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可

作品数:27 被引量:138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天牛
  • 11篇栗山天牛
  • 9篇寄生
  • 7篇寄主
  • 7篇白蜡
  • 7篇白蜡窄吉丁
  • 6篇害虫
  • 5篇生物防治
  • 5篇天敌
  • 5篇物防
  • 5篇寄生效果
  • 4篇替代寄主
  • 4篇肿腿蜂
  • 4篇蛀干害虫
  • 4篇花绒寄甲
  • 3篇成虫
  • 2篇雄蜂
  • 2篇雄蜂蛹
  • 2篇植物
  • 2篇鞘翅目

机构

  • 27篇中国林业科学...
  • 3篇遵义师范学院
  • 2篇北京农业职业...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重庆市林业科...
  • 1篇遵义市林业科...
  • 1篇美国农业部
  • 1篇新疆林业科学...

作者

  • 27篇魏可
  • 26篇王小艺
  • 25篇杨忠岐
  • 9篇张彦龙
  • 8篇曹亮明
  • 6篇唐艳龙
  • 5篇姜静
  • 2篇张翌楠
  • 1篇姜嫄
  • 1篇吴晓云
  • 1篇张永安
  • 1篇司徒春南
  • 1篇杨远亮
  • 1篇唐桦
  • 1篇王健
  • 1篇路纪芳
  • 1篇王智勇
  • 1篇崔建新
  • 1篇李志强
  • 1篇魏建荣

传媒

  • 5篇环境昆虫学报
  • 5篇中国生物防治...
  • 2篇林业科学
  • 2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防护林科技
  • 1篇昆虫学报
  • 1篇应用昆虫学报
  • 1篇第十届中国林...

年份

  • 5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松褐天牛肿腿蜂的产卵模式:雄性先产的有利原则被引量:2
2020年
本研究分别设计了去除松褐天牛肿腿蜂Sclerodermus alternatusi母蜂第1 d所产的卵(处理1)和在松褐天牛肿腿蜂产卵1 d后去除母蜂(处理2),并统计其子代性别构成和比例这2组数据来明确其产卵行为特征,进而来验证松褐天牛肿腿蜂在一次产卵行为中是否会优先产出未受精的卵。研究发现,在处理2中仅保留了肿腿蜂第1 d所产的卵后,24例有效重复中仅有1例无雄性后代;对照组(接蜂后无处理)中所有重复均有雄性后代。然而,在处理1去除了肿腿蜂第1 d所产的卵后,25例有效重复中子代无雄蜂的样本数达到了10例,其雄蜂缺失的比例显著高于处理2和对照组。处理1和处理2均羽化出26头雄蜂,其平均单雌产雄量分别为1.04和1.08头,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8头。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松褐天牛肿腿蜂的群体构成是显著的偏雌性,母蜂一次产卵行为中会在最初的时间内将雄性后代产出,而随后再陆续地产出雌性后代。这种雄性后代先产的行为特征对肿腿蜂控制其较高的子代雌性比和子代雌蜂在羽化后可第一时间完成交配是有利的。
唐艳龙王丽娜吴胜勇欧邦飞王小艺杨忠岐魏可
温度对花绒寄甲飞行能力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为了了解花绒寄甲的飞行行为以及评估其飞行能力,本研究采用飞行磨吊飞技术,测定了不同性别的花绒寄甲成虫在15℃、20℃、25℃、30℃和35℃条件下的飞行距离、飞行持续时间以及平均飞行速度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花绒寄甲是一种飞行能力很强的昆虫,24h内最远能飞行22km,飞行持续时间可达11h,飞行平均速度在0.43~0.55m/s之间。总体上雌性花绒寄甲飞行距离和飞行时间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温度对飞行速度的影响不显著。生物防治生产实践中,花绒寄甲适宜的释放温度在25℃到35℃之间。
曹亮明魏可崔建新陈然杨忠岐王小艺
关键词:蛀干害虫天敌
一种白蜡吉丁啮小蜂饲养方法及在防治白蜡窄吉丁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饲养白蜡吉丁啮小蜂并将其应用于白蜡窄吉丁林间防治的方法。通过利用白蜡窄吉丁幼虫作为白蜡吉丁啮小蜂的寄主,筛选适宜条件后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繁育白蜡吉丁啮小蜂,之后将该天敌用于防治白蜡窄吉丁3‑4龄幼虫,在保...
王小艺党英侨魏可张彦龙曹亮明杨忠岐
文献传递
一种人工繁育落叶松吉丁肿腿蜂及应用于防治栗山天牛的方法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落叶松吉丁肿腿蜂的人工繁育方法及在防治栗山天牛的应用,通过选择小峰熊蜂(Bombus hypocrita)的雄蜂蛹作为落叶松吉丁肿腿蜂的替代寄主,同时调控繁殖条件,使繁殖得到的落叶松吉丁肿腿蜂的寄生能力得...
曹亮明唐艳龙杨忠岐王小艺魏可
几种肿腿蜂mtDNA COⅡ-COⅢ区域序列及分子系统进化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部分硬皮肿腿蜂属Sclerodermus的寄生蜂用于我国蛀干害虫的生物防治,取得很好的效果,但这些肿腿蜂近缘种的外部形态特征十分相似,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分子手段鉴定肿腿蜂近缘种。对近年来我国用来防治蛀干害虫的肿腿蜂近缘种mtDNA COⅡ-COⅢ基因区域进行了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所测定的1700 bp的片段中,含有COⅡ基因部分序列,完整的tRNA-Asp基因、tRNA-Lys基因、ATPase6基因和ATPase8基因以及部分COⅢ基因。对基因序列整体分析结果表明,管氏肿腿蜂与川硬皮肿腿蜂的序列相似性最高,为100%,白蜡吉丁肿腿蜂与松脊吉丁肿腿蜂Sclerodermus sp.(No.2)的序列相似性最低为96.88%。1700 bp的序列中包含68个变异位点,平均遗传距离为0.011。分子系统树分析结果表明,白蜡吉丁肿腿蜂与其他5个种(管氏肿腿蜂、川硬皮肿腿蜂、落叶松吉丁肿腿蜂、松脊吉丁肿腿蜂、苹小吉丁肿腿蜂)亲缘关系最远,形成一个单系群。另外一个大群又分为4个亚群,而Sclerodermus sp.(No.1)的所有个体在该大群内与其他种亲缘关系最远,单独形成一个亚群。本研究首次获得我国常用于生物防治的6种肿腿蜂的mtDNA COⅡ-COⅢ序列,对比不同基因序列分析,mtDNA ATPase6基因最适合区分6种不同肿腿蜂,可以作为肿腿蜂近缘种分类鉴定的有效基因。
姜嫄杨忠岐王小艺魏可张翌楠李志强吴晓云
关键词:肿腿蜂MTDNA分子进化
补充营养对白蜡吉丁肿腿蜂寄生效率和发育进程的影响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为了探明补充营养是否对白蜡吉丁肿腿蜂雌蜂的寄生效率、生殖能力和寿命有显著影响。[方法]本文通过在白蜡吉丁肿腿蜂搜寻到寄主前期为其提供寄主血淋巴和蜂蜜补充营养,调查有前期补充营养经历的肿腿蜂对寄主麻天牛的寄生率、母蜂生殖能力和子代蜂发育进程的变化。同时,给予刚羽化的肿腿蜂雌蜂短期的补充营养的过程,调查其寿命长短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寄主血淋巴和糖类物质均可以作为供肿腿蜂补充营养的潜在食物源。寄生前期取食寄主血淋巴和蜂蜜的肿腿蜂寄生率显著高于前期仅补充蒸馏水的个体。补充营养后可促使寄生蜂卵的成熟,可以使肿腿蜂更快的开始产卵进程。前期取食寄主血淋巴的肿腿蜂生殖能力显著高于寄生前期仅补充蒸馏水的个体,取食蜂蜜的肿腿蜂产卵量较前2组均无显著差异。寄生蜂母蜂是否补充营养对其子代的发育过程和性比无显著影响。此外,生存分析结果表明,刚羽化的肿腿蜂补充营养后,其寿命显著延长。取食寄主血淋巴或蜂蜜的寄生蜂寿命均约为羽化后无营养补充经历雌蜂个体的2倍。[结论]以上结果表明,白蜡吉丁肿腿蜂在寄生过程开始前期的补充营养过程可以显著的增强其对寄主害虫的控制作用和延长其寿命。取食蜂蜜或寄主血淋巴对肿腿蜂生殖和寿命的增强作用相近。建议在害虫的生物防治中,可以通过在天敌释放区周边配植一定的蜜源植物以此实现对天敌昆虫资源更有效的利用和保护。
魏可王小艺杨忠岐
关键词:天敌昆虫补充营养寄生率生殖力
栗山天牛成虫取食、交配和产卵行为被引量:4
2020年
通过室内配对饲养和野外观察,本文研究了栗山天牛成虫的取食、交配和产卵行为。结果表明:栗山天牛成虫吸食从栎树树皮受伤处溢出的汁液补充营养。栗山天牛雄成虫比雌成虫更具攻击性,在取食和交配中的雄成虫易发生争斗,交配中的雄成虫攻击性最强。其攻击方式主要是用上颚咬住对手的触角或者足进行拖拽。70%的栗山天牛雄成虫争斗是为了争夺配偶,其次是为了争夺食物资源。栗山天牛成虫完成一次完整的交配经过4个阶段,即:识别、追逐-攀附、抚慰-插入输精-交尾间歇、配后保护。整个交配过程最长可达2 h。试探性插入、插入输精和输精后保护是整个交配过程的重点,持续时间长短不一。雄成虫输入精子的次数与交配持续的时间成正比。雄成虫每次插入输精持续的时间与次数成反比,每次输精间歇时间与次数成正比。雄成虫输入精子之后会再次插入保护,平均持续约1 min。栗山天牛雌成虫产卵于寄主树皮裂缝中。以上研究为了解栗山天牛成虫的行为及其防治提供参考。
唐艳龙魏可王丽娜张彦龙杨忠岐王小艺
关键词:栗山天牛取食交配产卵
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和卵防治栗山天牛被引量:33
2012年
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鞘翅目Coleoptera寄甲科Bothrideridae)是迄今发现的寄生天牛类害虫最主要的寄生性天敌昆虫。经研究,虽然寄生不同天牛种类的花绒寄甲根据形态特征目前认为是同一种,但在生物学特性上表现为很强的寄主专化性,即形成了不同天牛种的花绒寄甲生物型(biotypes)(Weietal.,2009)。因此,在利用其开展天牛生物防治时,必须在自然界找到自然寄生该种天牛的花绒寄甲生物型,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唐艳龙杨忠岐王小艺唐桦姜静魏可吕军
关键词:栗山天牛花绒寄甲生物防治
一种人工繁育白蜡窄吉丁作为多种天敌繁殖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工繁育白蜡窄吉丁作为多种天敌繁殖材料的方法,采用野外种群的白蜡窄吉丁作为种源,创制了高效的成虫羽化装置收集成虫;通过种植热带白蜡树为成虫提供整年不间断的补充营养的材料;制作了可使白蜡窄吉丁成虫定向产卵的容...
张彦龙王小艺魏可党英侨曹亮明杨忠岐
文献传递
白蜡吉丁肿腿蜂过冷却点和其防治栗山天牛幼龄幼虫研究被引量:19
2014年
白蜡吉丁肿腿蜂Sclerodermus pupariae Yang et Yao(膜翅目Hymenoptera:肿腿蜂科Bethylidae)是防治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 Blessig幼龄幼虫的优秀天敌。为了明确白蜡吉丁肿腿蜂防治栗山天牛幼虫的最佳虫期和放蜂比例,我们首先在室内研究了不同放蜂比例对栗山天牛幼龄幼虫的防治效果,然后研究了林间白蜡吉丁肿腿蜂对栗山天牛幼虫的寄生效果,并测定了该肿腿蜂的过冷却点。结果表明,释放白蜡吉丁肿腿蜂防治栗山天牛最佳虫期为栗山天牛1~2龄幼虫期,其寄生率和致死率均较高。在栗山天牛为害较重的林区,释放白蜡吉丁肿腿蜂防治栗山天牛的最佳虫蜂比为1:3,其寄生率最高,而且白蜡吉丁肿腿蜂雌蜂在补充营养过程中会直接致死较多幼虫,其产生的子代数量也最多,有利于白蜡吉丁肿腿蜂在林间建立稳定的种群。在栗山天牛为害程度较轻的林区,按虫蜂比1:1释放即可。经测定,白蜡吉丁肿腿蜂林间种群的成虫过冷却点平均为-26.2℃,表明白蜡吉丁肿腿蜂能够在东北林区栗山天牛发生林分安全越冬。
唐艳龙王小艺杨忠岐姜静魏建荣魏可吕军
关键词:栗山天牛生物防治过冷却点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