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锦炉
- 作品数:53 被引量:296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通威股份科研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无乳链球菌Sip基因的克隆、鉴定及分子特性分析
- 本文利用设计的特异性引物,扩增出了分离自患病罗非鱼无乳链球菌强毒株Sip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MD19-T载体上,之后对重组质粒进行了PCR和双酶切(BamH Ⅰ+HindⅢ)鉴定,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Conserved ...
- 黄锦炉汪开毓肖丹王均付希王浩丞
- 关键词:无乳链球菌克隆分子特性
- 蛙病毒感染致养殖大鲵大规模死亡的电镜观察及PCR检测被引量:33
- 2010年
- 为探索2009年12月甘肃陇南与陕西汉中养殖的大鲵发生的以皮肤出现白点、出血斑、溃疡,四肢肿胀,溃烂和头部肿胀为特征并引起大规模死亡疾病的原因,采用针对蛙病毒的特异性PCR方法与电子显微镜观察对患病大鲵进行了蛙病毒感染的诊断。结果显示,在病鲵的肝、脾和肾中发现大量直径为140~180nm的虹彩病毒样颗粒;针对蛙病毒的特异性PCR扩增出蛙病毒衣壳蛋白基因500bp的目的片段,测序后经采用BLAST软件分析,发现其与GenBank中的蛙病毒衣壳蛋白基因同源性达96%~99%。确认本次养殖大鲵发生大规模死亡是蛙病毒感染所致,首次报道了蛙病毒感染对我国养殖大鲵的危害。
- 耿毅汪开毓李成伟王均廖雨婷黄锦炉周赵英
-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
- 养殖大鲵蛙病毒自然感染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 [目的]揭示大鲵蛙病毒感染的病理损伤特征,为临床诊断及致病机理研究提供参考与资料。[材料方法]对发生在四川、甘肃与陕西等地的经PCR确诊的大鲵蛙病毒自然感染病例进行病理剖解、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病理学的观察,[结果]剖解发现...
- 耿毅汪开毓李成伟周赵英时玉菲王均黄锦炉
- 关键词:虹彩病毒病理形态学
- 38株维氏气单胞菌分离株的AFLP基因分型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试验通过人工设计合成的通用接头以及与接头序列相匹配的专用引物,对38株维氏气单胞菌分离株和1株维氏气单胞菌标准菌株进行AFLP基因分型研究。结果显示,采用5对引物使39株维氏气单胞菌扩增出1080条可见条带,片段长度在50—1000 bp之间,其中多态性条带727条,平均每对引物组合产生154条多态性条带,平均多态性检出率为66.7%。按UPGMA方法对条带进行聚类分析,建立聚类分支树状图,将39株维氏气单胞菌分为9个基因型,其中第四类群基因Ⅳ型包含了14株菌株,约占总菌数的35.9%,分布在5个不同的地区,推测其可能是引起斑点叉尾发病的主要流行性基因型。不同地区分离的维氏气单胞菌具有地域性差异,而同一地区分离株既存在相同基因型现象,也存在基因型多样性现象。
- 汪开毓牟巧凤黄锦炉陈德芳黄凌远王均连海
- 关键词:维氏气单胞菌基因分型指纹图谱
- 斑点叉尾鮰肠套叠症和肠型败血症的诊断及防治被引量:3
- 2010年
- 斑点叉尾鮰肠套叠症是一种高发病和高致死的传染性疾病,为了对斑点叉尾鮰肠套叠症与危害大、死亡率高的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进行鉴别诊断,以达到生产上有效区分并防治这两种细菌性疾病的目的,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主要症状、耐药性和病原鉴定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阐明以上两种鮰鱼疾病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 黄锦炉汪开毓黄小丽陈德芳王均
- 关键词:斑点叉尾鮰细菌性疾病
- 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病原学、病理学及cpsE基因的原核表达研究
- 罗非鱼具有良好的生物学习性,能存活于恶劣的水质环境中,是一种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也是我国南方地区重点推广的优良养殖品种之一。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包括链球菌、柱状黄杆菌、嗜水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等病原感染罗非鱼所引起的疾病...
- 黄锦炉
- 关键词: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原学病理学
- 独活活性单体对中型指环虫的杀灭作用及其成分鉴定被引量:7
- 2012年
- 利用硅胶柱层析和生物活性跟踪对独活乙醇提取物进行杀中型指环虫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并测定活性成分在不同浓度条件下的离体生物活性,通过薄层色谱(TLC)、紫外光谱(UV)、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质联用(GC-MS)对活性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独活分离得到的F和K1-2-3两种流分均对中型指环虫具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其中F流分48h内的完全杀灭中型指环虫的浓度为1.6 mg/L,而K1-2-3的使用浓度分别为5 mg/L时,其48h内对中型指环虫的杀灭率为74.9%。经理化性质测定和光谱分析,F流分和K1-2-3流分分别鉴定为蛇床子素和东莨菪内酯。
- 汪开毓姚璐谢嘉宾黄锦炉苗常鸿
- 关键词:独活活性成分杀虫活性
- 斑点叉尾鮰鲁氏耶尔森氏菌病的发生与诊治被引量:3
- 2009年
- 2008年3~4月,四川简阳三岔湖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鮰暴发了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在发病10天左右时间就造成了大批斑点又尾鮰死亡,死亡率高达85%,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中心对该地区网箱养殖发病的斑点叉尾鮰进行了现场调查采样,经实验室检测确认为鲁氏耶尔森氏菌感染,本文就此病诊疗情况介绍如下,以期对今后斑点叉尾鮰鲁氏耶尔森氏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 汪开毓范方玲黄小丽耿毅陈德芳黄锦炉
- 关键词:斑点叉尾鮰耶尔森氏菌诊治网箱养殖传染性疾病经济损失
-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淋巴结与脾损伤的病理学观察被引量:2
- 2010年
- 对通过临床特征与PCR确诊为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8例自然病例进行剖检取材,常规石蜡切片与超薄切片,HE染色及醋酸铀-柠檬酸铅染色,观察了淋巴结与脾的病理学变化。肉眼观察可见淋巴结肿大,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与肺门淋巴结明显肿大;脾萎缩或中度肿大。组织学观察显示,淋巴结与脾淋巴细胞坏死,数量明显减少,网状内皮细胞增生与巨噬细胞浸润,在一些网状内皮细胞与巨噬细胞的胞浆内见嗜碱性包涵体。超微结构观察显示,淋巴结与脾淋巴细胞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核浓缩,边集,甚至形成凋亡小体;在巨噬细胞与网状内皮细胞核和胞浆内均可见包涵体,包涵体为大小不等,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均质或颗粒状2种类型,胞浆包涵体常见于肿胀的线粒体与扩张的内质网附近。表明断奶仔猪患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可致淋巴结与脾淋巴细胞坏死、凋亡,淋巴细胞数量减少。
- 耿毅汪开毓陈德芳黄锦炉李成伟
- 关键词: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圆环病毒2型淋巴结病理形态学
- 水生动物致病菌——柱状黄杆菌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09年
- 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olumnaris)属于黄杆菌目,黄杆菌科,黄杆菌属,是一种严格需氧的革兰氏阴性菌,菌体呈细长弯曲状,具有滑动能力和团聚性,在世界范围内的水体环境和土壤中均有分布,其宿主范围极其广泛,可以感染包括鲑科、鲤科、鲶科、鲻科、太阳鱼科、鲈科等多个科的鱼类,几乎所有的淡水鱼类均对该菌敏感,而自然和养殖条件下的海水鱼类以及观赏鱼类也可感染发病。
- 黄锦炉汪开毓黄艺丹陈德芳
- 关键词:黄杆菌属水生动物致病菌淡水鱼类水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