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3篇单细胞
  • 3篇单细胞凝胶
  • 3篇单细胞凝胶电...
  • 3篇电泳
  • 3篇凝胶
  • 3篇凝胶电泳
  • 3篇氢醌
  • 3篇活性
  • 3篇DNA损伤
  • 2篇细胞活性
  • 2篇MTT法
  • 2篇DNA损伤作...
  • 2篇丙烯
  • 2篇丙烯腈
  • 1篇低浓度
  • 1篇凋亡
  • 1篇致癌
  • 1篇致癌机制
  • 1篇致癌物

机构

  • 5篇苏州大学
  • 3篇常州市疾病预...

作者

  • 5篇黄文琪
  • 3篇周建华
  • 3篇王强
  • 1篇肖卫
  • 1篇时锡金
  • 1篇杨跃新
  • 1篇薛莲
  • 1篇王强

传媒

  • 4篇工业卫生与职...

年份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丙烯腈对细胞活性及遗传物质的影响研究
目的:丙烯腈(Acrylonitrile,AN)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单体,属于高毒类化学物质,可以引起接触人群的急慢性中毒,中枢神经是主要的受作用系统。近年来,其远期效应(致癌性、致畸性、致突变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A...
黄文琪
关键词:DNA损伤ROS丙烯腈细胞活性致癌物致癌机制
文献传递
丙烯腈对V79细胞活性及DNA损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丙烯腈(AN)在体外对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V79细胞)的毒性及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AN对V79细胞作用不同时间后的增殖抑制作用;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检测不同浓度AN处理V79细胞4h后,DNA的损伤情况。结果AN浓度≥1.0mmol/L时,各染毒组吸光度值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随着染毒浓度和染毒时间的增加,吸光度值逐渐减小,细胞存活率也逐渐降低。阳性对照组和各染毒组的受损细胞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对照组和1.0~4.0mmol/L的染毒组细胞彗星尾长、Olive尾矩和彗星矩各指标值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AN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结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AN能明显抑制V79细胞的增殖,并与染毒浓度和染毒时间相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DNA损伤有关。
黄文琪肖卫王强
关键词:丙烯腈MTT法单细胞凝胶电泳DNA损伤
低浓度氢醌的细胞毒性及DNA损伤作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了解氢醌(HQ)细胞毒性及DNA损伤作用,探讨HQ遗传毒作用的机制。方法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低浓度HQ对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V79细胞)作用2 h后,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检测不同浓度HQ处理V79细胞2 h后DNA的损伤情况,并观察修复2 h和4 h后彗星图像的变化。结果HQ对V79细胞生长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并呈剂量反应关系。单细胞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在设置的5个浓度范围内,彗星细胞拖尾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0.405 mmol/L浓度组,尾长、Olive尾矩、彗星矩和尾/头长4个彗星损伤形态学指标随着修复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低浓度HQ能明显抑制V79细胞的增殖并呈浓度依赖关系,并能引起DNA损伤,主要是单链断裂,这种损伤部分可自身修复。
王强黄文琪时锡金周建华
关键词:氢醌MTT法单细胞凝胶电泳DNA损伤
氢醌致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了解氢醌(HQ)致细胞凋亡作用及其氧化损伤机制。方法用吖啶橙/溴化乙啶(AO/EB)双标记法观察HQ对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V79)的凋亡作用;用DCFH-DA法检测不同浓度HQ处理V79细胞0.5 h和1 h后活性氧(ROS)的含量。结果AO/EB双标记法显示氢醌对V79细胞有明显促凋亡作用,并呈浓度反应关系。DCFH-DA法检测结果显示,在设置的4个浓度范围内,活性氧含量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0.01);染毒0.5 h组各浓度ROS含量均高于染毒1 h组各相应浓度(P<0.01),且呈浓度依赖关系。结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低浓度HQ能致V79细胞凋亡,活性氧产生的高峰在0.5 h,表明HQ引起的细胞损伤是一种氧化损伤。
王强杨跃新黄文琪周建华
关键词:氢醌凋亡活性氧
沙苑子黄酮与维生素C对氢醌致V79细胞DNA损伤拮抗效应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了解沙苑子黄酮与维生素C对氢醌(HQ)致DNA损伤的拮抗作用,探讨HQ遗传毒作用的机制。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沙苑子黄酮、维生素C与HQ共同作用于V79细胞后,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检测DNA损伤的变化情况。结果SCGE结果显示,20、200 mmol/L维生素C和100 mg/L沙苑子黄酮对0.135、0.405 mmol/L浓度的HQ均有保护作用,表现为彗星细胞拖尾率、尾长、Olive尾矩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000 mmol/L维生素C则加重了HQ的DNA损伤。结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中、低浓度维生素C和中浓度沙苑子黄酮能拮抗HQ引起的DNA损伤。
王强黄文琪薛莲周建华
关键词:氢醌沙苑子黄酮维生素C单细胞凝胶电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