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辉
- 作品数:22 被引量:264H指数:8
-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交叉置换扩增联合纳米生物传感器检测乙肝病毒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建立一种敏感、特异的乙肝病毒(HBV)快速检测方法,并评价其应用。方法基于多交叉置换扩增(MCDA)技术和纳米生物传感(LFB)检测技术,以HBV特异性S基因为检测靶标,建立HBV-MCDA-LFB方法,优化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实验条件,并应用临床样本进行评价,同时与实时PCR(RT-PCR)进行比较。结果HBV-MCDA-LFB能在30 min内完成HBV检测,最佳反应温度为60℃,其特异性良好,未与其他病毒、细菌发生交叉反应。此外,该方法的检出限低至1×101拷贝/反应,且能准确检测临床样本的HBV,检测灵敏度优于RT-PCR方法。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特异、敏感、便捷的乙肝病毒快速检测方法,即HBV-MCDA-LFB,其诊断效率优于临床采用的RT-PCR方法,可作为临床快速诊断HBV感染的替代方法。
- 贾楠肖飞周娟伏瑾黄小兰陈敏黄辉王毅
- 关键词:乙肝病毒RT-PCR
- 柯萨奇病毒A6型所致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9
- 2015年
- 目的 对柯萨奇病毒A6型(CA6)所致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 制定统一手足口病观察表格,采集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疑似或临床诊断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留取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分析CA6阳性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特征,并与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阳性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比较.结果 经病原学确诊并且临床资料完整的809例手足口患者中CA6阳性198例,EV71阳性244例,CA16阳性367例;CA6组发病年龄均数为2.9±2.1岁,较其余两组发病年龄偏小,发热病例多见,齿龈部疱疹相对少见,躯干皮疹多见,且更具多形性,与其他两组之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EV71/CA6、PCA16/CA6均<0.01);实验室检查提示CA6组CRP升高病例数较多,与其他两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EV71/CA6、PCA16/CA6均<0.01);随访病例中CA6组有甲脱落(18.3%,26/142)发生;观察全部CA6组病例未见重症手足口病.结论 近年CA6已成为北京地区儿童手足口病新的流行病原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与以往EV71和CA16所致的手足口病有一定的差异,可供临床诊断时参考.
- 黄辉邓莉郑崇光宋秦伟邓洁朱汝南孙宇钱渊
- 关键词: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感染
- 2013至2014年北京手足口病流行季相关肠道病毒型别变化和分析被引量:52
- 2015年
- 目的分析北京2013至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期间肠道病毒的型别、流行趋势和临床特点,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4至9月和2014年3至10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感染门诊就诊患儿的咽拭子标本共977份,其中2013年初步诊断手足口病患儿标本147份;2014年初步诊断手足口病患儿标本343例,不典型手足口病患儿标本201份,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标本83份,发热伴抽搐患儿标本25份,发热伴出疹患儿标本64份,皮疹待查患儿标本114份。采用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肠道病毒(EV)通用型,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采用巢式PCR方法对EV通用型阳性而非EV71和CA16的标本核酸进行VP1片段的扩增和测序分析以鉴定型别。分别比较不同年龄组、不同年份间肠道病毒的检出情况,分析其在两个年份的流行趋势。结果977份标本总阳性率为80.1%(783/977),其中CA16为25.6%(250/977),EV71为18.9%(185/977),CA6为20.0%(195/977),CA10为5.0%(49/977),CA4为1.5%(15/977),其他EV为9.1%(89/977),阴性19.9%(194/977)。2013年和2014年检出的各型别地方株同型间均具有较高的同源性,CA6的同源性为94.3%~100%,CA10的同源性为93.8%~99.1%,CA4的同源性为92.7%~99.8%。≤1岁年龄患儿肠道病毒总阳性率为71.1%(106/149),低于其他年龄组(P均〈0.05),但与〉5岁组相近(χ2=1.181,P=0.277)。2013年147例手足口病患儿标本中肠道病毒阳性率为85.7%(126/147),CA6为优势型别占54.8%(69/126),其次是CA16和EV71,分别为20.6%(26/126)和11.9%(15/126)。2014年343例手足口病患儿标本中肠道病毒阳性率为85.4%(293/343),CA16和EV71成为主要型别,分别占42.7%(125/293)和38�
- 宋秦伟黄辉邓洁赵林清邓莉孙宇王芳钱渊朱汝南
-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属基因型
- 儿童百日咳疑似病例400例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总结儿童百日咳疑似病例,了解其病原,分析儿童百日咳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9年5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就诊的百日咳疑似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400例百日咳疑似病例完成呼吸道分泌物百日咳杆菌核酸检测,检测阳性198例(49.5%)。2.百日咳以<1岁患儿为主要发病年龄(158/198例,79.8%),有咳嗽患者密切接触史113例(113/198例,57.1%),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百白破疫苗接种共162例(162/198例,81.8%)。痉挛性咳嗽发生率73.7%(146/198例),发病至确诊病程为(17.2±12.3)d,咳嗽后发绀31.3%(62/198例),咳嗽伴呕吐17.7%(35/198例),吸气性吼声12.1%(24/198例),其他伴随症状有喘息、流涕、发热、腹泻等。3.病例分为百日咳杆菌核酸检测阳性组(198例)、其他病原组(104例)、病原未明组(98例),3组临床症状比较显示,百日咳杆菌核酸检测阳性组咳嗽后发绀发生率最高(χ^(2)=15.334,P<0.001),其他病原组喘息、呼吸困难、发热、肺部啰音、喘鸣音发生率最高(χ^(2)=79.208、38.214、16.709、44.794、42.480,均P<0.001)。百日咳杆菌核酸检测阳性组血白细胞、淋巴细胞比例及血小板均高于其他2组(F=15.812、18.198、10.819,均P<0.001)。结论儿童百日咳疑似病例感染病原多样,完善百日咳杆菌核酸检测及呼吸道病毒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儿童百日咳以1岁以下婴儿、未完成疫苗接种者更为常见,临床症状以痉挛性咳嗽最突出,与其他病原感染相比,咳嗽后发绀症状发生率更高。
- 黄辉邓莉张榕肖飞邓洁杨健
- 关键词:百日咳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痉挛性咳嗽儿童呼吸道病毒
- 小于8月龄麻疹患儿临床特征分析
- 目的 对实验室确诊的小于8月龄麻疹患儿发病特点进行分析,为进一步防控婴儿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年1月-2014年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感染门诊就诊的麻疹患儿设计统一表格采集临床资料,取静脉血用ELIS...
- 黄辉邓莉郑崇光邓洁陈冬梅钱渊
- 关键词:婴儿麻疹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儿童皮肤损害被引量:1
- 2021年
-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相关的皮肤损害已陆续被报道。本文总结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皮肤损害的类型及特点,并分析其病理机制、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以丰富临床医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认知,做到早期鉴别和治疗。
- 孟一星黄辉邓莉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儿科皮肤损害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北京定点排查医院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谱观察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北京地区儿童中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的病原谱。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自2020年1月20日至2月20日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入组3类患儿:有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相关流行病学史的ARI组(疑似病例组),无2019-nCoV相关流行病学史的ARI组(单纯ARI组),既无流行病学史也无呼吸道感染、但因其他疾病需住院治疗的排查组(非ARI组),每组预计纳入至少30例。疑似病例组同时采集咽拭子和鼻咽拭子标本,单纯ARI组及非ARI组仅采集鼻咽拭子标本;所有标本同步应用两个不同厂家的试剂盒进行2019-nCOV核酸检测;鼻咽拭子标本进行ARI多病原核酸检测。单纯ARI组与2019、2018年同期的ARI患儿多病原核酸检测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至2020年2月20日总计入组244例患儿,男139例、女105例,年龄(5±4)岁,2019-nCoV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疑似病例组(69.4%,25/36)与单纯ARI组(55.3%,73/132)均有较高的病原检出,以肺炎支原体阳性检出率为最高[19.4%(7/36)、17.4%(23/132)];其次是人偏肺病毒[16.7%(6/36)、9.8%(13/132)];非ARI组病原检出率较低(11.8%,9/76)。2019年同期ARI患儿病原阳性检出率为83.7%(77/92),以呼吸道合胞病毒A(29.3%,27/92)为最高,然后依次为流感病毒H1N1(19.6%,18/92)及腺病毒(14.1%,13/92),与2020年单纯ARI组的3种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132,5.3%;0;5/132,3.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7.346、28.083、7.848,P均<0.01);2018年同期ARI患儿病原阳性检出率为61.0%(50/82),以人博卡病毒(13.4%,11/82)及腺病毒(11.0%,9/82)多见,与2020年单纯ARI组人博卡病毒阳性检出率(5/132,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76,P=0.009)。结论在非高风险地区,即使在有相关的流行病学史前提下,非家庭聚集性发病或非密切接触的儿童感染2019-nCoV的可能性仍很小;与既往同期患儿ARI的病原以病毒为主不同,COVID-19疫�
- 赵林清邓莉曹玲陈冬梅孙宇朱汝南王芳郭琪周禹彤贾立平黄辉康小会金凤华袁艺张楠德日钱渊
-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病原儿童
- 不同剂量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常规剂量及大剂量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剂量组及大剂量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清热解毒中成药口服治疗,常规剂量组患儿(每日3次,每次1喷)及大剂量组患儿(每日6次,每次2喷)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不同剂量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喷口腔,观察并分析各组患儿体温、口腔疱疹消退、口腔疼痛及进食困难缓解等临床体征的变化。结果常规组及大剂量组3 d临床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大剂量组3 d临床痊愈率及口腔疱疹减少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常规剂量组(P<0.05)。结论开喉剑喷雾剂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大剂量使用可有效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
- 黄辉郑崇光张楠邓莉
- 关键词:手足口病开喉剑喷雾剂疗效
- 不同型别肠道病毒感染所致手足口病皮疹特点分析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 对实验室确诊的手足口病病例的皮疹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不同病原所致手足口病皮疹特点,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方法 对2013年4月—2014年12月疑似或临床诊断手足口病的患儿留取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标本中肠道病毒核酸,根据VP1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进行型别鉴定,据病原学诊断结果分为3组(EV71组、CA16组和CA6组)进行皮疹特点分析。结果 ①经病原学确诊并且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共809例,EV71组244例,CA16组367例,CA6组198例,年龄3月~12岁。②EV71组咽峡部疱疹发生率最低,CA16组上腭、颊黏膜疱疹发生率最高,CA6组颊黏膜、齿龈、舌部疱疹发生率低,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V71/CA16、PEV71/CA6、PCA16/CA均〈0.05)。③CA6组手背、肘关节、膝关节、前胸、后背皮疹较其他两组多,手心、手指、足趾皮疹较其他两组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V71/CA6、PCA16/CA均〈0.01);CA16组足心、足背皮疹较CA6组较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A16/CA6均〈0.05)。④52.9%的患儿(428/809)存在两种形态以上皮疹,CA6组皮疹更具多形性,两种及以上皮疹形态共存病例数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V71/CA6、PCA16/CA6均〈0.01)。结论 不同型别肠道病毒感染所致手足口病皮疹特点有所不同,CA6感染所致皮疹更具特征性,尤其在不具备病原检测的条件时,可帮助医生区分肠道病毒型别,判断预后。
- 黄辉金凤华郑崇光邓莉宋秦伟邓洁朱汝南钱渊
-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16型皮疹
- 经病原学确诊的207例儿童麻疹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5
- 2012年
- 目的对经实验室确诊的麻疹病例进行分析,探讨麻疹疫苗接种对儿童麻疹临床发病特点的影响,以及婴儿麻疹和儿童麻疹发病特点的差异,以帮助麻疹的早期诊断。方法采集2002至2010年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隔离门诊和住院期间经RT-PCR或ELISA法确诊的麻疹患儿临床资料。采用ELISA方法检测麻疹病毒血清特异性IgM抗体,咽拭子和尿液标本采用RT-PCR方法检测麻疹病毒N基因片段。根据是否接种麻疹疫苗分为接种麻疹疫苗组和未接种麻疹疫苗组。结果①207例经病原学确诊的麻疹患儿进入分析,其中男123例,女84例。年龄0~15岁,其中<8月龄(未达到初免年龄)69例(33.3%),~1岁45例(21.7%)。未接种麻疹疫苗组154例(≤1岁亚组97例,>1岁亚组57例),接种麻疹疫苗组53例。②接种麻疹疫苗组本市户籍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未接种麻疹疫苗组。两组的发病高峰均在4月份。有明确麻疹患者接触史患儿在未接种麻疹疫苗组为15.4%(24/154例),接种麻疹疫苗组为16.9%(9/53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接种麻疹疫苗组麻疹黏膜斑和咳嗽发生率显著低于未接种麻疹疫苗组,余伴随症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未接种麻疹疫苗组>1岁亚组眼部症状发生率高于≤1岁亚组,余临床表现两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麻疹发病年龄趋低龄化,同时临床表现更加不典型;麻疹患儿以未达到麻疹疫苗接种年龄的婴儿或漏种麻疹疫苗的流动人口为主,提示加强适龄儿童麻疹疫苗接种和对流动人口易感儿童查漏补种,对降低麻疹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 黄辉邓莉郑崇光邓洁陈冬梅钱渊
- 关键词:儿童麻疹疫苗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