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列明
- 作品数:8 被引量:57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医科大学传染病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浙江省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PHSA-R的研究
- 1991年
- 聚合人血清白蛋白受体(PHSA-R)是新近发现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性标志之一,乙肝病人血清中PHSA-R的存在与HBV-DNA和HBeAg有高度相关性.本文根据PHSA-R的生物学特性,以PHSA为包被,建立了检测PHSA-R的夹心酶标法,经临床试用,结果较为可靠.
- 丁列明刘克洲吕新法章明太
- 关键词:乙肝病毒ELISAPHSA-R
- 血清和肝组织内HBV复制状态与肝脏病变活动性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1993年
- 经病理确诊的47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DNA、HBeAg的检出率在各型肝炎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组织HBsAg检出率为76.6%,其形态呈包涵体型、弥漫型和膜型为主分布者分别是36.1%、55.6%和8.3%。HBsAg呈弥漫型分布者各类型肝炎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肝细胞内HBsAg的表达仅反映HBV复制,而与肝组织病变无关。肝组织HBcAg检出率为27.7%,其形态呈核型和浆型分布者分别占38.5%和61.5%,浆型主要见于炎症明显的肝细胞内,而核型刚见于病变较轻的肝细胞中,反映了HBcAg的表达与肝组织活动性病变有关。
- 刘克洲陈智章明太丁列明金建华余乾炎张秀芝陈明华陈慰浙方淑娟何文南张金龙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病理学
- 全文增补中
- 少年接种乙肝疫苗及抗-HBs阳转者五年追踪调查
- 1993年
- 对HBV标志阴性的95名少年以乙肝疫苗10μg×3的免疫剂量和0、1、2个月的免疫程序进行接种(接种组),并对无乙肝疫苗接种史而在筛查时曾受HBV感染恢复并产生抗-HBs的63名同类少年(自然组)作了为期5年的追踪观察。结果表明,接种组抗-HBs阳转率在T_3时为98.95%,其S/N均值为66.31,在T_(60)时抗-HBs阳性率仍有72.63%,其S/N均值降至9.18,但有26名抗-HBs转阴。此外,接种组和自然组间的血清抗-HBs转换率及其S/N均值变化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 章明太刘克洲金建华周绍聪丁列明余乾炎张秀芝郑菊梅孟秀元
- 关键词:免疫学乙型肝炎抗原
- 血清前S_2蛋白与HBeAg、HBV·DNA的相关性
- 1990年
- 本文应用抗-前S_2单克隆抗体ELISA检测药盒,调查了188例各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血清的前S_2蛋白.结果显示急性,慢性迁延性、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HBsAg携带者中前S_2蛋白的检出率分别为54.54%、93.4%、93.75%和32.75%,且前S_2蛋白与HBV·DNA、HBeAg有密切的相关性,提示前S_2蛋白是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的复制性标志.
- 丁列明刘克洲章明太陈智
- 关键词: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EAG
-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的论证——血清和肝组织HBV抗原、HBVDNA以及病理变化与证型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5
- 1992年
- 应用分子生物学和免疫组化等技术,对131例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进行了论证,发现肝郁脾虚型临床符合慢性迁延性肝炎(CPH)者占94.6%,肝组织病理呈CPH改变者为69.2%;血清HBeAg和(或)HBVDNA阳性占61.5%,肝组织HBsAg阳性率为69.2%,其中呈弥漫型者占44.4%,HBVDNA阳性率为33.3%。肝肾阴虚型临床符合慢性活动性肝炎(CAH)者占75.5%,肝脏病理呈CAH改变者占88.5%;血清HBeAg和(或)HBVDNA和肝组织HBsAg阳性率均为80.8%,后者弥漫型占阳性病例85.7%,高于肝郁脾虚型(P<0.05);肝内HBcAg阳性率为34.6%,其中浆型占阳性者55.6%,HBVDNA阳性率63.2%,高于肝郁脾虚型(P<0.05)。气滞血瘀型临床属CAH伴早期肝硬化者占75.0%,病变较重,HBV复制程度与肝郁脾虚型相近。
- 刘克洲章明太陈智蔡培仁何文南丁列明阎辉金建华余乾炎张秀芝冯兰生张金龙陈明华
- 关键词:辨证分型乙肝病毒
- 抗PLC/PRF/5肝癌细胞单克隆抗体及其部分特性研究
- 1993年
- 本文采用杂交瘤技术获得了3株分泌抗PLC/PRF/5细胞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经间接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证实,所分泌的抗体为抗PLC/PRF/5肝癌细胞的单抗,具有较好的细胞特异性。3株中2株属IgG_1亚美,1林分泌IgG_2a亚类抗体。
- 方海林丁列明刘克洲林舜华孙永良姚航平吴南屏陈离伟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生物合成肝癌细胞株
- 黄芪治疗慢性肝炎不同证型及其对血清激素调节初探被引量:11
- 1990年
- 黄芪治疗慢性肝炎肝郁脾虚型38例和肝肾阴虚型26例,治后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改善)有效率两型分别为92.1%和88.5%,均优于对照组(P<0.05)。肝郁脾虚型血清激素水平 T_8、女性 E和男性 T 治后(分别为1.40±1.38ng/dl、129.30±1.23pg/ml 和496.24±1.47ng/d1)比治前(分别为1.22±1.49ng/dl、104.60±1.45pg/ml 和398.17±1.55ng/dl)明显升高(P 均<0.05),PRL 治后(2.75±4.46ng/ml)则比治前(3.20±3.82ng/ml)明显下降(P<0.05)。对血清 FSH、LH、TSH,T_4、T_3U 和 F 值均无明显调节作用。
- 刘克洲童钟杭章明太顾维正黄志荣申碧荷蔡培仁祝桂琅何文南冯兰生丁列明陈智金建华张秀芝余乾炎童水金叶萍
- 关键词:血清激素慢性肝炎
- 套式PCR法检测HIV感染者血清中HCVRNA
- 1994年
- 用套式PCR法对25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HIV-I)感染者和17例对照组血清作了HCV-RNA检测。HCVRNA阳性者9例,其中4例有输血或接受过血制品史,3例为静脉药瘾者(IVDUS),另2例与HIV阳性患者有IVDUS和性接触史,对照组无1例阳性。有输血/血制品和IVDUS危险因素的患者的HCVRNA检测的阳性率最高(80%和50%)。在HIV伴HCV感染的全部病例中,仅2例曾有AST和ALT轻度升高。本研究表明,这两种病毒伴随感染率之高是与其相同的传播途径危险因素有关,而未发现此两种病毒间可能相互影响的证据。
- 丁列明章明太刘充洲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套式PCRH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