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大毛

作品数:31 被引量:12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蛋白
  • 10篇细胞
  • 7篇血清
  • 7篇鼻咽
  • 6篇鼻咽癌
  • 5篇结肠
  • 5篇结肠癌
  • 5篇肠癌
  • 4篇肿瘤
  • 3篇组织化学
  • 3篇免疫
  • 3篇免疫组织
  • 3篇免疫组织化学
  • 3篇患者血清
  • 3篇癌变
  • 2篇蛋白质
  • 2篇预后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脱氨酶

机构

  • 30篇中南大学
  • 3篇珠海市人民医...
  • 3篇暨南大学第三...
  • 2篇湖南省肿瘤医...
  • 2篇湘南学院附属...
  • 1篇明尼苏达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 1篇卫生部
  • 1篇怀化医学高等...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31篇黄大毛
  • 17篇唐发清
  • 7篇丘世飏
  • 7篇王巍巍
  • 6篇易斌
  • 5篇谢春蕾
  • 4篇孟菁菁
  • 4篇王雷
  • 3篇华建江
  • 3篇李建国
  • 3篇莫莉
  • 3篇陈宇
  • 2篇吴苑
  • 2篇冷如意
  • 2篇曾亮
  • 2篇段朝军
  • 2篇林桦
  • 2篇伍斌
  • 2篇王守满
  • 2篇吴尚辉

传媒

  • 6篇中国现代医学...
  • 5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肿瘤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国际病理科学...
  • 1篇第十七届全国...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2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8年
通过研究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人们能更好地注释蛋白质的功能,解码生命现象,特别是在新药物的设计上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这是后基因组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蛋白质结构的剖析、计算机分子模拟技术的发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更新为研究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创造了各种有利条件。
孟菁菁黄大毛唐发清
关键词:蛋白质相互作用蛋白质结构蛋白质
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a)水平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丘世飏易斌黄大毛冷如意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超敏C反应蛋白老年人
Ezrin蛋白在皮肤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Ezrin蛋白及磷酸化Ezrin (phos-Ezrin)在皮肤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皮肤正常组织(NS)、31例脂溢性角化组织(SK)、36例基底细胞癌组织(BCC)、37例皮肤鳞癌(SCC)中Ezrin、phosEzrin蛋白的表达,分析Ezrin、phos-Ezrin表达与皮肤癌病理组织类型、临床分期和肿瘤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1)Ezrin蛋白在NS、SK、BCC、S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25.8%、66.7%和89.2%,phos-Ezrin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0.0%、22.6%、77.8%、94.6%,癌组织中的Ezrin和phos-Ezrin表达显著高于非癌组织(P<0.01).(2)Ezrin,phos-Ezrin蛋白的表达与皮肤肿瘤组织类型(R1 =0.87,0.89)、SCC病理分级(R2 =0.80,0.86)及淋巴转移(R3 =0.89,0.91)密切相关(P<0.01).结论 Ezrin,phos-Ezrin表达与皮肤肿瘤的类型、恶性程度(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Ezrin,phos-Ezrin联合检测可为预测皮肤恶性肿瘤转移及预后提供参考.
谭功军周珊伍斌黄大毛唐发清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IgE含量与疾病活动性关系
2002年
目的 :探讨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清总IgE含量变化与病患活动度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微粒子捕捉酶免疫分析 (MicroparticleEnzymeImmunoassay ,MEIA)测定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稳定期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总IgE含量。结果 :6 0例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病人血清总IgE含量较稳定期和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1。结论
丘世飏许雍皞梁日初黄大毛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清IGE
川崎病患儿血清肌钙蛋白Ⅰ和C-反应蛋白检测的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前后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和C-反应蛋白(CR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58例川崎病患儿,其中合并冠状动脉病变者12例,无冠状动脉病变者46例,于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前后采血测定血清肌钙蛋白I、C-反应蛋白。结果合并冠状动脉病变(CAL)组治疗前cTnI、CRP浓度值分别为(1.13±0.27)ng/mL和(66.63±17.13)mg/L,与其治疗后cTnI(0.93±0.08)ng/mL,CRP(59.58±13.97)mg/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冠状动脉损伤(NCAL)组治疗前cTnI、CRP浓度值分别为(0.66±0.23)ng/mL、(40.52±7.10)mg/L,与治疗后cTnI(0.15±0.16)ng/mL,CRP(17.85±4.43)mg/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肌钙蛋白I浓度与CRP呈正相关(r=0.731,P<0.01)。结论血清肌钙蛋白Ⅰ和C-反应蛋白检测可为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提供重要参考,动态检测cTnI、CRP有助于KD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及预后判断。
丘世飏黄大毛冷如意易斌
关键词:川崎病C-反应蛋白冠状动脉病变
血清β2-微球蛋白与转铁蛋白联合检测对结肠癌诊断的价值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与转铁蛋白(TRF)联合检测对结肠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36例结肠癌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β2-MG和TRF的含量。结果结肠癌患者血清β2-MG和TRF测定值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两者联合检测,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0.56%、100.00%、89.39%。结论血清β2-MG、TRF联合检测可以明显提高结肠癌的实验室阳性检出率,在结肠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黄大毛李孟兰金燕唐发清
关键词:Β2-微球蛋白转铁蛋白结肠癌
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验诊断学教学心得
实验诊断学是实验室技术与临床医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应用技术性学科,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交汇点,其融会了实验理论和检验技术,能为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作者参...
梁湘辉黄大毛易斌刘文恩
关键词:高等教育临床医学专业实验诊断学教学实践
文献传递
细胞角蛋白20的表达与乳腺癌进展、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20(CK20)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进展、转移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86例,以2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CK20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K20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0.23%(69/86),明显高于在乳腺良性肿瘤中的表达[20.00%(4/20),P<0.01]。CK20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P<0.05)和病理类型(P<0.01)有关,与TNM分期(r=0.86,P<0.05)、淋巴结转移(r=0.73,P<0.05)和HER-2(r=0.69,P<0.05)呈正相关,与ER(r=-0.58,P<0.05)呈负相关。CK20阳性表达组和CK20阴性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8.46%(25/65)和66.67%(1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K20与乳腺癌的进展、转移有关,作为新的乳腺癌标记物,有一定的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王守满黄大毛李波阮景德
关键词:细胞角蛋白20乳腺癌预后
分子动态模拟及其在生物大分子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7年
生物分子动态模拟技术是运用计算机对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质子运动轨迹以及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进行预测,是研究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手段。该文介绍分子动态技术的原理及其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莫莉黄大毛唐发清
关键词:生物大分子分子结构分子功能
黄连素通过抑制磷酸化埃兹蛋白表达阻断鼻咽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机制研究(英文)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黄连素(berberine,BBR)抑制鼻咽癌细胞侵袭及移动的分子机制,明确BBR是否通过抑制Ezrin蛋白抑制鼻咽癌侵袭转移。方法:采用细胞增殖实验(MTT)测定BBR非毒性浓度(non-cytotoxicconcentration,NCC),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BBR在NCC对鼻咽癌细胞5-8F细胞伪足形成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BBR处理后鼻咽癌细胞运动侵袭能力;Western印迹检测BBR对鼻咽癌细胞Ezrin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phos-Ezrin)的影响;基因转染技术将pcDNA3.1-Ezrin和pcDNA3.1-Ezrin M转染至6-10B细胞,分析BBR对上述细胞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BBR的NCC为0~40μmol/L;BBR在此浓度范围能有效地抑制细胞伪足形成,抑制鼻咽癌细胞5-8F穿过人工基底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具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BBR抑制5-8F细胞phos-Ezrin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BR对6-10B-pcDNA3.1-Ezrin M侵袭移动抑制作用弱于6-10B-pcDNA3.1-Ezrin。结论:BBR可以通过抑制Ezrin磷酸化表达和细胞伪足形成阻断鼻咽癌细胞的转移。
黄大毛王巍巍Feng Zhu王雷陈宇谢春蕾孟菁菁唐发清
关键词:黄连素鼻咽癌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