中的江豚进行了跟踪,较好地解决了无背鳍豚类的无线电信标的无损伤固定和淡水环境中信标的自动脱落两个技术关键。跟踪结果理想.
张先锋王丁杨健魏卓王克雄
关键词:江豚无线电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