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和节

作品数:18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传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教师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新闻
  • 3篇新闻评论
  • 3篇媒体
  • 2篇新媒体
  • 2篇新闻生产
  • 2篇时评
  • 2篇目的性
  • 2篇解释性
  • 1篇大众
  • 1篇大众化
  • 1篇电视
  • 1篇电视直播
  • 1篇动因
  • 1篇新闻标题
  • 1篇新闻标题制作
  • 1篇新闻价值
  • 1篇新闻评论教学
  • 1篇行动者
  • 1篇意图
  • 1篇意志

机构

  • 10篇浙江传媒学院
  • 1篇广西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城市...

作者

  • 11篇黄和节
  • 1篇陈荣美

传媒

  • 2篇新闻传播
  • 2篇新闻实践
  • 2篇科教导刊
  • 1篇当代传播
  • 1篇编辑之友
  • 1篇青年记者
  • 1篇浙江传媒学院...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独家观点生产:需正确处理事件意图与阐释者意图的关系——对新闻评论立意教学的思考
2012年
在微博等新媒体的挑战下,生产独家观点成为当下传统媒体的竞争手段。本文以吴斌事件的《人民日报》评论为分析对象,结合"事件意图"、"阐释者意图"理论,解析这些评论的立意思路,以期对新闻评论立意教学有所助益。
黄和节
关键词:新闻评论教学
对报纸大众化经济新闻的理性思考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印刷媒介自身社会角色的变化,促使媒介必须立足市场,面向受众.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国内许多报纸上刊登的经济新闻大众化趋势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大众化经济新闻是指面向大多数社会成员传播的新近变动的经...
黄和节
关键词:经济新闻新闻价值
文献传递
对收视率观念嬗变的理论解析被引量:1
2008年
收视率为什么从"科学化手段"演变为"万恶之源"?其深层次原因在于"把所有可以证实的社会生活侧面都尽量简单化和量化、把无法证实的社会生活方面置诸不顾"的管理思路。本文从理论的角度剖析由此带来的不良影响,并在分析基础上提出对从业者与电视节目评价价值系统重构的原则。
黄和节
关键词:收视率观念嬗变
警惕传媒沦为风险制造者被引量:2
2007年
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讲,风险社会已经成为特别现实并必须直接面对的社会形态。这也意味着“风险”将作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影响着包括中国传媒在内的方方面面。
黄和节
关键词:风险社会中国传媒社会形态社会关注
自媒体崛起背景下传统新闻生产的转型及行动者策略——基于传统媒体应对微博挑战视角被引量:13
2012年
本文结合建构主义原理,试图深层次分析微博对传统媒体新闻生产挑战的由来及挑战的主要表现,并澄清挑战说法可能存在的媒介中心论认识误区。自媒体崛起背景下,传统媒体新闻生产者应该转型为"事实找寻者"与"问题发现者"双主体意识的行动者。
陈荣美黄和节
关键词:新闻生产行动者
时评复兴的动因及发展走向
2008年
时评复兴的重要原因在于新闻传播者在与"他人"所联结的体系的交往中自我意识的觉醒。时评复兴不仅仅是一种体裁的复兴,更是新闻评论理念的回归。时评以标志性的名称宣告当代新闻评论的重要转型。时评的发展走向应该是解释性时评,因为解释性时评的客观化形式更加符合观念传播过程的内在规律。解释性时评需要结合具体事例的原因、影响、后果,事情发展的方向、趋势、意义等方面,作为解释、分析的切入口。
黄和节
关键词:自我意识
新闻评论价值选择:可能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原则——以分析“当街摔死2岁女童”事件的新闻评论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本文以"当街摔死2岁女童"事件的新闻评论为分析对象,结合杜威评价理论的思想,评析该事件新闻评论的价值选择思路,并提出对于具体新闻事件的价值选择而言,应该遵循可能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原则。
黄和节
关键词:新闻评论
新闻策展人:新媒体新闻生产的新路径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围绕新闻策展人这一新概念展开论述。从传播科技发展的角度看,新媒体的发展要符合其结构限定性。从受众角度看,新媒体时代媒体从业者需要与社会文化性受众进行更加主动积极的互动交流,而受众的信息需求之长尾效应,则催生信息群落生境,因此需要新闻策展人。所谓的新闻策展人,主要从事新闻信息有意义指向的搜寻、汇集、呈现,并与社会文化性受众进行有效互动等,属于社会意义建构领域的专业人员。
黄和节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生产
突发事件电视直播的策略传播——以菲律宾人质危机事件为例
2010年
当菲律宾人质事件的败局主因归咎于电视直播时,传媒界痛定思痛,扪心自问:全程现场直播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过大于功?"有闻必录"的传播操作,显然不是现代媒体的成熟理念;而"有闻有不闻"的率直取舍,又无法取代新闻现场充满变数的临阵抉择。真正考验媒体的大智大勇的准绳,则是贯穿新闻采制始终的策略传播。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时候,策略传播为媒体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来调整新闻传播与媒体责任的博弈。基于战略性进步的策略传播,不是"急来抱佛脚"的权宜之计,而是袖手于前、谋划在先的全案规则,更是总揽全局、决胜千里的细节总和。纵然风云莫测,吾有一定之规: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尽可能地获取新闻价值最大化;有理、有利、有节,则是适度设置传播效应的分寸把握,也是媒体自身防护的前沿盔甲。
黄和节
关键词:电视直播突发事件现代媒体人质事件现场直播
如何增强时评的影响力
2008年
什么是影响力?"按照现有的社会理解,所谓影响力是指‘文化活动者以自己所喜爱的方式左右他人行为的能力’"。时评影响力问题属于传媒影响力范畴,其影响力的实现是通过大众传播过程来实现的。
黄和节
关键词:解释性时事评论新闻评论意志行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