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艾

作品数:8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针刺
  • 3篇眩晕
  • 3篇刃针
  • 3篇颈性
  • 3篇颈性眩晕
  • 3篇关节
  • 2篇针刺疗
  • 2篇针刺疗法
  • 2篇刃针治疗
  • 2篇寰枢
  • 2篇寰枢关节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刺法
  • 2篇刺疗法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机构

  • 6篇湖南中医药大...
  • 2篇湖南中医药大...

作者

  • 8篇黄艾
  • 7篇李里
  • 6篇李霞
  • 6篇刘智
  • 5篇叶勇
  • 5篇谭朝坚
  • 4篇房连强
  • 3篇黄洁
  • 2篇章薇
  • 2篇娄必丹
  • 2篇范磊
  • 1篇潘江
  • 1篇陈杰

传媒

  • 1篇World ...
  • 1篇中医外治杂志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中国针灸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中国康复
  • 1篇现代中医药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毫火针针刺高应力点治疗髌骨软化症疗效观察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比较毫火针针刺高应力点与常规穴针刺治疗髌骨软化症的临床疗效差异,为针刺治疗髌骨软化症提供更佳的方法。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毫火针组(28例)与常规针刺组(32例)。毫火针组按症状、触诊、影像学表现三步定位法,选取高应力点5~6个,予毫火针针刺治疗,隔天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常规针刺组常规针刺犊鼻、膝关、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等穴,每天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sA)疼痛评分和患膝髌骨倾斜角(PTA)、外侧髌股角(LPA)变化及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VSA疼痛评分、PTA与LPA角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1),毫火针组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VSA疼痛评分、PTA与LPA角度较常规针刺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毫火针组有效率为92.9%(26/28),优于常规针刺组的87.5%(28/32,P〈0.01)。结论:毫火针针刺高应力点治疗髌骨软化症患者能较好改善髌骨软化症临床症状并恢复髌骨生物力学结构。
黄洁李里娄必丹谭朝坚刘智叶勇黄艾李霞章薇
关键词:髌骨软化症
刃针治疗寰枢关节紊乱所致颈性眩晕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刃针结合肌筋膜激痛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MTrP)原理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刃针结合MTrP原理治疗,对照组用毫针针刺颈夹脊穴为主治疗,两组治疗后均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治疗2周后(共治疗5次)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Z=-2.453,P<0.014);在提高眩晕症状和功能评分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方面,以及在降低齿突生长性偏移(odontoid growth offset value,DO)、双侧齿突侧块间距差(bilateral odontoid lateral mass spacing difference,VBLADI)方面,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刃针结合MTrP原理治疗颈性眩晕在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流速度、缓解颈性眩晕症状及恢复功能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
房连强谭朝坚李霞李里黄艾刘智
关键词:刃针颈性眩晕
张力平衡针刺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英文)
2014年
目的:通过比较张力平衡针刺法与常规针刺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评估张力平衡针刺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性。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3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张力平衡针刺组(简称平衡组)32例、常规针刺组(简称常规组)31例。平衡组中前屈肌群经行处疼痛为主的患者取髀关、风市、鹤顶、犊鼻、阳陵泉、血海、梁丘,进针角度均为90度,进针深度均为30-40 mm,以患者出现较弱的酸麻胀重的针感为度,留针15 min后,采用俯卧位,取环跳、承扶、委中、委阳、阴陵泉、曲泉、承山,进针角度均为90度,进针深度均为30-40 mm,以患者出现较重的酸麻胀重的针感为度,得气后留针15 min。后伸肌群经行处疼痛为主的患者先采取仰卧位,取髀关、风市、鹤顶、犊鼻、阳陵泉、血海、梁丘,进针角度均为90度,进针深度均为30-40 mm,以患者出现较重的酸麻胀重的针感为度,留针15 min后,采用俯卧位,取环跳、承扶、委中、委阳、阴陵泉、曲泉、承山,进针角度均为90度,进针深度均为30-40 mm,以患者出现较重轻的酸麻胀重的针感为度,得气后留针15 min。每日1次,5日为一疗程,疗程间休2天,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Lequesne指数、治疗后临床疗效。常规组均采取坐位,取犊鼻、膝眼、足三里、阳陵泉、悬钟、阴陵泉、鹤顶、梁丘、肾俞、脾俞,进针角度均为90度,进针深度均为30-40 mm,进针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每日1次,5日为一疗程,疗程间休2天,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平衡组Lequesne指数改善值为(5.55±1.08)分,常规组Lequesne指数改善值为(2.14±0.57)分,平衡组Lequesne指数改善值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平衡组总疗效率为84.37%,常规组有效率为58.06%,平衡组总疗效率优于常规组(P<0.01)。结论:平衡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组,值�
黄洁章薇娄必丹刘智叶勇黄艾李霞李里
关键词:针刺法膝骨性关节炎
巨刺法治疗丘脑卒中后感觉异常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巨刺法对丘脑卒中后感觉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伴有感觉异常的丘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患侧治疗,治疗组采用巨刺法针刺治疗,针刺1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麻木感、板滞感、疼痛两组感觉异常症状总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刺法对丘脑卒中后感觉异常疗效较好,操作简单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黄艾李里黄洁陈杰潘江
关键词:丘脑卒中巨刺针刺疗法
寰枢关节间隙与颈性眩晕症状及功能评估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分析寰枢关节间隙与颈性眩晕症状及功能评估的相关性,探讨颈性眩晕患者寰枢关节间隙测量的意义。方法:颈性眩晕患者32例为观察组,正常者31例为对照组,均在三维CT下行寰枢关节间隙测量,并进行颈性眩晕症状和功能评估,比较2组寰齿前间隙(ADI)、寰枢关节齿突侧块间隙(LADI)及双侧齿突侧块间隙不对值(VBLADI)结果,并进行寰枢关节间隙与颈性眩晕症状及功能评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2组比较,ADI、VBLAD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ADI、VBLADI与眩晕总分、颈肩痛评分、头痛评分、日常生活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评分呈正相关(P<0.01,0.05)。结论:颈性眩晕患者寰枢关节间隙与正常者比较有差异,寰枢关节间隙可作为颈性眩晕患者的评估指标。
李里谭朝坚黄艾叶勇李霞刘智房连强范磊
关键词:颈性眩晕
斜方肌起止点刃针治疗颈性眩晕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刃针结合斜方肌起止点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予刃针结合斜方肌起止点疗法;对照组32例予常规针刺,从改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临床疗效及《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三方面进行评价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前后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平均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0.05)。治疗组32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32例,总有效率81.25%,治疗组临床疗效有明显优势(P=0.015<0.05)。结论刃针结合斜方肌起止点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是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方法。
房连强李霞李里黄艾叶勇刘智谭朝坚
关键词:刃针颈性眩晕斜方肌肌肉起止点疗法
刃针针刺肌筋膜激痛点治疗颈心综合征30例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探讨刃针针刺肌筋膜激痛点治疗颈心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颈心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刃针针刺肌筋膜激痛点治疗、口服稳心颗粒治疗。结果:两组间综合疗效,治疗前后各症状、体征比较,经统计学处理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刃针针刺肌筋膜激痛点治疗颈心综合征有良好疗效。
黄艾李里谭朝坚叶勇李霞刘智房连强范磊
关键词:颈心综合征刃针
圆利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观察圆利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疗效。方法将6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接受圆利针针刺腰肌拮抗肌群(竖脊肌和腰大肌)疗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针刺疗法,穴位选取肾俞、大肠俞、委中等。6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腰痛量表评定腰椎功能,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因素混合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因素内(时点)的主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F=572.19,P<0.01),治疗前、第1个疗程结束时、第2个疗程结束时,两组患者JOA评分均较前一时点显著升高(P<0.05);因素间(组别)的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F=2.317,P=0.133)。第1个疗程结束时,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37);第2个疗程结束时,两组临床疗效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9)。结论圆利针疗法的短期疗效优于常规针刺,长期疗效与常规针刺相当。
黄艾孙婧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刺疗法圆利针肌收缩肌张力JOA评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