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楠 作品数:7 被引量:22 H指数:3 供职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麻醉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电气工程 更多>>
全麻状态下静脉麻醉药丙泊酚对大脑功能连结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成像技术观察深度麻醉下静脉麻醉药丙泊酚对大脑功能连结性的影响。方法 6位在术中磁共振手术室行经蝶垂体瘤切除术的神经外科患者,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效应室浓度4μg/mL)进行麻醉诱导并维持。分别在患者处于清醒、麻醉和麻醉下进行疼痛刺激三种状态时应用3.0T场强磁共振仪进行扫描。获取的影象学资料应用AFNI软件分析大脑默认网络,体感运动网络和疼痛相关网络的功能连结性,并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种子体素相关分析法结果显示,与清醒状态相比,丙泊酚导致在外科麻醉水平大脑默认网络、躯体运动感觉皮层以及疼痛相关脑区岛叶皮层的脑功能连接显著下降,表现为扣带回、内侧前额叶、岛叶等脑区被抑制(P<0.01)。疼痛刺激后在躯体运动感觉皮层及疼痛相关脑区的功能连接呈现部分恢复,表现为右侧舌回、梭状回、岛叶及扣带回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激活(P<0.01);而默认网络的功能连接则进一步下降(P<0.01)。结论在外科麻醉水平,丙泊酚导致大脑各脑区功能连接减弱,提示可能与意识水平降低相关。扣带回、岛叶以及内侧前额叶可能是丙泊酚中枢作用靶点。而疼痛刺激虽可恢复部分脑区功能连结性,但重要脑区的功能连结性仍显著下降。 王之遥 丁晓楠 吴劲松 黎元 杨忠 车薛华 张军 梁伟民关键词:静脉麻醉药 丙泊酚 围术期磁场环境对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血清自由基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围术期磁场环境对行经蝶垂体瘤切除手术患者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活力、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6例经蝶垂体瘤切除患者,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曝磁组(M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8例。M组围术期曝露在150 mT磁场环境下,C组围术期则未曝露在磁场环境下。两组分别于诱导前(T0)、诱导后即刻(T1)、诱导后70 min(磁场暴露60 min)(T2)及诱导后130 min(磁场暴露120 min)(T3)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清SOD活力、MDA和NO含量。结果在150 mT的磁场暴露120 min后曝磁组的血清SOD活力高于对照组(P<0.05),曝磁组的血清MDA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曝磁组的NO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磁场可以使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血清SOD活力和NO含量增加并降低其MDA含量。 丁晓楠 顾华华 梁伟民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一氧化氮 围麻期超高场强术中磁共振对全身麻醉患者体温的影响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围麻期超高场强(3.0T)磁共振扫描的射频能量对全身麻醉患者体温的影响。方法 30例在超高场强术中磁共振行全身麻醉的患者,根据术中接受的磁共振扫描的次数分为1次扫描组(Ⅰ)、2次扫描组(Ⅱ)和3次扫描组(Ⅲ),分别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1h(T1),最后一次扫描结束时(T2)和手术结束时(T3)各时点的体温值(腋下)。结果每组的T2和T3时点体温值高于T0和T1时点体温值,同时Ⅲ组的T2和T3时点的体温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结论在超高场强的磁共振的射频能量作用下可能会提高全麻患者的体温。 丁晓楠 张军 梁伟民关键词:磁共振 射频能量 麻醉 体温 神经外科患者全凭静脉及静吸复合麻醉在超高场强术中磁共振的麻醉效果比较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应用超高场强(3.0T)术中磁共振的神经外科手术中全凭静脉和静吸复合两种麻醉方式的不同麻醉效果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30例择期行大脑半球胶质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全凭静脉(T)组和静吸复合(B)组,每组15例。术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手术时间、磁共振相关成像时间与成像次数。结果 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麻醉和高场强磁场相关的不良事件,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手术时间、磁共振成像次数、每次成像时间及成像质量无明显差异。结论在应用超高场强术中磁共振的神经外科手术中,全凭静脉和静吸复合两种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明确,同时我们也应关注高场强磁场的相关麻醉安全管理。 丁晓楠 张军 梁伟民关键词:麻醉 磁共振 神经外科 布托菲诺显著抑制全麻诱导时芬太尼诱发的咳嗽 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评价在麻醉诱导前预注布托菲诺对全麻诱导时芬太尼诱发咳嗽的抑制效应。方法本试验为随机双盲研究。1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80例):麻醉诱导前预注布托菲诺组或等量生理盐水组(对照组)。观察外周静脉快速注射3μg/kg芬太尼(3s内)所诱发的咳嗽发生情况以及实验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即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结果布托菲诺组仅有2位患者出现轻中度咳嗽(2.5%),而生理盐水组则有26位(32.5%)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其中轻度为5例(6.25%),中度为14例(17.5%),重度为7例(8.75%)。与对照组相比,诱导前预注布托菲诺不影响插管前HR和MAP,但可以降低气管插管后HR和MAP的升高。结论布托菲诺显著降低全麻诱导时注射3μg/kg芬太尼所诱发的咳嗽反应。 张军 周伟 徐振东 丁晓楠 梁伟民关键词:芬太尼 咳嗽 麻醉诱导 围术期磁场环境对手术患者血清自由基生成的影响 生物体内有广泛形成的自由基体系,一定量的自由基参与了人体内的生物氧化、激素合成、神经兴奋传递及机体防御。 正常情况下,体内自由基的生成和清除保持动态的平衡,围术期由于手术应激,长时间高浓度氧气吸入,缺少抗氧化物质补... 丁晓楠关键词:异丙酚 七氟烷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文献传递 术中磁共振影像神经导航手术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术中磁共振(iMR)影像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22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采用核磁兼容或核磁可用的麻醉材料和设备,在全身麻醉(静吸复合或全凭静脉麻醉)下行iMR影像神经导航辅助颅内肿瘤切除术,术中监测心率、有创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七氟醚浓度、中心静脉压以及动脉血气。结果22例患者肿瘤的全切率从60.0%提高到86.4%。术中患者iMR扫描次数2~5次,手术时间延长1~3h,术中未发生与麻醉和iMR相关的并发症和意外事件。结论在iMR影像神经导航下行颅内肿瘤切除术的围术期麻醉处理中关注iMR影像神经导航外科相关的信息、手术室应用环境、麻醉技术和药物的选择以及围术期管理对患者的安全是重要的。 张军 丁晓楠 汪乐天 梁伟民关键词:磁共振 神经导航 麻醉管理 围术期