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裕
- 作品数:31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市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重庆市医学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YP1A1和CYP1B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妇女Ⅰ型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 1A1(CYP1A1)和细胞色素P450 1B1(CYP1B1)基因多态性与Ⅰ型子宫内膜癌遗传易感性与流行病学高危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SNPshot技术,检测103例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和100例对照人群CYP1B1、CYP1A1和NQO1基因共8个位点的多态性分布,分析其与Ⅰ型子宫内膜癌易感性及肥胖、高血压等流行病学高危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CYP1A1基因SNP位点rs4646421基因型在两组间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携带CT基因型者相比,携带CC基因型的个体罹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较小(OR=0.479,95%CI:0.255~0.899),携带T等位基因的个体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高于C等位基因携带者(OR=1.796,95%CI:1.203~2.680)。与携带CC基因型相比,携带TC+TT基因型在年龄>60岁、BMI≥25、绝经延迟(超过52岁)、并发高血压的女性中Ⅰ型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增加。CYP1B1基因SNPrs1056836在两组间的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发生更多的碱基胞嘧啶变异为鸟嘌呤,可能会使罹患Ⅰ型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OR=0.604,95%CI:0.369~0.990)。结论 CYP1A1基因SNP位点rs4646421多态性增加了Ⅰ型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并且与流行病学高危因素有关,有望成为Ⅰ型子宫内膜癌筛查的潜在指标。
- 黄裕陈文娟舒锦王冬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多态性易感性细胞色素P450
- STAT3与雌、孕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的相关性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与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30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30例健康体检妇女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2组子宫内膜标本中ER、PR、STAT3表达情况,并分析三者相关性。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PR、STAT3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中STAT3、ER表达均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而PR则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有关(均P<0.05)。经相关性分析可知,STAT3与ER激素呈正相关(γ=0.452,P=0.000),与PR激素无关(γ=0.1378,P=0.071)。结论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ER、PR、STAT3过度表达有关,而STAT3的表达与雌激素调控有密切关系。
- 黄裕姜青明王冬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
- 不同治疗方式对卵巢上皮癌患者铂类药物耐药性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比较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primary debulking surgery,PDS)辅以铂类药物的联合化疗和新辅助化疗后行间隔肿瘤细胞减灭术(neoadjuvant chemotherapy-interval debulking surgery,NACT-IDS)两种治疗方式对卵巢上皮癌患者铂类药物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符合研究要求的上皮性卵巢,输卵管和腹膜癌Ⅲ、Ⅳ期患者共87例,分为PDS(n=56)组和NACT-IDS(n=31)组,比较两组对铂类药物的敏感度,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项基线资料与铂类药物耐药性的关系。结果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初次治疗后,NACT-IDS组4例(7.1%)为铂耐药,PDS组也有4例(12.7%),耐药率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控制分析独立相关因素,NACT-IDS将增加产生铂类药物耐药的风险。手术残余病灶大小和临床分期仍是影响复发时间和铂耐药率的显著相关因素。结论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采取NACT-IDS治疗方式,与PDS治疗方式相比,有效化疗反应率相当,但更易出现铂类药物耐药。
- 黄裕李雨聪王冬周琦
- DKK-1、GSK-3β、PGSK-3β在宫颈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目的:探讨DKK-1、GSK-3β、PGSK-3β在不同宫颈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变发生发展、临床与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病理组织标本:慢性宫颈炎2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29例、宫颈鳞癌4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
- 黄裕姜青明王冬
- 文献传递
- 阴道副神经节瘤1例
- 2014年
- 1病例报告患者,17岁,未婚未孕。因不规则阴道流血5月于2012年12月26日入院。患者主要表现为月经中间期不规则阴道流血,色鲜红,量少,可自行停止,不伴腹痛、发热、肛门坠胀等其他不适。无血液系统遗传病史,无凝血功能异常、肝硬化等病史,曾有“支气管哮喘”病史。入院查体:T36.8℃,P85/min,R20/rain,BP140/100mmHg,一股隋况良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肺、腹部体检无异常。
- 黄裕邹冬玲姜青明王冬
- 关键词:不规则阴道流血副神经节瘤遗传病史凝血功能异常入院查体浅表淋巴结
- 宫颈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体外扩增和鉴定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索体外扩增宫颈癌患者外周血来源的成熟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的方法,并鉴定DC的形态、结构、表型及生物学活性。方法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宫颈癌患者外周血,得到DC前体细胞(PBMC),以GMCSF、IL4、TNFα诱导培养。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形态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特异性分子,MTT法测定DC刺激T细胞增殖的活性。结果联合应用细胞因子可诱导扩增出源自宫颈癌患者外周血的成熟DC,具有典型形态特征,较高表达HLADR、CD1a、CD80,能强烈激发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反应。结论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体外培养可成功获得成熟的DC,为开展宫颈癌临床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 黄裕唐良萏贾英
- 关键词:宫颈肿瘤树突状细胞外周血
- 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癌43例放射治疗分析
-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近距离腔内后装放疗在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的阴道残端癌治疗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腔内后装放疗治疗结合盆腔外照射治疗43例阴道残端癌患者,1次/周,共5~7次,每次粘膜下0.5CM/ 5Gy单次剂量,...
- 黄裕唐郢王冬周琦
- 负载宫颈癌肿瘤裂解物的树突状细胞诱导的CTL杀伤效应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利用树突状细胞(DC)递呈肿瘤抗原的生物学特性,提高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宫颈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方法:联合应用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培养宫颈癌患者外周血DC,以宫颈癌组织肿瘤相关抗原(TAA)激活DC,诱导异体T细胞增殖分化为CTL,以MTT法测定CTL增殖活性及其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特异性杀伤活性。结果:宫颈癌患者外周血来源DC负载宫颈癌肿瘤裂解物后,可促进CTL增殖,诱导产生的CTL对宫颈癌细胞具有高效而特异的杀伤率,且显著高于异种肿瘤细胞(P<0.05)。结论:DC能递呈宫颈癌肿瘤抗原,诱导产生抗原特异和高效的CTL,提示负载肿瘤裂解物的DC,具有为宫颈癌患者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前景。
- 贾英孔繁兵唐良萏黄裕
- 关键词:宫颈癌树突状细胞肿瘤裂解物T淋巴细胞细胞毒性
- 补雌激素葆青春?她却因此失去生命
- 2017年
- 两年前,江女士49岁,因本来人就漂亮,再加上懂得保养,和同龄人相比,她看上去就像40岁刚出头,同事、朋友都为她的年轻美丽而啧啧赞叹。因此,江女士一直都有一种优越感。
- 黄裕
- 关键词:雌激素青春生命
- 负载宫颈癌肿瘤裂解物的树突状细胞诱导的淋巴细胞反应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利用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DC)递呈肿瘤抗原的生物学特性 ,观察DC负载宫颈肿瘤裂解物抗原后能否促进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 ,并且活化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ytotoxicTlymphocyte ,CTL)。 方法 :宫颈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经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和白细胞介素 - 4 (IL - 4 )诱导产生DC ,肿瘤裂解物和TNF -α共同促其成熟 ,与异体T淋巴细胞混合共育 ,以MTT法测定T细胞的增殖程度。结果 :宫颈癌患者外周血来源DC无论负载肿瘤组织裂解物还是传代肿瘤细胞裂解物 ,均可促进异体T细胞大量增殖 ,二者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DC能递呈宫颈癌肿瘤抗原 ,诱导产生大量抗原特异性CTL 。
- 贾英黄裕唐良萏
- 关键词:宫颈肿瘤树突状细胞肿瘤裂解物T淋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