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晓丹
- 作品数:10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娄底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出血防治的初步研究
- 目的:观察mPCNL术后留置Peel-away鞘无缝压迫加气囊导尿管牵拉止血法的疗效,寻找对mPCNL术后出血有效的防治措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2011年10月-2012年5月间,前瞻性收集在中南大学湘雅...
- 龙晓丹
- 关键词: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出血气囊导尿管
- LKB1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12年
- 目的探讨LKB1基因与宫颈癌发生发展及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宫颈鳞癌组织62例、宫颈不典型增生组织51例及宫颈炎症组织20例中LKB1蛋白的表达情况,观察其与肿瘤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LKB1在宫颈炎症组100%(20/20)阳性表达,宫颈不典型增生组中CINⅠ、Ⅱ及Ⅲ期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5%(6/11)、50.0%(7/14)和42.31%(11/26),宫颈鳞癌组中25.8%(16/62)阳性表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9.279,P<0.05)。结论宫颈鳞癌中LKB1基因的缺失使其阳性表达率降低。考虑为LKB1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LKB1缺失使宫颈鳞癌发生。它的检测可为宫颈鳞癌的判定提供参考依据。
- 龙晓丹李博赵硕李辉高志安
- 关键词:宫颈癌LKB1免疫组织化学
- 后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重复肾上位无功能肾的疗效对比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行上位肾切除治疗成人重复肾上位无功能肾的疗效并总结相关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行重复肾上位无功能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后腹腔镜手术组(A组)9例,开放手术组(B组)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痊愈出院。其中A、B组术中平均出血量(57.0±16.3)ml vs.(54.5±14.2)ml,手术时间(148.0±26.4)min vs.(135.0±23.3)min,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8.7±1.8)h vs.(18.2±2.5)h,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24.2±3.5)h vs.(39.1±4.9)h,术后住院时间为(5.2±2.1)d vs.(10.9±2.9)d,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A组明显优于B组。A组术后发生乳糜漏1例,B组术后发生尿漏1例,均住院期间经保守治疗后治愈。出院后随访6~18月,无明显发热、腰酸及其它相关并发症,复查B超未见肾周积液。结论后腹腔镜下重复肾上位无功能肾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相比临床疗效相当,但具有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是重复肾上位无功能肾患者的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
- 廖海球陈湘卢小刚龙晓丹
- 关键词:泌尿生殖系统畸形肾切除术开放手术
- 胃癌前哨淋巴结定位及活检技术探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研究并探讨对胃癌患者进行前哨淋巴结定位及活检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胃癌根治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手术过程中,使用亚甲蓝前哨淋巴结进行定位活检,对其定位活检结果进行分析,并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00例患者中被检出前哨淋巴结转移84例,检出率为84%。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显示,100例患者中早期胃癌34例,中晚期胃癌66例;而84例被检出前哨淋巴结转移患者中,早期胃癌32例,中晚期胃癌52例。早期胃癌定位活检的敏感度为94.12%,中晚期胃癌定位活检的敏感度为78.79%,定位活检对早期胃癌的敏感度较中晚期胃癌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进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且其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性高于中晚期胃癌。
- 叶春华龚铁逢邓崇文周福印曾明辉龙晓丹
- 关键词:胃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术后病理诊断
- 辛伐他汀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对前列腺癌的作用。方法:MTT比色法检测PC-3细胞的增殖;Hoechst 33258染色后荧光显微镜法观察PC-3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并计算凋亡核百分率;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1)辛伐他汀可显著抑制PC-3细胞的体外增殖,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5)。(2)Hoechst 33258染色显示PC-3细胞经辛伐他汀(20?mol/L)分别处理24h和48h后,细胞出现凋亡,形态学变化表现为凋亡细胞体积缩小,核固缩,镜下细胞核呈致密浓染或碎块状致密浓染。FACS检测结果显示,20?mol/L辛伐他汀处理12h、24h、48h后的凋亡细胞数分别为14.81±1.08%、23.42±2.33%、40.77±4.06%。PC-3细胞分别经10μmol/L、20μmol/L、40μmol/L辛伐他汀处理48h后,凋亡细胞数逐渐增多,凋亡核百分率计数分别为(11.20±3.33)%,(31.20±3.08)%,(56.24±4.50)%。FACS检测结果显示,10μmol/L、20μmol/L、40?mol/L辛伐他汀处理PC-3细胞48h后的凋亡细胞数分别为17.26±1.44%、32.45±2.56%、60.47±3.98%。结论:(1)辛伐他汀能明显抑制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体外增殖。(2)辛伐他汀可诱导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发生凋亡。
- 廖海球杨罗艳刘红叶肖扬铭龙晓丹
- 关键词:辛伐他汀前列腺癌PC-3细胞细胞凋亡
- 不同治疗方法对下肢慢性静脉溃疡的疗效分析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对慢性静脉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4例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病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采用不同治疗方案的病例术后1个月溃疡愈合率分别为14%、33%、73%,3个月分别为42%、66%、91%。结论:采用合理的手术及术后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 葛巍龙晓丹孙远旭吴琼徐艳霞王大巍
- 关键词:下肢静脉溃疡疗效
- mPCNL一期治疗上尿路结石合并肾积脓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 探讨一种经济简单有效的措施,能保障上尿路结石合并肾积脓患者行一期mPCNL的安全性,尽量减少手术次数,减轻患者的负担.方法 2011年12月~2013年5月间,前瞻性收集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泌尿外科应用mPCNL一期治疗上尿路结石且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资料进行分组对照研究.将病例分为实验组:合并脓肾术中予以稀释络合碘冲洗者;对照组:同期非脓肾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发热情况(血常规、发热程度、发热天数)、冲洗后穿刺液培养结果、术后住院时间等,重点比较术后发热情况及穿刺液培养结果.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课题选取的51例患者均行mPCNL顺利完成了手术,其中22例为术中穿刺确诊为脓肾的患者,予稀释的络合碘冲洗后行一期碎石取石,对照组有29例.实验组穿刺液冲洗前后细菌培养结果经x2检验,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冲洗前后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组术后平均发热天数为1.52 ±0.59d,对照组术后平均发热天数为1.00±1.01d,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 >0.05,无明显差异;实验组术后白细胞为9.05±2.95(×109/L),对照组术后白细胞为8.68±2.81(×109/L),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无明显差异;实验组术后中性比为83.65±9.83%,对照组术后中性比为86.04 ±7.87%,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二者无明显差异;实验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84±0.37d,对照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14±1.82d,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二者无明显差异.结论 对于术中穿刺确诊为脓肾的患者,采用稀释络合碘冲洗后一期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经疗效分析是安全的、可靠的,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临床证实有效。
- 童方运陈合群马楠曾峰龙晓丹崔雨
- 关键词:尿路结石
- 一种新方法处理mPCNL术后肾通道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观察mPCNL术后留置Peel-away鞘无缝压迫加气囊导尿管牵拉止血法的疗效,寻找对mPCNL术后出血有效的防治措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1年10月~2012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泌尿外科应用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且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资料进行随机分组对比研究.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无缝压迫组(A组):采用Peel-away鞘无缝压迫加气囊导尿管牵拉.肾造瘘管组(B组):留置普通肾造瘘管.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漏尿情况、疼痛程度、发热情况,出血时间及术后出血量,重点比较术后出血量.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课题随机选取的113例患者均使用mPCNL顺利完成了手术.其中经单一通道取石105例,8例采用了双通道碎石.A组平均出血量为7.8097±3.2280g,留置普通B组平均出血量为13.2223±3.5766g.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A组平均出血时间为3.06±1.085d,留置普通B组平均出血时间为3.78±1.009d,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共计有14例在术后出现发热,其中A组和留置普通B组各7例,经Wilcoxon秩和检验,P>0.05,统计差异不明显.术后共有45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A组26例,留置普通B组19例,经Wilcoxon秩和检验,P>0.05,统计差异不明显.A组12例出现漏尿,留置普通B组14例出现漏尿,经x2检验,P>0.05,统计差异不显著.结论 mPCNL术后留置Peel-away鞘无缝压迫加气囊导尿管牵拉能显著减少术后出血量,且不增加其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实验证实有效,临床观察可行。
- 龙晓丹陈合群齐琳
- 关键词:尿路结石
- 术腔置管引流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中的临床有效性及可行性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术腔置管引流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中的临床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的124例梗阻性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尾端接BD三通的F4输尿管导管置入术腔引流并减压的患者63例(改良组),采用斑马导丝引导的患者61例(对照组)。评价技术改良的优越性。结果改良组患者无结石逃逸,改良组的结石残留率、碎石时间、结石逃逸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腔置管引流应用于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时,术中术野清晰,手术时间短,结石残留率低,并发症少,该技术有很好的应用及推广价值。
- 龙晓丹康乐陈合群曾峰罗建国肖扬铭戴鹏洋李玉婷刘浪
-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镜检查碎石术
- 微通道经皮肾镜术后气囊导尿管牵拉的止血作用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气囊导尿管牵拉法对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microchannel percutaneousnephrolithotomy,mPCNL)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自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前瞻性收集明确诊断为上尿路结石且应用mPCNL治疗的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病例资料分为气囊导尿管不牵拉止血组(对照组,n=45)与气囊导尿管牵拉止血组(实验组,n=43)。通过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量出血量。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两组出血量的关系。结果:术后对照组平均出血量为13.830 g,出血时间为4 d;实验组平均出血量为7.959 g,出血时间为3 d。经Wilcoxon秩和检验,两组出血量的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于mPCNL术后出血,施行气囊导尿管牵拉压迫止血能够明显减少术后出血量,实验证实有效,临床观察可行。
- 马楠陈合群罗彦斌龙晓丹曾锋王军齐琳
- 关键词:术后出血气囊导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