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俊杰

作品数:58 被引量:133H指数:7
供职机构:国家电网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领域

  • 28篇电气工程
  • 11篇天文地球
  • 4篇经济管理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2篇输电
  • 19篇电线路
  • 18篇输电线
  • 18篇输电线路
  • 15篇电网
  • 9篇湖北电网
  • 7篇污秽
  • 7篇绝缘
  • 7篇分布图
  • 7篇覆冰
  • 6篇山火
  • 6篇跳闸
  • 6篇绝缘子
  • 5篇气象
  • 5篇变电
  • 4篇等值盐密
  • 4篇地形
  • 4篇电力
  • 4篇输变电
  • 4篇数据库

机构

  • 39篇国家电网公司
  • 35篇国网湖北省电...
  • 14篇湖北省电力公...
  • 10篇武汉大学
  • 10篇武汉区域气候...
  • 9篇武汉康普常青...
  • 7篇湖北省电力公...
  • 5篇武汉康普常青...
  • 4篇国网湖北省电...
  • 3篇苏州华电电气...
  • 3篇北京国网富达...
  • 2篇贵州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湖北省气象局
  • 1篇黄石供电公司
  • 1篇湖北省电力公...

作者

  • 58篇黄俊杰
  • 20篇阮羚
  • 14篇陈孝明
  • 10篇熊宇
  • 6篇朱昌成
  • 6篇汪涛
  • 6篇胡丹晖
  • 4篇张天浩
  • 4篇王文烁
  • 3篇黄松泉
  • 3篇周月华
  • 3篇陈江平
  • 3篇李晨
  • 3篇方圆
  • 2篇马建国
  • 2篇吴向东
  • 2篇周初蕊
  • 2篇周悦
  • 2篇王威
  • 2篇刘晓波

传媒

  • 10篇湖北电力
  • 5篇暴雨灾害
  • 3篇电气应用
  • 2篇测绘通报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数字技术与应...
  • 2篇电网与清洁能...
  • 1篇电测与仪表
  • 1篇中国电力
  • 1篇电世界
  • 1篇电气自动化
  • 1篇电瓷避雷器
  • 1篇高压电器
  • 1篇应用科学学报
  • 1篇电力建设
  • 1篇计算机科学
  • 1篇陕西电力
  • 1篇沙漠与绿洲气...
  • 1篇电力系统保护...
  • 1篇电力信息与通...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11篇2016
  • 15篇2015
  • 8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1993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鄂西北一次超级单体风暴过程的观测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2016年6月7日下午鄂西发生一次伴有超级单体的强对流过程。利用常规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以及区域自动站、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资料,对该过程超级单体形成的环境条件及雷达回波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上干下湿不稳定层结、较高的对流有效位能与强烈的低空垂直风切变是有利于超级单体产生的环境条件,地面辐合线和鄂西北山区地形对超级单体的触发和增强起到关键作用;(2)宽大有界弱回波区以及位于其上的强悬垂回波,弱回波区前侧强入流与中层径向辐合(MARC)的存在,都表明超级单体具有降雹潜势;(3)大风核(27 m·s-1)持续时间超过2 h、中气旋深厚持久、阵风锋、高空强冷平流下传以及风暴内部下沉气流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地面大风;(4)前侧入流槽口斜升气流强而持久且风暴顶辐散长时间维持,造成强降水。
黄俊杰黄俊杰
关键词:中气旋强降水
信任函数理论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1993年
一、引言通过对人工智能及专家系统的进一步研究,人们发现仅仅采用符号计算难以处理问题求解过程中所遇到的各式各样的不确定信息,而这种不确定性是无处不在的:从知识获取到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从状态空间的有效搜索到自然语言理解。导致不确定的原因可能是:(1) 信息不是完全可靠的,例如,在基于规则的系统中,由专家给出的规则可能存在例外,甚至专家自身也会对规则缺乏自信;(2) 信息是不完备的,例如。
杜劲松黄俊杰张尧庭
关键词:人工智能信任函数
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输电线路山火风险评估系统
2015年
研发了输电线路走廊山火风险实时监测与分析系统,提出结合国内外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分析的山火风险评估模型。将该系统成功的应用于湖北电网输电线路山火风险评估,实现了湖北电网范围内的输电线路不同区域的风险分级,应用结果表明,本系统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卫星遥感,专家系统,大数据挖掘等多重手段,有效的获取了山火风险高发区段,指导了冬春季节的山火预防工作。
陈孝明陈孝明徐侃陈志国阮羚陈志国
关键词:输电线路山火卫星遥感风险评估跳闸
用Apriori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发现湖北电网雷击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被引量:8
2017年
根据湖北电网多年雷击故障数据与雷击监测数据,探究雷电活动的日分布、月分布、高程分布、二维空间分布以及时空尺度结合的分布特征,发现湖北地区雷电活动频繁的月份主要为每年七八月间,在一天之中主要集中在15:00~18:00时段;地域上主要高发于湖北黄石、咸宁东部、武汉中部、宜昌中东部、襄樊南部及北部少数地区.用Apriori关联规则对多源融合雷击数据进行挖掘得到的结果表明,输电线周围天气满足以下条件时易发生雷击故障,需加强防范:日平均相对湿度大于80%,日平均气压高于1×10~5Pa,日平均水汽压在3×10~3~4×10~3Pa之间.利用大数据关联规则对输电线周围雷击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可对输电线路运营规划提供指导,为电网雷击灾害防范提供决策辅助.
黄俊杰谭波陈孝明陈江平阮羚冯莞舒熊宇
关键词:电网雷击关联规则挖掘
输电线路覆冰舞动分布图测绘方法
一种输电线路覆冰舞动分布图测绘方法,涉及输电线路特殊区域分布图绘制。本发明的主要内容是在收集当地输电线路历年来发生导线覆冰舞动资料的基础上,总结气象、地形特征规律,应用覆冰舞动的气象模型并结合地形地貌,建立舞动区域的分区...
汪涛黄俊杰朱昌成
文献传递
架空输电线路覆冰厚度预测技术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通过统计和分析历年输电线路覆冰案例,根据气象和地理规律,提出一种基于气象信息的输电线路覆冰厚度预测方法。利用气象模式预报资料、气象台站观测资料和地形地貌信息,对冷空气中心路径预报,并通过覆冰气象地理模型预报未来一段时间出现覆冰的区域和线路,给出输电线路覆冰厚度预报值。另外采用高精度的地理信息资料订正冰厚,实现输电线路覆冰厚度预报。系统在湖北电网部署以来,多次准确预报了覆冰发生区域和输电线路冰厚,为线路运维人员防灾应急处置争取了宝贵时间。经实际验证,本方法预测输电线路覆冰厚度准确度高、实用性强,具有推广价值,同时也为开发输电线路舞动、雷电等灾害预报系统积累了经验。
黄俊杰黄俊杰王文烁胡丹晖
关键词:输电线路覆冰
一种暴雨天气下山区电力抢险救灾路径规划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暴雨天气下山区电力抢险救灾路径规划方法,包括:对受灾输电设备地点的经纬度信息数字化处理;提取抢修出发地点到达受灾输电设备地点的洪水路径、涨水高度及洪水历时;识别洪水经过的所有山洪沟流域,提取山洪沟流域的洪水...
黄俊杰周月华叶丽梅汪涛高正旭周悦胡丹晖王苗
文献传递
一种污区分布图的现场验证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污区分布图的现场验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验证区域;(2)收集验证区域现场数据;(3)采用频次法统计验证区域的主导风向;(4)确定污染源影响半径和污染源的污秽等级;(5)绘制主导风向下的污源污秽分布...
黄俊杰阮羚陈孝明熊宇方圆
文献传递
绝缘子污秽可溶性成分对等值盐密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绝缘子污秽的可溶性成分的不同会导致绝缘子绝缘性能有较大差别,而等值盐密是表征绝缘子绝缘特性的主要指标,因此研究绝缘子污秽可溶性成分对等值盐密的影响有重要意义。文中以XP-70悬式绝缘子为研究对象,通过在自然环境下6个月的绝缘子污秽累积实验,采集获取了不同累积月份的污秽样本,并通过离子色谱仪(IC)和原子吸收光谱(AAS)分别获取了样品溶液中的阴阳离子质量分数,对阴阳离子的日均值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绝缘子污秽可溶性成分中的阴阳离子与等值盐密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武汉地区绝缘子污秽中Ca2+和Na+的质量分数较大,日均值质量分数分别约为0.6 mg/L和0.2 mg/L;此外,Ca2+与等值盐密的相关性高达0.96,F-、CO32-和SO42-与等值盐密的相关性约为0.8,而Cl-、Na+和等值盐密的相关性分别仅约为0.2和0.1。这表明,由于武汉是内陆城市,等值盐密主要由Ca SO4、Ca F2和Ca CO3决定,而Na Cl对等值盐密的影响不大。研究结果对输变电线路绝缘子污秽清洗时间的选择以及污闪机理的揭示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陈孝明黄俊杰阮羚熊宇王威李晨张天浩
关键词:绝缘子等值盐密
近46 a汉江流域地表干湿状况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18年
利用1971—2016年汉江流域17个气象站逐日观测资料,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研究区各气象站的潜在蒸散发量(ET0),并由此计算出各站的相对湿润度指数(MI),研究MI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影响其变化的气象要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近46 a来汉江流域呈微弱的变湿趋势,ET0减少趋势最为明显;MI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低值中心主要位于流域北部的镇安、商州和西峡等地,且其范围从1970年代到2000年以后存在逐渐扩大的变化趋势;ET0的高值中心从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流域东南部向1990年代和2000年以后的流域中部移动。流域地表MI在年内呈单峰型变化,其最高值出现在7月,从汉江流域上游到下游,其MI月均值变化峰值月份有所提前,存在着由典型的单峰型曲线向双峰型曲线转换的趋势,地表湿润状况显著转好;汉江流域地表干湿事件的变化与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与ET_0、最高气温、日照时数和风速呈负相关。
黄俊杰黄俊杰周悦周月华
关键词:汉江流域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